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主蒸汽门的检修要点?
点击数:710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5:0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中压主蒸汽门的检修要点?
答:(1)拆去保温壳体以及操纵机构的连接油管,注意各进油口的节流孔板应做好标记并妥善保管。(2)拆开底盖的下堵头,用M16mm螺栓旋入并顶紧活塞杆,然后拆去操纵机构及汽阀机构的联轴器。
(3)拆除操纵机构与座架的连接螺栓,吊出操纵机构放置在专用的托架上。
(4)解体操纵机构时,可加装2条长螺栓来逐步松出底盖并依次取出小弹簧、托盘、活塞、活塞杆和大弹簧等。
(5)待中压调节汽门吊去后,从上部吊出中压主蒸汽门的阀碟与阀杆。用砂轮磨去电焊点焊过的焊缝。将阀碟夹在专用架或横臂钻的工作台上,用2~3个氧气-乙炔焰烤把将阀碟加热到250~300℃,用专用扳手将螺母松出,取出阀杆。
(6)清理检查操动机构壳体,应无裂纹、砂眼和渗油现象,接合面应光滑无毛刺,螺栓完好、各油孔通道畅通、节流孔板孔径正确;壳体与托盘接触均匀且严密不漏,若接触不良时应用研磨砂加汽轮机油进行壳体与托盘的相对研磨。研磨时将活塞放入壳体,四周用塞尺片塞紧,定好中心,将托盘放进活塞杆进行研磨。直到全圆周均匀接触。最后,要用煤油或洗涤液将研磨砂清洗干净。托盘行程为10mm,托盘与活塞间隙为0.15~0.50mm,托盘轴承与活塞杆间隙0.05~0.10
mm,轴承应无晃动、转动灵活。
(7)测量并检查活塞及活塞杆表面光滑无毛刺、无磨损,活塞杆弯曲应小于0.03mm。检查上、下轴承与壳体配合不松动,与活塞杆间隙为0.05~0.12mm。检查活塞与活塞杆的配合间隙应小于0.03mm,限位螺母未松脱,螺纹部分良好。活塞与壳体间隙为0.08~0.15mm,行程为75~76mm。
(8)清理并检查各弹簧应无裂纹、锈蚀现象,其特性变化小于10%、长度变化小于5%,特性试验按弹簧大小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
(9)检查测量阀杆和活塞杆联轴器的轴向应不松动,径向间隙小于0.03mm,两杆端部轴向间隙大于3mm,并留有3mm关闭富余行程。检查开度指针、刻度标尺等固定牢固,完整无缺。
(10)检查阀壳、阀盖应无疏松、夹渣、气孔、裂纹、吹损等现象,其接触平面无沟漕和毛刺。检查各疏水接头、法兰短管应无裂纹。测温点牢固不松动。蒸汽滤网完整无缺、无裂纹、脱焊、吹损等现象,网眼畅通无阻塞。检查扩压器应光滑无吹损,与壳体配合无松动现象,阀线无贯通凹坑、卷边、毛刺等现象。阀盖与阀壳间具形垫应予以更新。检查连接螺栓,螺母应无裂纹损伤,并应抽样作金相和机械性能试验或进行超声波探伤,不合格者应换新。
(11)测量检查阻汽圈应无严重氧化层和划伤、起毛刺的现象,疏汽孔位置正确,外圆与壳体配合间隙为0.10~0.15mm,上下螺栓、汽封圈内圆与门杆间隙为0.30~0.50mm,组装后轴向应有1.0~1.5mm的膨胀间隙。阻汽圈拆卸工艺同高压自动主蒸汽门。
(12)测量并检查上、下阀杆应光滑、无划痕和毛刺等现象,表面氧化层用砂轮片打磨干净,并用“0”号砂纸打磨光滑,阀杆弯曲度应小于0.10mm,与阻汽圈间隙为0.30~0.40mm。
(13)检查主蒸汽门阀碟部分应完整、无裂纹,阀线无贯通凹坑、翻边、吹损等现象,三叉导向键无无严重磨损。预启阀行程应小于3mm,阀头端部螺母已正确拧紧。
(14)按解体时的逆顺序进行组装。装配操纵机构时,必须将各零件用煤油或洗涤液清洗干净后再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然后涂上适量的汽轮机油。装配阀体部分之前,必须用二硫化钼粉将各个零部件擦拭光亮。
若出现主蒸汽阀关闭,富裕行程不够而致使安全油不能建立的情况时,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增加富裕行程,可采取更换联轴器、缩短阀杆总长度等措施;或者也可更换阀杆和导向键,来改变活塞与活塞杆轴向配合位置。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