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Φ4.8×74m新型干法窑操作规程 正文
Φ4.8×74m新型干法窑操作规程

Φ4.8×74m新型干法窑操作规程

点击数:730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1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12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30 窑速(r/min) 1.5 1.7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5    4、注意观察窑内火焰及各级预热器负压和温度变化。    5、在投料前1~3分钟启动分解炉送煤组,投料后,根据分解炉及五级预热器温度调整用煤量。    6、投料的同时,联系原料磨操作员启动增湿塔喷水系统,调节回水阀门,控制电收尘入口温度。   7、投料后适当调整增湿塔入口阀门,确保系统用风。 (九)挂窑皮操作    1、生料喂料量为正常生产的80%时停止加料,窑皮在此运转状态下生成(4~5小时)。    2、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入窑生料的化学成份、KH值、SM值不能过高,同时注意保持窑头火焰的形状稳定,观察窑筒体温度的变化,保持平衡。   3、稳定系统温度,压力及火焰形状。   4、挂窑皮过程中应关闭点火烟囱。   5、控制烧成带温度稳定,保证熟料结粒均匀。 (十)加料操作    1、初次投料40分钟内是预热器易发生堵塞频率较高的阶段,操作员注意观察预热器各级的压力变化情况,慎重操作,联系岗位工经常调整翻板阀配重。根据窑内及预热器的温度变化情况,逐渐提高窑转速,逐步少量加料,加煤应缓慢,保持温度稳定。投料后,用2~4小时的时间把料加到330t/h,加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2、在加料过程中,仔细观察两列物料平衡情况。差别较大时,应及时调整分料阀,保证两系列物料分配的基本均衡。     3、加料过程中,不得使五级出口温度高于880℃,窑尾温度不得低于1050℃。    4、投料量330~340t/h基本稳定后,调节高温风机液力耦合器开度,使高温风机转速不得低于720rpm,保证一级筒出口负压在4500~5300Pa左右,避免拉风过大或过小。    5、投料前,联系原料磨操作员启动窑尾电收尘器,注意观察电场电压、电流变化情况,保证收尘效果良好。   6、投料稳定30min后,启动原料磨系统。 (十一)冷却机操作    1、投料前必须启动二室风机,使得窑内有足够的氧气供煤粉充分燃烧。   2、投料前启动篦冷机系统。    3、根据篦冷机内红料位置按顺序依次启动各室风机,调节窑头电收尘风机风门开度控制窑头罩负压。 (十二)加料过程控制    1、根据喂料情况加窑速至3.1~3.6rpm。    2、调节窑头、分解炉喂煤量,保持用煤比例为4:6或4.5:5.5。    3、根据综合判断最终加料至330~340t/h。    4、加料的同时,合理控制篦冷机风量及篦下压力,篦床速度应判断兼顾,确保料层厚度400~600mm。加料过程中应稳定各部温度逐步升高。注意风、煤、料、窑速的平衡,处理好分解炉、预热器、冷却机之间的关系,稳定系统热工制。    5、各部分操作参数见下表: 项    目 控制范围 项    目 控制范围 项    目 控制范围 投  料  量 330~340t/h 窑     速 3.1~3.6rpm 窑   电   流 400~700A 分解炉喂煤量 18.0~22.0   t/h 窑头喂煤量 10.0~16.0t/h 筒体最高温度 <  350℃ 一级出口温度 360±20℃ 二级出口温度 540~560 ℃ 三级出口温度 670~680  ℃ 四级出口温度 780~800℃ 五级出口温度 860~880 ℃ 分解炉出口 温  度 910±20  ℃ 五级下料温度 860~900℃ 烟 室 温 度 980~1090 ℃ 一级出口负压 4500~5300Pa 烟 室 负 压 100~200Pa 窑头罩负压 30~80  Pa 高温风机 出口负压 100~200  Pa 二 次 风 温 > 700℃ 三 次 风 温 >   850 ℃ 窑尾电收尘 入口温度 150~170  ℃ 五室篦下压力 4800~5700Pa 二室篦下压力 5800~6400Pa 入窑头电收尘风   温 <   250  ℃ 八室篦下压力 3000~3700Pa (十三)异常情况的处理    1、窜生料    现象:工业电视观察窑内气氛混浊,偏暗,窑系统负压偏大,一室篦下压力突然增大,尾温下降,窑主电机电流下降。 