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我国不锈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正文
我国不锈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我国不锈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点击数:754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我国不锈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答]:     首先,从炼钢方面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不锈钢冶炼都是采用电弧炉单炼法,精炼则是采用钢包真空处理或电渣重熔。1970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特殊钢厂均先后安装了18~40t的AOD和15~60t的VOD二次精炼装置,精炼比显著提高。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宝钢一钢热轧板卷厂和宝钢五钢棒线材生产线的炼钢均采用先进的电炉(或高炉铁水)→转炉→VOD的三步炼钢工艺。2002年底,太钢的铁水预处理→K-OBM-S转炉→炉外精炼生产线已率先试炼成功。     从铸造工艺看:1985年以前,我国的不锈钢铸造一直采用落后的模铸。1985年,太钢1280立式不锈钢板坯连铸机投产后,上钢三厂(现宝钢三钢)、重庆特钢和上钢五厂(现宝钢五钢)相继又有板坯、方坯连铸机投入生产。1989年,成都无缝钢管厂不锈钢管坯水平连铸机投产,结束了我国不锈钢铸造完全采用模铸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宝钢三钢自国外引进了板坯连铸机,太钢完成了对1280立式板坯连铸机的技术改造,长城特钢一分厂引进的方坯连铸机也先后投产,国内正在建设的新不锈钢厂和不锈钢生产线均计划安装先进的板坯和方坯连铸机。     从板带材生产看: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锈钢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冷轧采用叠轧工艺开坯,四辊轧机冷轧;热轧中板采用劳特式四辊轧机生产,所以长期以来不能适应市场对不锈钢质量的需求。太钢是当时生产不锈钢最集中的全流程生产企业,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要支持太钢采用炉卷轧机生产热轧钢卷,采用多辊轧机生产冷轧带钢,相对产能很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需求加大,20世纪80年代,太钢引进日本的二手热连轧设备,开始生产热轧不锈钢卷。20世纪90年代,太钢又陆续引进了先进的二十辊冷轧机,实现了不锈钢板材生产工艺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新建的冷轧不锈钢合资企业宁波宝新、张家港浦项、上海克虏伯也都采用先进的冷轧设备进行冷轧板(带)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沿海广东地区的小型带钢厂也发展起来,他们大多采用进口或国内生产的热轧坯料通过四辊、六辊和多辊轧机生产不锈钢窄带(<600mm)。     从管材生产看:我国自1960年开始大量生产不锈钢管。到目前为止,除长城特钢四分厂可采用3150t挤压机生产热加工无缝管和提供冷管用荒管外,产量较大的不锈钢管生产厂仍均采用100/140机组二辊斜轧热穿孔和冷轧、冷拔相结合的工艺生产无缝钢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宝钢五钢和长城特钢一分厂先后引进了钢管长流程高速冷轧管机,有机溶剂脱脂设备,氢气保护热处理炉,多头砂带抛光机和钢管多功能无损探伤线等,为高质量、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和高清洁度的不锈钢管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与国外不锈钢管热加工主要用热挤压工艺;在管材的冷加工方面冷轧主要向高速、长行程、高精度方向,冷拔主要向高速、多线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脱脂普遍采用有机溶剂,润滑普遍采用不同添加剂的氯化油;热处理基本实现了“连续化”和“保护气体化”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     从棒线材生产看:我国不锈钢棒线生产,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横列式轧机轧制,单机数量多且单产低,多为两火或多火成材。利用这些轧机生产8~130mm的热轧棒材,成材率低、消耗高、生产效率低、表面和尺寸公差不理想。130~400mm的棒材,则采用水压机、蒸汽锤、快锻机、精锻机等直接从钢锭锻制成材,对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棒材,均采用磨床和引进的削皮机分别磨光、车光交货。已有的棒线材轧机,有的仅能生产直条而不能生产盘卷,有的能生产盘卷,但卷重小(在百公斤级),尺寸精度低。20世纪90年代,大连钢厂引进并投产了30万吨高速高精度棒线材连轧机生产线。此套轧机功能多、配置全,采用全线计算机控制、跟踪式无扭连轧、在线探伤、激光测径、多级控制冷却等先进技术。产品范围5.5~40mm。

本文关键字:如何  技术  不锈钢  装备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