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3#水泥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带辊压机) 正文
3#水泥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带辊压机)

3#水泥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带辊压机)

点击数:7908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5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3#水泥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带辊压机) 1  目的   本指导书是为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制成装运分厂3#水泥磨中控操作编写的,其目的是使中控操作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从而达到稳定的工艺状况和较高的设备运转率,保证水泥生产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制成装运分厂3#水泥磨中控岗位操作。  3  中控员职责   与1#、2# 水泥磨中控作业指导书 4  作业内容及方法: 4.1质量标准: 出磨水泥SO3合格率≥80%; 出磨水泥细度合格率≥85%; 混合材掺量合格率≥85%; 袋收尘器排放浓度小于50mg/m3  细度和比表面积达到质控处要求。 4.2工艺要求: 4.2.1 根据生产处、质控处的要求进行水泥生产。 4.2.2 控制好辊压仓料位高度,保证挤压效果。 4.2.3控制好磨内通风量以及打散分级机转速,确保水泥细度、比表面积合格,防止饱磨或者空磨现象。 4.2. 4注意监控各电机电流,各风机、电机轴承温度及减速机油箱温度。 4.3 开机前的联系   与1#、2# 水泥磨中控作业指导书 4.5  开机顺序 4.5.1 启动水泥磨稀油站组。磨头油站(M4310A1)、磨尾油站(M4310A2)、磨主减速机油站(M4310B)、磨主电机油站(M4310C)。如冬季天冷,需提前启动油站对润滑油加热。 4.5.2 启动水泥出磨、入库组。根据质控处要求,确定的水泥入磨号并打开相应的库顶闸板阀。然后依次启动库顶收尘(4413PX1或4413PX2或4413PX3),收尘阀门(4415a或4415b或4415c),收尘风机(4414M1或4414M2或4414M3);库顶斜槽风机(4403M1或4403M2或4403M3);入库提升机(4401M1); 斜槽收尘(4416PX4);1#斜槽风机(4314M1)、2#斜槽风机(4314M2);出磨提升机(4312M1);磨尾收尘(4317PX1);磨尾收尘风机(4318M)。 4.5.3 启动水泥磨主电机组(4310M) 4.5.4 启动辊压机料饼打散机组。磨头收尘(4315PX);收尘风机(4316M);料饼打散机(4309M);料饼提升机(4308M1);辊压机(94307M);然后拉开称重仓棒阀到合格的位置。 4.5.5 启动熟料混合材配料组。首先通知现场启动除铁器(4115PX),然后依次启动金属探测仪(94116PX);配料皮带(4109M);核子称(4122PX);石膏称(4106PX) 4.5.6 启动粉煤灰输送组。2#入磨斜槽风机(4207M2);粉煤灰库提升机(4209M); 收尘器(M4221PX);1#入库斜槽风机(4207M1);粉煤灰称(M4205PX)。 4.6   停机顺序 4.6.1  停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4.6.2  磨机停止喂料后,磨内温度较高,磨内高温通过筒体传至滑履和巴氏合金瓦,会导致巴氏合金瓦瓦面与滑履粘连,为了降低筒体温度,可转磨一段时间,但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损坏钢球和衬板,停磨后滑履高压油站必须开启(该项由程序完成,操作员主要是监控设备是否正常启动)。 4.6.3  停磨后转磨   与1#、2# 水泥磨中控作业指导书 4.6.4~4.6.5与1#、2# 水泥磨中控作业指导书 正常作业要求 5.1 辊压机的操作 5.1.1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是由轴系、主机架、进料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辊罩、检测系统等组成。两磨辊分别为固定辊与活动辊,活动辊安装于机架内腔的导轨上,能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在导轨上滑动,固定辊固装于机架立柱上。