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水泵操维护、检修规程 正文
水泵操维护、检修规程

水泵操维护、检修规程

点击数:7809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0:3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水泵操维护、检修规程 维护规程 一、设备的日常检查 1.各部螺丝是否紧固,包括各联接法兰,各地脚螺丝、水泵拉紧螺丝等。 2.经常检查各轴瓦,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得超过700C,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0C,电机轴承不超过800C。 3.水泵基础是否有裂纹或脱落现象产生。 4.机体各部件与机座各处是否有松动,水泵及电机是否有异常响声,泵体是否发热,盘根是否严密。 5.各电器接头、设备、保险装置导线及安全保护装置等应无变色和燃料味,各部温度不得超过下表: 电器线圈温度 +750C 铁器温度 +75 +750C 主接点温度 +1000C 开关接点温度 +1000C 6.电机温升不超过60 (制造厂另有规定者按规定执行)。 7.注意观察电机水泵内部声响,不应有摩擦声和撞击声。 8.轴承润滑部位应合乎规定,并按时加注。 9.电压表、电流表、水压表指针读数合乎规定。 10.水冷水管流水流畅。 11.事故信号在运行位置上。 二、维护内容 1.按规定周期定期向轴承注油。 2.机油加注量应加至油窗的2/3,视油标应浸油中15mm,发现缺油及时加注,累计运行一千小时应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油。 3.黄油加油量,应充满轴承箱容量的1/3,累计运行二千小时应清洗换油。 4.电机轴承累计运行二千小时注油一次,每半年清洗换油一次。 5.电机用钠基黄油,水泵用钙基黄油。 6.随时调整水泵和水门盘根的松紧度,经常保持合乎要求。 7.各种阀门保持起动灵活,电动阀门应能控制准确,外露丝杠保持光洁,润滑良好。 8.经常保持吸水池水面干净,见有漂浮物随时开捞。 9.必要时应启动排水泵排水以保证地沟管道不被水淹没。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产生原应 消除方法 一、开车前水灌不满 底阀未关闭或吸水漏水 关闭底阀或堵住漏水部分 二、水泵不吸水真空表指示真空 底阀没打开,或漏水部分淤塞2、吸水管阻力大 3、吸水高度太高4、吸水部分浸没高度不够 1、检查底阀或清洗漏水部分2、清洗或更改吸水管3、适当降低吸水高度4、增大浸没深度 三、水泵不吸水,真空表指针激烈震动 1、开车前泵内灌水不足2、吸水管或仪表漏气3、吸水管没有浸在水中4、吸水管有裂纹 1、停车检查,灌满水2检查各部位及仪表3、修理或更换吸水管 四、压力表有压力,但排水管不出水 1、排水管阻力太大2、水泵转向不对3叶轮流道堵塞4转速不足 1、适当改变吸水管口径,或减少流量,增大压力2、检查电机相位是否按错3、清洗叶轮4、提高水泵转速 五、起动负荷过大 1、起动时没关闭排水管道上的阀门2填料太紧或水道不通水3、叶轮与平衡安装不正4、平衡盘导水槽堵塞5轴弯曲润滑不良 1、关闭阀门,重新启动2、检查设备、修理3、调轴或更换 六、消耗功率过大 1、泵体内有摩擦2、迸内有杂物3、轴承磨损严重4、填料过紧5、转速增大6、轴弯曲或位移 1、检查有否串轴,加以调整2、拆卸检修3、更换轴承,清除杂物4、控制出水量,检查电源负荷5、清洗滤水网及吸水管 七、流量不足 1、吸水部分阻塞2、零件磨损3、管路漏水 1、清除杂物2、检查修理零件或更换3、检查、调整、修理 八、轴承过热 1、没有油2、泵轴与电机不同心3、油圈不旋转 加油对准中心线,检查和清轴承体 九、水泵内部声音反常,水泵不上水 1、流量太大,吸水管阻力大2、吸水高度过大,吸水部分有空气参入3、压送的流体温度过高 增加出水管阻力减少流量,检查泵吸水管,检查阀底,拧紧堵塞漏水处,降低水温及吸水高度 十、发生水击 迸内和管道积聚气体 放出气体,消除发生原因 十一、填料函发热或漏水过多 1、压盖压的太紧或轴弯曲2、轴有损伤或摇动3、填料磨损严重4、压盖压的过松 1、校对压盖松紧度2、修轴或校正3、换填料 十二、滚珠轴承过热 1、油盒无油或不清洁2冷却水不足3滚珠轴承磨损4、动力装配不同心 1、清洗加油2、处理冷却水管3、检修、换轴承4、重新安装,校正同心度 检修规程 一.