处理:减窑速、喂料量,适当增加窑头喂煤,加快篦床速    恢复:待窑内气氛清亮、负压正常、尾温稳定后,开始加料;先加快窑速,每次加料5~10t,以防止再次窜出生料。    2、垮圈掉窑皮    现象:窑主电机电流波动大、窑内块状物增多时视为掉窑皮。 处理:调整窑速,加大窑头喂煤,及时补挂窑皮,消除窑热工波动;加快篦床速度,加大风机阀门开度,防止篦冷机内积料温度升高。    3、保护窑皮及耐火砖     ⑴、窑热负荷不要太高,要稳定,一旦发现烧高要迅速扭转。    ⑵、注意调整火焰,改进位置、形状、方向和长度。    ⑶、注意料量的变化和风、煤的波动。注意料子成份的变化及煤质变化,根据 f-CaO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⑷、操作人员根据窑筒体扫描温度,适当调整喷煤管位置及时补挂窑皮。    4、窑尾温度过高    ⑴、某级预热器堵塞,来料减少,结合预热器各点温度、压力判断堵塞部位,止料处理。    ⑵、窑头用煤过多,分解炉加不进煤,窑筒体温度偏高,头煤比例不合适,窑头减煤。    ⑶、黑火头偏长,肉眼观察煤粉粗,调整喷煤管各风比例或降低煤粉细度。 ⑷、窑内通风不足,增大系统拉风,辅助调整三次风开度。⑸、热电偶损坏,温度不变化,更换新热电偶。    5、窑尾温度降低较多。    ⑴、C2、C3、C4塌料,窑头间歇反火,预热器压力瞬间变化。塌料量小时,可略减窑速;塌料量大时,应减料。注意系统风量,确认高温风机转速、废气排风机、增湿塔、高温风机入口阀门开度及时调整。    ⑵、窑内后结圈时,窑尾负压增大;可短时间止料、止煤,观察后圈,结圈小时,可调整喷煤管位置或一次风机风量处理结圈。    ⑶、窑内通风过大,增大三次风管阀门开度。    ⑷、烟室热电偶上结皮,温度反应迟钝,指示明显不合理,处理结皮后,更换新热电偶。    6、窑尾负压增高    ⑴、系统拉风过大,高温风机入口负压高,减少系统排风。    ⑵、窑内结窑圈,烟室温度低,窑头火焰无力发飘,结圈小时可调煤管位置或一次风机风量处理结圈。    ⑶、烟室斜坡积料,适当调整窑速,联系巡检工清理。    7、窑尾负压过低    ⑴、三次风过大,减少三次风阀门开度。    ⑵、总排风量不足,高温风机入口负压偏低,C1出口温度低,增大系统拉风。    ⑶、分解炉下缩口结皮,三次风入炉压力偏高,处理结皮。    ⑷、测压孔堵塞,负压值不动或变化很小,检查清理测压孔。    8、C5入口温度升高    ⑴、加料不足或突然断料、某级旋风筒堵或C4塌料入窑,迅速减少分解炉用煤,确认有堵塞时止料,无堵时调整分解炉用煤升至正常温度。    ⑵、分解炉喂煤失控,分解炉出口温度迅速升高,迅速止尾煤,待温度降下后减料,查找故障点。    9、C1出口温度升高    ⑴、喂料减小,各级筒温度升高,负压下降,加大喂料量或检查喂料系统。    ⑵、两列温差偏大,某一路输送故障或管道内撒料板损坏,检查处理。    ⑶、系统风量过大,高温风机入口负压高,减小拉风。    10、停电时操作    ⑴、通知巡检工启动备用发电机进行转窑和高温风机慢转。    ⑵、将喷煤管抽出,可能的情况下,启动一次风机。    ⑶、现场将一级预热器人孔门打开,现场手动打开点火烟帽。    11、窑喂料跳闸的操作    ⑴、马上止分解炉喂煤,然后调节窑头喂煤量。    ⑵、立刻查找原因,联系有关人员处理。    ⑶、止料时间间隔超过1小时再次投料时,先联系巡检工彻底清理各级结皮和积料后再投料。    12、窑系统设备出现故障后,迅速与现场巡检工联系,检查有关设备情况,根据处理故障所需时间决定是否减料。 (十四)系统停车操作    在无意外的情况发生时,烧成系统按计划进行停车时,需要与相关工段配合,做到各工段按烧成要求进行有序操作,煤粉仓是否排空,留多少煤粉供窑降温等问题,操作上要协调好,并请示中控室主任同意。    一、正常停车    1、在预定停车两小时前,减少生料喂料量,当喂料量减至150~180t/h时,分解炉停止喂煤,再逐步减少喂料量,以防止预热器系统温度过高。    