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滴灌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正文
滴灌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滴灌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点击数:783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2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滴灌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500-550公斤/亩。群体结构为: 冬小麦早熟品种,有效穗粒数38-43万/亩,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48克,基本苗25-30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5-80万/亩。冬小麦中晚熟品种,有效穗数37-41万/亩,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1-46克,基本苗22-25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0-75万/亩。 2.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应具有500-600公斤/亩生产能力,抗逆性强,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品质达到面粉加工企业生产等级粉的要求。所用品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4.1-2008标准的要求。昌吉州目前应选用以下品种:新冬22吃、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28号、新冬33号(石冬8号)。 品种布局建议方案为:奇台、木垒、吉木萨尔县种植区:乌奇公路以北井灌区主裁品种新冬22号,搭配品种新冬18号,新冬33号(石冬8号)。乌奇公路以南河灌区主栽品种新冬18号,搭配品种新冬22号、新冬17号。阜康市种植区:乌奇公路以北区域主栽品种新冬17号,搭配品种新冬22号,乌奇公路以南主栽品种新冬22号、搭配品种新冬18号,新冬28号。昌吉市、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种植区:乌奇公路以北主栽品种新冬22号,搭配品种新冬28号、新冬33号(石冬8号)。乌奇公路以南主栽品种新冬17号,搭配品种新冬22号,新冬28号。呼图壁、玛纳斯种植区:乌奇公路以北主栽品种新冬17号,新冬22号、新冬28号。乌奇公路以南主栽品种新冬17号、搭配品种新冬18号。 3.选地与培肥 选择结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层结构良好,具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即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2克/公斤,碱解氮60-80毫克/公斤,有效磷8-10毫克/公斤,速效钾150-200毫克/公斤以上。不具备以上肥力指标,要采取综合培肥措施,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配合施用化肥,而逐步达到。对坡度大或高低不平的地块要进行工程性平整。 4.整地施底肥 小麦要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茬过长,重茬不超过3年。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伏秋耕,耕深23-25厘米,要合墒耕翻,达到犁条直、垡块松碎、扣茬严密,地头地边犁到,地面平整,播种前要精细耙耱整地,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犁地前深施底肥,底肥为腐熟农农肥1-2吨/亩,尿素10公斤/亩,重过磷酸钙15公斤/亩,均匀撒于地面或用犁带施肥箱,结合秋耕施入耕层。土壤肥力高或不具备施有机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重过磷酸钙20公斤做底肥深施。 5.种子处理 选用经过精选加工,纯度99%,发芽率85%以上质量标准的种子。播种前进行晒种和药剂拌种,即在播种前3-5天晒种后,每百公斤种子用3% 敌萎丹悬浮种衣剂200-300毫升,加水1-1.5公斤拦种,或使用25%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用药量为种重量的0.2-0.3%。 6.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为了培育壮苗,壮苗才能壮根、增蘖,达到穗多、穗大而丰产。冬小麦的壮苗标准是:冬前长出5-6片叶,2-3个蘖,7-8条次生根,叶色深绿,冬前最高茎蘖数:中晚熟品种70-75万/亩,中早熟品种75-80万/亩。冬小麦从播种精到停止生长越冬前,要求有0℃以上积温490-560℃,昌吉州正常气候条件下,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5-17℃为高产冬小麦播种的适期,阜康以西县市为9月15日至30日,阜康以东平原区为9月10日至25日,山区为9月5日至20日。 