水泵检修周期按下表规定: 每次检修均作检修记录,并且要填入设备档案。      检修周期 水泵类型     大修     中修     小修 清水泵 一年 半年 二个月 多级泵 二年 一年 半年 二、检修内容: (1)小修:   A清洗检查轴承,更换润滑油。   B检查处理漏水漏气,更换盘根。   C检查口环、盘根挡套、水封圈、轴套的磨损情况,并清除表面的污垢。   D疏通水封管,调整或更换对轮螺栓、垫圈。   E检查叶轮口磨损程度,叶轮腐蚀孙护损坏、变形情况。  (2) 中修:除小修全部内容外,还包括:   A修整或更换叶轮、导叶、平衡盘。   B修整或更换大小口环、轴套、水套圈、盘根挡套等部件。   C检查清洗或更换轴承,检查和修整轴、键、机座等。   D清扫和修理水龙头,进出口阀门、逆水阀。   E深井泵要检查清扫或更换扬水管、逆水阀。   F更换其它不能保持到下一次中修的零件。  (3)大修:除中、小修全部内容外,还包括:   A清理、修补水泵壳体。   B更换轴承,清洗修整或更换轴瓦。   C全部解体水泵,清洗更换磨损或腐蚀的机件。流道及腔室要仔细清理。   D除垢刷漆防腐。   E大修后要进行水压试验与技术测定。 三、检修重点部位 1)叶轮、口环与流道:   A叶轮、导水壳、涡旋壳等流道内积存污物应当彻底清理。 B仔细检查叶轮(特别是第一级)吸入口与流道腐蚀情况。一般性冲蚀孔眼,用环氧树脂粘补。 C凡口环裂纹,叶轮表面迸裂,腐蚀严重,造成较多眼或穿透,叶片损坏,叶轮盖板变形,磨薄穿孔,肿入口严重偏磨,键槽损坏且不能修复等均要更换。   D新换叶轮应修整进出口处, 除去毛刺,沫渣,并要作静平衡试验。   E口环外园对内孔跳动允差0.03-0.04mm,内外园光洁度不低于△6。   F叶轮键槽轴线对轴孔轴线歪斜度不超过0.03 mm。 2)轴及其丝口:   A轴弯曲过限和补焊后都必须校直。 B轴颈磨损严重或轴有裂纹,深伤痕,折断等应修复或更换。轴颈椭圆度锥度不大于0.03 mm,光洁度不低于▽7。 C深井泵传动轴两头镀铬者,一头磨损严重者,可调头继续使用,深井泵轴联接丝扣部分的端面跳动允差为0.01毫米,其中心线对轴中心线歪斜度允差0.03-0.15/100mm。   D丝扣发生滑丝,乱扣,裂纹等应修复或更换。 E键槽损坏位置在整个槽宽5%以下,可用锉刀修光。超过15%,应铣削修理,并配换加宽的新键。 3)轴承:   A油圈变形,出现裂纹要换新。   B轴瓦发生龟裂、脱壳、深沟痕时,应重新灌瓦、车削、刮研或更换备用新瓦。 C液压轴承的滚动体碎裂,外圈断裂,内、外滚道有伤痕、裂纹、晃动量过大,保持架松脱或损坏等均应更换轴承。   D橡胶轴承老化,变硬,与轴间隙过大应更换。 4)轴套、挡套、节流套与水封圈: A零件出现深沟痕,裂缝,磨损严重应更换。新换件工作面不准有砂眼、气孔等缺陷。 B轴与轴套间隙不大于0.04 mm,轴套外园对内孔跳动允差0.04 mm。两端面对内孔跳动允差0.016 mm。   C水封圈孔眼要彻底清理。  D节流套与平衡盘轮壳间隙应为0.4-0.5 mm。 5)铸铁壳体、箱座、对轮:    零件崩裂严重或因汽蚀严重造成烽窝状孔洞应更换,或用环氧树脂粘补。 6)多级泵轴颈磨损应不大于0.2 mm,平衡盘与平衡环的轴向间隙1.5-2.5 mm。 7)水泵轴套磨损沟痕不得大于2 mm。 8)水泵与电机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超过0.08 mm。 9)深井泵橡胶轴承间隙为0.15-0.20 mm,最大磨损不超过1 mm,轴承外径比壳体中心孔径应大于0.15-0.20 mm。 四.检修注意事项: 对于一般离心泵和电动机(机械部分)要注意下列各项: 装拆前必须仔细检查起重工具是否可靠,以免发生起吊事故。 抽芯、起吊、装配电动机转子时,动作要稳当、正确。要保护定子绕组与转子轴颈及配合部分免受损伤。 