工作时两个辊子相对运转,物料从两辊缝中通过,由于受到两磨辊的挤压,从而被破碎,经辊压机破碎后的物料由提升机提至打散分级机打散分选,细粉入磨粉磨,粗粉再次入辊压机进行循环挤压,经过多次循环挤压后,大部分合格的物料进入磨内继续粉磨成成品。 5.1.2 辊压机的调整    要保证辊压机有良好的挤压效果,必须保证辊压机有足够的液压力(7~10Mpa),同时要保证物料充满整个挤压控,形成料柱,促使辊压机工作时被撑开一定的辊缝,使料与料之间相互挤压,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料饼。如果挤压控内的料少,则只是辊面与料之间的摩擦挤压,一是挤压效果不好,二是造成辊面磨损加剧。为此操作时必须保证挤压仓内有一定重量的物料,一般不低于150%,并保持仓重稳定。 5.2 打散机的操作 5.2.1 打散机的工作原理   打散分极机是一种集料饼打散与颗粒分级于一体的新型分级设备。其打散方式采用离心冲击粉碎的原理,经辊压机挤压后的物料呈较密实的料饼状,由对称布置的进料口连续均匀的喂入,落在带有锤形凸棱衬板的打散盘上,主轴带动打散盘高速旋转,使得落在打散盘上的料饼在衬板锤形凸棱部分的作用下得以加速并脱离打散盘,料饼沿打散盘切线方向被甩出后撞击到反击衬板上后被粉碎。由于物料的打散过程是连续的,因而从反击衬板上反弹回来的物料会受到从打散盘连续高速飞出的物料再次剧烈冲击而被更加充分地粉碎。必须强调的是,打散盘衬板表面的锤形凸棱的作用有别于传统的锤式破碎机的锤头,其主要作用是避免物料在打散盘表面打滑,对物料强行施以沿打散盘周向的加速,使其在脱离打散盘甩出时具有较高的初速度,从而获得较大的动能,能够有力地撞击沿打散盘周向布置的反击衬板,用以强化对料饼的冲击粉碎效果。被打散的物料通过环形通道均匀的落入分级区。    经过打散粉碎后的物料,在挡料锥的导向作用下,通过挡料锥外围的环形通道,进入在风轮周向分布的风力分选区内。物料的分级应用根据惯性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粗颗粒物料由于其运动惯性大,在通过风力分选区的沉降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较小而落入内锥筒体被收集,由粗粉卸料口卸出返回,同配料系统皮带上的物料一起进入辊压机上方的称重仓。细粉由于其运动惯性小,在通过风力分选区的沉降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较大而产生较大偏移,落入内锥筒体与外锥筒体之间被收集,由细粉卸料口卸出送入球磨机继续粉磨。 调整产品细度的方法     打散分离级电级转速一定。粗粉分离电级采用变频调速,转速越高,风轮产生的风速越快,被吹进外筒的物料越多,即入磨料量增加,但粗颗粒多;转速越低,则进入外筒的物料越少,即入磨料变少,但粒径变小。 5.3水泥产量与质量的控制   本开路粉磨系统的水泥产量与细度主要由辊压机、打散机、系统通风机的合理调整实现。在调整过程中以稳定辊压仓仓重为前提,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5.3.1如果某一时期喂料量没变,而仓重增加,这有四种可能: 辊压机上面的棒阀开度变小,使入辊压机的料量变少,挤压效率变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合格品减少,通过打散机分级后,粗粉越来越多,使仓重上涨; 入辊压机的下料管有架空现象,使入辊压机的料量减少; 打散机的风轮分级电机转速降低,使入磨物料粒度降低,粗粉回量增加使仓重增加。 喂料量增加。 5.3.2 仓重增加的处理方法 通知现场人员,适当增加棒阀开度,中控注意观察辊压机电流、压力、辊缝的变化。 排除架空现象,操作员注意观察辊压机电流、压力、辊缝的变化。 在保证细度、比表面积合格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打散机分级电机的转速。 适当减少喂料量。 5.3.3 水泥细度过粗     水泥细度过粗有以下几种可能 喂料量太大,入磨机产量偏高; 辊压机挤压效果不好,使入磨细粉相对偏少; 打散分级机转速偏高,使入磨粗粉量增加; 磨机拉风量偏大。 5.3.4 水泥细度过粗的调整 适当减少喂料量,保持仓重稳定。 通知现场适当增加棒阀开度,加大辊压压力,增加物料循环挤压次数。可通过观察辊压机电流、辊缝、压力、循环提升机电流等参数进行调整。辊压机的循环负荷增加后,必然使细粉量比例增加,如果打散分级机转速不变,则仓重有下降的趋势,磨机有提产的空间。 相应的降低打散分级机转速,转速降低了,入磨量将减少,如果辊压机不作调整,则仓重有上涨的趋势,此时可减少喂料量,也可在不降低机产量时,增加辊压机的循环负荷。 适当减小系统拉风。 5.3.5 水泥产量偏低   水泥产量偏低主要有以几方面原因。 辊压机没能发挥最佳挤压效果,使入磨合格的细粉量偏少,为了保证产品细度,入磨物料量小。 