2、根据安排,合理掌握煤粉仓存煤,特别是夏季仅留少量存煤,作为料封以防结露或自燃。    3、点火烟囱缓慢打开,使C1出口温度不超过400℃。    4、当分解炉出口温度降至600~650℃时完全止料,降窑速至1.2r/min,控制窑头用煤量3~3.5t/h。    5、减少高温风机拉风,减少三次风阀门开度、逐渐关小篦冷机各风机阀门。    6、配合减风的同时,减少窑头喂煤,不使生料串出窑。    7、停增湿塔喷水,然后继续减风。    8、当尾温降至800℃以下时,停窑头喂煤,然后停高温风机,点火烟囱完全打开,用窑尾排风机进口阀门控制风量(确保高温风机慢转)。    9、停窑尾电收尘、回灰输送系统、生料喂料系统,确保系统排净。    10、当筒体温度降到250℃以下时,改为辅助转窑。    11、视情况停筒体冷却组风机,窑口密封圈冷却风机。    12、窑头熄火后,注意窑头罩负压控制,即减少篦冷机鼓风,窑头排风机排风。    13、窑内出料很少时,停篦冷机传动组,过一段时间后,逐个停止九室到一室的风机。    14、停窑头电收尘、熟料输送、窑头电收尘排风机,用点火烟囱和窑尾电收尘排风机控制窑负压。    15、视情况停一次风机,将喷煤管拉出。    16、全线停车, 打开点火烟囱自然冷却。    17、冬季冰冻期内停窑后,通知巡检工把各托轮瓦内循环水吹干净,循环水短路循环。    二、故障停车操作    在投料运行中出现故障时,首先要止分解炉喂煤,再根据故障种类及处理故障所需时间,对工艺生产、设备安全影响大小,完成后续操作。    1、凡影响窑运转的事故出现(如窑头、窑尾、电收尘排风机、高温风机、窑主电机、篦冷机、槽式输送机设备等)都必须立即停窑、止煤、止料、停风、开启点火烟囱、窑低速连续转或现场辅助转窑,送煤风,一次风机不能停,一、二室风机鼓风量减少。    2、分解炉喂煤系统发生故障时,可按正常停车操作或低负荷生产(投料<150t/h,减少系统排风量),防止各级旋风筒堵料。    3、发生预热器堵塞,立即停料、停分解炉煤、慢转窑、窑头小火保温(保温时间与技术人员确定)或停煤,抓紧时间捅堵。    4、回转窑筒体局部温度偏高,应止料判明是掉窑皮或是掉砖,掉窑皮一般表现为局部过热,微微泛红温度不很高,可采用将窑内物料烤热,用料压住该处,过一段时间再转窑压补的方法。烧成带掉砖一般表现为局部温度>500℃,高温区边缘清晰。掉砖后窑头停煤,以免烧坏筒体。严禁掉砖后压补。    5、不影响窑连续运转的故障,如能短期排除,窑要保温操作,即减小系统拉风,窑头小煤量,控制尾温不超过800℃,低速连续转窑,注意高温风机入口温度不超过350℃。    注:高温风机跳停应及时通知生料磨操作员,防止生料磨发生“饱磨”现象及增湿塔出口温度波动过大而发生事故。 (十五)意事项    1、预热器堵塞结皮时要尽快处理,处理越早,花费时间越少,C3、C4、C5高温段堵料时,易结块。    2、预热器处理堵塞时,安全第一。吊起重锤翻板阀,拉大排风,窑头止火,捅料从下往上进行,先清除撒料板,翻板阀上的结皮,关好后,再到锥体捅料孔插入钢管至最低部,接压缩空气吹扫,停气观察,钢管拉出一段后,再吹气。一个捅料孔清堵后,再开另一个捅料孔,直到清堵完成。处理完堵塞要检查确认其它旋风管没有积料后,联系窑头巡检工恢复生产。    作业时安全尤为重要:    ⑴、捅料孔正面不能站人,人站在上风向,防止热气喷出伤人;    ⑵、捅料人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器具,用完后应妥善保管存放;    ⑶、除工作的捅料孔打开外,其余各孔全闭,禁止上下左右同时作业;    ⑷、凡与捅料平台相连接的楼梯,非捅料人员不得站入;    ⑸、清堵过程中,窑门罩前、冷却机人孔门、槽式输送机地坑不准停留人员;     ⑹、停窑检修时,必须首先从上到下清理各级预热器后,方可进入窑内或冷却机内检修。    3、窑内温度较高再行点火时,应先翻窑后给煤或油,且窑门罩前不停留人员,以防回火伤人。    4、增湿塔排灰水分过高时,不得入库,排灰用手抓成团时,应外排。止料后,增湿塔出口温度低于220℃,应停止喷水,以防湿底,或止料15分钟后停止喷水。    5、如电收尘积灰较多时,两条拉链机(电收尘下)应轮流开,以免后续输送设备过载。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