6.2播种量 要根据品种分蘖成穗特性、播期、种子质量统筹。分蘖力强的冬小麦中晚熟品种如新冬18号、新冬17号,9月中旬前每亩16-18公斤,9月中旬后每亩18-20公斤;分蘖力较弱的中旱熟品种如新冬22号、新冬33号(石冬8号),9月中旬前每亩20-22公斤,9月中旬后每亩22-24公斤。晚播冬小麦,播种量逐渐加大,按每推迟1天,播量增加0.2公斤每亩递增。 6.3播种及铺管方式 滴灌系统建设及期管道铺设应按水利设施建设规范于8月底前施工完毕。 播种前将播种机械改装,采用一条龙作业,随播种铺毛管,毛管铺设在土壤1-2厘米深处。铺管方式为:沙壤土,播种采用一管6行,3.6米播幅,播24行小麦,铺设4条毛管,小麦行距12.5厘米,铺设毛管位置小麦行距为20厘米。壤土或粘土地,3.6米播幅,播24行小麦,铺设5条毛管,中间毛管,一管滴5行小麦播种机交接行,毛管,一管滴4行小麦。 6.4播种质量 在规定的适播期内进行播种;控制好播种质量;带种肥每亩磷酸二铵5-6公斤,施肥深度8-9厘米。播种达到行直、不重、不漏、,播后盖严压实,控制达到4-5厘米播种深度。 7.肥水管理 7.1滴水 播后1-2天内做好地头、地边、断行的补种。播后3-5天内联结好主管,支管和毛管。冬小麦滴灌一般滴水9-11次,沙性较强的地块滴水要10-12次。播种后利用原有滴灌设施系统,先播种后滴水出苗。一般滴出苗水1-2次。除滴出苗水和滴越冬前冬灌水时要加大滴水量外,生育期间每次滴水量每亩40-50立方米,做到前中期滴水量大,后期滴水量小。在冬小麦拔节期、挑旗孕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要滴水7-8次。冬小麦春季第一次滴水应根据小麦苗情灵活掌握。“立夏”前上头水是冬麦田灌水的实践经验。土壤肥力高,适期播种的中高产麦田,春四叶展开,春五叶露尖是滴头水的最佳时期。中低产田或播期过晚,冬前分蘖少的麦田,须在春三叶期滴水,促进年后分蘖成穗。对生长发育快的中早熟品种,应早滴水,一般在4月15日前滴水施肥。最后一次滴水,中早熟品种“夏至”前停水,中晚熟品种6月底前停水。 7.2追肥 在冬小麦拔节期、挑旗孕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要四个时期随滴水滴肥5-6次。施肥采用“少吃多餐”原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开春第一滴水追施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3公斤/亩;二水滴尿素8公斤/亩;三水滴尿素5公斤/亩,最后两次滴水尿素2公斤/亩,增施磷酸二氢钾2公斤/亩,以防止干热风的危害,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8.化控防倒伏 滴灌小麦灌水条件改善,水肥充足,生长较旺盛,实现高产高效要做好防倒伏工作。在适当降低播种量,控制水肥的同时,在冬麦起身期,喷施矮壮素250克/亩。 9.防除麦田杂草 麦田恶性杂草主要是: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及灰藜、田旋花等双子叶杂草。防除杂草主要实行农业措施和人工拔除,特别严重的地块进行化学除草。防除野燕麦草、狗尾草用6.9%膘马乳油40-50毫升兑水30公斤,在燕麦草3-5叶期喷施。双子叶(阔叶)杂草防除,用20%使它隆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在小麦3-4叶期喷施。 10.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深耕晒垡、控制群体,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限制浇水过多等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由于滴灌条件下水肥协调,小麦群体大,田间通风条件较差,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危害。小麦常发病有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等。小麦黑穗病用3%敌萎丹进行种子处理。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一般年份不防治,个别重病地块病情指数达到20%-30%时,用25%粉锈宁乳油50克兑水30公斤,在发病初期喷施一次,锈病严重地块小麦扬花后期再喷施一次。 小麦常见虫害有蚜虫、皮蓟马、潜叶蝇等,一般年份不防治,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可根虫情预报,小麦潜叶蝇防治指标10%以上,用北农爱福丁(阿维霉素)每亩1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施一次。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麦蚜虫、皮蓟马防治指标百穗500头以上,用40%乐果乳油100-12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一次。 11.及时收获,防止雨淋,保证品质,提高效益 小麦蜡熟中后期即为收获适期,收获后产量高、品质好。机械收割应当在腊熟后期,籽粒变硬,茎穗干枯后进行。对落粒性强、口较松的品种,收获期应适当提前。

本文关键字:技术  冬小麦  滴灌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滴灌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