打散分级机转速偏低,使入磨物料虽细,但产量偏低,磨机有“吃不饱”的现象。 磨内拉风偏小,细粉不能及时从磨内排出,造成水泥细度偏细,但产量相对偏低。 喂料量偏少,或者喂料秤不实,甚至有断料现象。 5.3.6 水泥产量偏低的调整   水泥产量与细度、比表积是密切相关的,提高磨机产量应该与调整产品细度综合起来考虑。不可降低细度而提高产量,也不可过份强度细度而忽视产量。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即要保证水泥细度、比表面积合格,又要保证磨机稳定在一个合理的产量上(设计产量)。针对5.3.5的情况调整如下: 先稳定料仓,保证入辊压机料柱高度和料柱压力,适当增加辊压机入口棒阀开度,增加辊压机循环负荷。必要时增加辊压机工作压力。 适当增加打散分级机转速,使入磨物料量增加(前提是辊压机效率提高后,细粉产量提高)。 入磨料增加后,适当增加系统拉风,使合格的细粉及时从磨内排出。 入磨物料量增加后,必然使仓重降低,为了使仓重稳定,必须及时增加喂料量。 5.4 检查磨主机电流,磨出口负压,出磨斗提电流。 5.4.1 检查磨主机电流变小,出口负压变大,出磨斗提电流变大,则有可能是饱磨了,此时应减小喂料或停止喂料,关闭辊压机入口棒阀,待主机电流,出口负压,出磨斗提电流正常时,再喂料,同时通知现场巡检工检查磨出口,斜槽,提升机出口是否堵塞。 5.4.2 当磨主机电流变大,出口负压变小,出磨斗提电流变小时,则磨比较空,此时应增加喂料量,增加入辊压机的产量。 5.5  根据质控处水泥细度检验结果,当发现细度不合格时,作如下调整。 5.5.1细度较大时,加大辊压机循环负荷,适当减小打散分级机转速,若无明显效果,则再减小磨机系统拉风,若两者效果都不明显时,则可能是磨机内钢球不足,应先减料以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在合适的时候向磨内补充钢球。 5.5.2细度过小时,可增加打散分级机转速,使入磨物料量增加,适当增加系统拉风,入磨物料增加后,应及时补充喂料量。  5.6 严密监视各检测点温度、压力、电流的变化,准确判断与调整,确保磨机系统正常稳定操作,当发现磨轴瓦温度急剧上升时,应通知磨巡检工现场检查,必要时停磨;当磨主电机轴承温度和主减速机轴承温度报警时,应停喂料系统和磨主机,并通知现场巡检工把离合器合上,慢转磨降温(注意:慢转磨时,必须保证高、低压泵都运行) 5.7操作员注意原料调配库与水泥库仓位,以免空仓或满仓。 5.8作好中控室的原始记录。 5.9 交班时应做好交接班手续,口述和书面交接相结合。 5.10 班中对于权限范围内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5.11洗磨方法   当生产中改品种,由低强度等级改高强度等级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洗磨,洗磨喂料45分钟以内的水泥仍送入低强度等级的水泥库. 5.12 操作参数 喂料量70~100t/h(正常后稳定在130t/h) 磨主机电流<175A,正常在155~165A 辊压机电流<36.3A,正常在18~22A,辊缝在30~40mm,压力7~10Mpa 打散机电流<114A,正常在55~75A 打散分级机转速:300~600r/min,电流<85.4A 循环提升机电流<140A,正常在60~80A 入库提升机电流50~60 A 磨排风机电流<72A,正常30~40A,转速600~800r/min,启动时转速300r/min左右。 前滑履轴承温度<80℃; 后滑履轴承温度<80℃; 磨出口气体温度<130℃; 出磨水泥温度<120℃; 主排风机轴承温度<70℃; 主排风机绕组温度<85℃; 磨主电机轴承温度<75℃; 磨主电机绕组温度<85℃; 袋收尘器压差1.0~1.5KPa; 6 异常情况处理 6 .1 当系统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时属异常停车,应及时停止前段设备的运行. 6 .2当必须紧急停车时,可现场按"紧停"按钮,待故障处理完毕后,恢复开机前的准备状态. 6.3 故障停磨后,为防止磨机变形,应尽快恢复稀油站设备的运行,并人工辅传慢转磨。 6.4下次启动设备时,因设备内有积料时,要防止电机过载,如提升机等启动不起来,应打开下部检查门,清除积料,待设备启动后,要空运行一段时间,待物料走空后方可正常投料。 6.5启磨时若辊压仓内无料,应先喂料至一定仓重(150%左右)后,再启磨主机组。 6.6 其它异常情况的处理 6.6.1 辊压机处理量下降 称重仓仓壁及下料非标管道内部结块:由于物料水分含量偏高,物料沿仓壁及下料非标管道内部逐层水化,使物料通道截面积减小,影响物料通过量。建议停机清理,并解决水分偏高的问题。 辊压机原始辊缝偏小,对物料的拉入能力不足。增加调整垫片厚度,加大原始辊缝,提高设备处理量。 