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不同品种丰产长相和产量结构的差异,春小麦的群体结构为:基本苗35-40万株/667m2,最高总茎数75-80万株/667m2,有效穗数38-42万穗/667m2,穗粒数35-35粒/穗,千粒重40-43g。
2、播前准备
2.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2g/kg,碱解氮70-80mg/kg,速效磷10mg/kg,有效钾100-150mg/kg的土地。
2.2品种选择:根据昌吉州各县市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选择抗病、优质、高产,符合目前市场消费习惯和要求的品种。
2.3种子质量:种子质量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纯度99%,净度99%,发芽率85%,水分≤12%,大田用种为二、三代原种。种子要经过精选,播前晒种2-3d。
2.4秋耕冬灌,深施底肥
实行秋耕冬灌,耕深要求25cm以上,深浅一致,不漏耕,冬灌水量每亩不少于90m2,灌足、灌匀、不漏灌、有足够的底墒,结合秋翻,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三分之二做基肥,氮肥三分之一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化肥施用量每亩不超过50kg。
2.5整地:秋耕后及时整地,地块要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达到待播状态。
3.播种
3.1确定播种期:在开春土壤表层角冻5cm时即可播种,顶凌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
3.2亩播量:根据品种特性,亩基本苗数,目标产量计算亩播量。一般在20-25kg/667m2。
3.3播种:采用15cm等行距机械条播,播深3-4cm,要求下籽均匀,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播行端直,覆土严实。667m2带种肥3-5kg肥、种不得混合,要分箱。
4.田间管理
4.1功期管理
4.1.及时查苗补种:春小麦要上管理,促进分蘖,二叶一心或三叶一心灌头水,间隔10-15d浇二水,灌水要均匀,不能大水浸灌,667m2灌水量70-80m3,结合灌头水每亩追尿素5kg,灌二水前再追肥5-8kg。
4.1.2除草:对野燕麦可采取在播前每667m2用40%燕麦灵2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地上,耙耱播种。双子叶杂草灌二水前用二甲四氯除草。苗期野燕麦可用膘马或野燕麦枯防除。
4.2拔节孕穗期管理
二水后间隔15-20d,灌三水,三水量适当大,667m2灌水量90-100m3。结合灌水视长势每667m2追尿素8-10kg,此时小麦长势若过旺,可用矮壮素控制,防止全优。
4.3后期管理
三水后,四、五水要连上,以保证后期开花、授精、灌浆的需要,灌浆期注意雨天,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浇水,防止倒伏,后两水667m2灌水量60-70m3,最后要灌好麦黄水,667m2灌水量60 m3左右。全生育期灌水5-6次。
根外追肥:在扬花后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叶面肥。667m2喷磷酸二氢钾200g加尿素200g混合液,既可延长灌浆期,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又可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4.4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禁用的农药,具体方法与冬小麦相同。
5.适时收获
机械收获在小麦黄熟期进行,人工收获在小麦蜡熟期进行。
本文关键字:技术 春小麦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