电动机吊走后应当放在干燥通风地方,以免受潮影响使用。 清扫电动机内部时应用细软、清洁的白布或纱头轻地揩擦,不要损伤线圈绝缘层。切忌用布沾蘸气油或煤油去清洗绕组。 纸垫与胶垫必须更换,使用纸垫时要抹上黄油,如果用不耐油胶垫时,切忌与油接触。 对开式轴瓦可用压钳法测定顶部间隙。轴瓦刮研前应当留有0.1-0.15 mm刮削余量。刮研后,轴颈与轴瓦应当在下部60°-90°及在全长75%范围内紧密接触。并要求在25*25 mm2内的不连续班点在16-25之间(即1cm2内为3-4点),轴瓦与轴承盖间的紧力为0.02-0.05 mm。 装拆主要机件,严禁用大锤敲击,应当用木锤、铜棒或专用工具,必要时,可在配合处渗浸煤油或采取局部加热法,注意滚动轴承加热温度不准超过100℃以免回火。 水封圈孔眼必须对准水封管口,盘根尺寸与配置方式要符合规定,盘根切口成30°,两根盘根的切口要错开120°-180°。 泵体接合面应光洁平整,止口无毛刺,大口环紧力为0.03mm. 新换叶轮在安装前应该核其外径尺寸是否与泵体型号相符,安装时方向不要倒置。 泵或电动机的内、外轴承彼此不要装错。 扣合机体壳盖时,要认真检查内部有无遗物。 找正电动机与水泵同心度时,应通过调整电动机脚底的垫片(垫片大小至少应与底脚尺寸相同),来保证两对轮在园周和轴向偏差符合要求。可利用百分表与专用支架采用一次调整法。找正时先拧紧地脚螺栓,在进行检查测量。 检查完毕后,用手盘车应当轻巧灵活,然后按操作规程空载试车一段时间,若无异常,再进行合理的负荷试车。   2. 对于深井泵除上述有关要求外在还要主要下列各项: 可根据动水位确定泵安装深度,即泵体安装深度大约等于动水位加上               2-3米。最少动水位下叶轮不得少于3个。 安装泵体前,应根据图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泵轴下端伸出下导水    壳的长度,通过测量(或参考图纸数据)计算来确定泵轴下端伸出下导水壳的长度,然后从泵轴一头逐级安装,泵体组装完毕后,叶轮串动量应符合规定,否则要返工重新。 橡胶轴承支架不要安装颠倒。 装配过程中要随时检验与调整转子与静子的同心度,每安装几节扬水管与传动轴后,取出上部轴承支架,将轴转过1800C,轴应居原来中心位置,而装上泵座和电机后,电机轴应分别处于泵座填料函孔洞与电机空心轴的中央。   3. 对于多级泵除1条有关要求外,还要注意下列各项: 1) 拆卸从非对轮侧开始,拆卸过程中测定迸记录另部件相对位置与间隙,必要时,打上相对位置印记,据以检查与核对复装质量。 2) 用补偿修正法安装平衡盘时必须保证:平衡盘与平衡环接接触时,各级叶轮出口中心线与导叶入口中心线重合,同时平衡盘轮壳端面正好与末级叶轮轮壳端面接触,组装后平衡盘与平衡环接触面积应在80%以上。    3) 叶轮壳、平衡盘、挡套、轴套等端面的相互接触面积应达90%以上。 4) 转子与静子同心度偏差不大于0.10mm,同时它们的上部间隙应大于轴瓦间隙。    5) 装穿杠螺栓应以原有刻记编号、均匀地逐次加以紧固。    6) 多级泵运转时轴向允许串动量为0.10-0.15mm,每分钟串动10-20次。 五、试车 1. 新安装水泵,泵体应做水压试验,时间不小于5分钟,试验压力按设备说明书进行。 2. 深井泵根据动水位确定安装深度,即泵体安装深度以动水位加2-3米为宜,最少叶轮浸在水下不得少于3个。 3. 水泵一般连续试车不应少于2小时。 4. 连续试车前应按操作规程详细检查各电控阀门、动手阀门,管道等确定无误方可试车。 5. 各部温升正常,填料温升正常普遍填料函泄漏量每分钟不宜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毫升/时(每分钟约3-4滴)。 6. 深井泵工作中发现水中含有砂子、欲泥应立即停泵检查,以后将井抽坏。 7. 深井泵油量中的由应保持清洁开始运行以每三日换一次,以后三个月换一次油。 深井泵试车前应将转子提起3-5mm盘车比较轻松方可。  

本文关键字:水泵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水泵操维护、检修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