进料插板位置不当:由于进料插板位置过于下调,抵制了磨辊对物料的拉入能力,料饼厚度偏薄,设备整体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手轮调整进料插板位置,将进料插板提高,加大磨辊对物料的拉入能力。 6.6.2 打散分级机分级功能异常:打散分级机的分级功能异常通常表现在分级后物料的分布规律发生变化,明显有别于以往。   打散盘衬板磨损:打散盘衬板的锤形凸棱部分严重磨损,对物料的加速作用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物料在盘面打滑,脱离打散盘后速度不足,撞击反击板无力而造成料饼不能被有效粉碎,大量未被打散的料饼以粗料形式返回辊压机。建议更换打散盘衬板。 驱动打散盘电机传动皮带打滑:皮带张紧力度不够,有丢转现象,打散盘转速降低,影响对料饼的打散效果。大量未被打散的料饼以粗料形式返回辊压机,建议张紧传动皮带。 打散分级机风轮驱动电机极向接反:这样会使风轮反向旋转,不论如何提高转速都无济于事,打散后的物料在通过分级区时以近乎自由沉降的状态落下,造成回料偏多。 驱动风轮电机与主轴联接失效:连轴器的柱销断裂,风轮失去动力,打散后的物料在通过分级区时以近乎自由沉降的状态落下,造成回料偏多。建议更换尼龙销。 6.6.3球磨机产量下降     球磨机产量下的降的原因有多种,仅从球磨机本身去查找原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整个系统去全面的分析查找。   辊压机侧挡板顶紧装置松动:物料轻易撑开侧挡板从磨辊端部倾泻,由于过饱和喂料的机制被破坏,挤压效果恶化,打散分极机分选出的成品量偏少,无法满足球磨系统的需要,造成球磨机产量下降。表现特征是:料饼提升机电流偏高,磨音响亮。建议顶紧侧挡板弹性顶紧装置。顶紧方式是:停料,关闭棒闸,放空棒闸下方溜管中的物料,辊压机空载运行,缓慢旋紧顶紧螺母,当侧挡板与磨辊端面接触时会产生有节奏的摩擦声,此时将顶紧螺母缓慢旋松,待摩擦声消失时便是侧挡板与磨辊端面之间保持的最小间隙。   辊压机侧挡板磨损:物料从磨损处涌出,过饱和喂料的机制被破坏,挤压效果恶化,打散分级机分选出的成品量偏少,无法满足球磨机系统的需要,造成球磨机产量下降。表现特征是:料饼提升机电流偏高,磨音响亮。建议更换侧挡板。 打散分级机内锥板磨损:分级后的粗料从破损漏出,汇入细粉进入球磨机,使入磨物料粒度变粗,易磨性下降,小规格的研磨体无法适应这种物料,磨机产量明显下滑。表现特征是:入磨物料中成品粒级的物料含量大幅度下降。建议修补或更换内锥板。   打散分极机粗粉排料管排料不畅:粗粉在内锥筒体内淤积,料位非正常上升,从内筒体回风叶片处溢出,汇入细粉进入球磨机,入磨物料粒度变粗,易磨性下降,小规格的研磨体无法适应这种物料,磨机产量明显下滑。表现特征上,入磨物料中成品粒级的物料含量大幅下降。建议停机疏通排料管,并解决物料淤积问题。   球磨机磨内流速控制不当:由于对水泥成品的细度和比表积要求,通过磨内筛分装置的调整对磨内物料的流速进行了控制,因措施不当,使磨内物料流速过缓,球磨系统的整体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建议适当加快物料流速,充分发挥磨机潜力,但应控制调整力度。 球磨机球仓与段仓能力衔接问题:球仓与段仓能力衔接失衡,球仓能力不足,会使能够通过磨内筛分装置的合格物料量不足,物料流速过缓,段仓研磨能力无从发挥,设备整体能力受到制约。此时球仓磨音沉闷。有时尽管球仓能力充裕,有足够的合格物料通过筛分装置进入段仓,但段仓能力明显不足,水泥成品跑粗,产量受到抵制。解决方法:根据磨内筛析曲线判断球仓和段仓的粉磨能力,然后根据判断结果调整研磨体级配。因为球仓磨音响亮不仅意味着球仓能力过剩,也有可能是筛板装置漏料;球仓磨音沉闷未必是球仓能力不足,也有可能是筛分装置限制物料流速失当。   磨内筛分装置漏料:大量不舍格物料从破损处涌入段仓,小规格研磨体与无法之相适应,球磨系统产量被抑制。建议停机修复或更换配件。   球磨机研磨体的适应性问题:磨机产量忽高忽低,差异较大,这类问题在一些粉磨不同种熟料的场合较为多见,如水泥粉磨站。同时,其球磨系统的研磨级配较多地采用了小规格研磨体。这是因为不同种熟料的易磨性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粉磨易磨性较好的熟料时,小规格研磨体的大比表面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产量较高,但在研磨较为难磨的熟料时,其小规格研磨体力度不足弊病即暴露出来,产量急剧下降。建议调整研磨体级配,使其首先适应易磨性较难的物料。 6质量记录   《水泥磨中控操作记录表》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3#水泥磨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带辊压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