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通信技术综合通信技术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探讨 正文
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探讨

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探讨

点击数:721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0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综合通信技术

    1.无线技术

    2. 以软件为中心的无线测试平台

    3.更多相关资源

    从事无线通信领域设计和测试的工程师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的无线通信标准已经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并且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新的无线应用标准还会更加迅猛地涌现。由于各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特性,所以目前看来,没有一个标准能够唯一地垄断市场。

    本文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入探讨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而是意在指出在市场上多种标准共存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如何通过一个同一的、以软件为核心的平台,实现多种标准的测试,从而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无线技术

    无线技术在传统上被认为是电信产业中的纵深部分,并且这一技术正横向扩展至许多非传统市场。现在无线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默认的设备功能,例如,芯片将多种无线技术集成至板上;采用ZigBee或GSM方式的无线远程抄表系统,汽车使用蓝牙技术实现无波段通信;通过无线通信实现胎压的监测;RFID技术的广泛使用;PC的外设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工业依赖无线传感器来提供实时数据从而监督和控制各种操作等等。

    回顾一下无线网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技术大致可以归入: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局域、城市域以及最新的地区性区域网络。其中,无线广域网络还可以归入蜂窝技术范畴。

1.jpg

2.jpg

    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非常活跃而且包含许多各种不同的技术,它是无线家庭的核心。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家庭电缆过多的超宽带正是运用了这种技术中的UWB协议,它使您可以在家中任何地方放置平板电视而不用看到繁复的电缆。ZigBee是针对工业部门的,无线可使HVAC、照明和传感器控制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而无需电缆。

    个人区域网络扩展出去就是局域网络(WLAN),这里最主要的技术是802.11。802.11a/b/g是人们所熟悉的名字。

    无线城域网络(WMAN)包含即将采用的WiMAX。802.16-2004包含两种定点标准,一种在11GHz以下,另一种视距标准扩展至66GHz。由于802.16e将漫游功能添加至WiMAX,可以预言,它将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无线区域网络(WRAN)的作用范围最为广泛。其中,802.22是一种正在开发的崭新标准,它可以在54至862 MHz标准电视频道的频率范围内发挥作用。由于WRAN的范围可超过40km,802.22将极有可能为WiMAX提供支持 。

    如果用时间轴表现各种不同的标准,许多标准的演化过程会变得十分清晰,而新标准的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在2000年之前,并存的标准只有四五种,并且生命力较长,到今天,这种情况被颠覆。由于新标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个标准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

3.jpg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正在研发阶段的新兴的无线标准:

    * OFDM(正交频分复用)——这一技术正逐渐得以普及而且正在许多新标准中得以实现。

    * 4G 蜂窝技术

    * 认知无线电——作为802.22标准的一部分,这一技术可搜寻空频谱,以便在出现冲突或者通信流时使用。然后通信流就被转移至其他未使用的频谱。

    * Ad Hoc和传感器网络

    *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SDR使用可重复配置的硬件,例如FPGA,使得硬件可以适用于不断变换的网络要求。

    *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在这些系统中,多个天线用来提高系统容量。

    * 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在第一代设备上(3.1至4.8GHz),每通道使用完整的528MHz并且以480M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

    以软件为中心的无线测试平台

    在所有这些新标准同时出现和共存的情形下,设备生产商、测试工程师和设计师面临着许多挑战。通常RF设备的购买周期是5至7年,但新标准和新技术的推出周期是每两年一轮,购买的RF设备将会很快过时。面对这样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公司正采用一种以软件为核心的平台,并配合模块化硬件,从而来满足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像这样以软件为核心的平台可以帮助用户有能力在第一时间测试最新的标准,加快其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上市时间;而且只要在软件上进行调整就可以符合新的标准,具备极强的灵活性;而且对于工程师本人而言,可以在系统中加入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获得技术上的主动权,使这些技术不再只是握在标准厂商或者机构手中。

    一直倡导这种“以软件为核心的测试测量构架” 概念的是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自1986年推出其旗舰软件LabVIEW之后,NI一直在帮助工程师通过这一革新性的图形化编程语言,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其后,NI于1997年首推了基于PC的行业标准测试平台PXI,再一次领导业界趋势。1998年,NI与其他测试测量企业共同组成了PXI系统联盟,迄今为止该联盟已经拥有超过70家会员公司和1200余种PXI产品,其功能包括从电源、DMM到RF,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特定的测试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现在,LabVIEW、PXI和模块化仪器已经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开发和测试最新技术(包括无限标准)的必备工具。在以下两个案例中,我们将看到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这一技术,如何在短短6周时间内开发一个基于4G的系统;以及一家本地公司开发业界首个测试1C2G RFID系统的成功方案。

    用户解决方案1:对MIMO-OFDM 4G系统进行原型设计

    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实例,用来说明利用这个平台如何快速地对系统进行原型设计和开发。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调制技术。它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利用多个子载波并行传输。OFDM 技术能够克服CDMA 在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时信号间干扰增大的问题,并且有频谱效率高,硬件实施简单等优点,因此OFDM 被视为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



www.55dianzi.com

    MIMO- OFDM结合了MIMO和OFDM的优势,可同时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速度、范围和可靠性,现在已经被写入WLAN802.11n以及 WiMAX802.16标准之中。被业界广泛关注的第4代移动通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基本功能、核心技术还处于构想阶段,MIMO-OFDM也是构建4G系统的热门方案之一。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开发了MIMO-OFDM 4G系统,在UT无线网络和通信实验室Robert Heath教授的指导下,三名学生在6个星期内设计了一个4G系统的原型。

    该实验室之所以选择基于软件的模块化测试平台,是因为通过现成可用的NI RF矢量信号发生器、RF矢量信号分析仪、LabVIEW 软件和调制解调工具包,研究人员们已经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之上了,因此他们就可以专注于核心部分的开发。在完成设计工序的时候,需要为MIMO无线通信系统构建原型,并且要为理论研究提供实际的验证。传统的方式是要用到昂贵的专用硬件,这样一来编程很费时间,在研究室里也很难去维护。用了集成的NI软件和无线产品,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可以创建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调制、同步和均衡等各种要素。此外,该硬件也是完全可编程的,为新的开发和测试要求提供了便利。

    这些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硬件就是一种坚固的、基于PC的测量和自动化平台——PXI。PXI结合了PCI的电气总线特性与ComPACtPCI的坚固性、模块化及 Eurocard机械封装的特性,增加了专门的同步总线,并且PXI的控制器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这使它成为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高性能、低成本运载平台。PXI总线除了具有133MB/s的高速数据吞吐量外,还有精确的触发总线、同步时钟以及用于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本地总线,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下图是PXI的总线结构。

4.jpg

    基于软件的模块化测试平台少不了一个灵活的软件平台。LabVIEW就是一个专门为工程师设计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前面板可以通过用户的自定义来显示各种用户界面,在这个案例中的前面板图上,您可以看到校园的两幅图片——上面的一幅是原始的照片,下面的一幅则是经过4G系统传输之后恢复的图片。您还可以看到星座图和进行的一些测量。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通信  无线  综合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 综合通信技术

《不同无线通信标准的优劣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