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木削平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53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1:5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枕木削平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 当铁垫板压陷木枕切入枕木面5mm以上时,会产生许多毛刺,为避免这些毛刺吸收水分和轨底存水、加速木枕腐朽,应进行木枕削平。同时木枕削平作业也可以用于调整轨底坡。
要求: 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作业。
2.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木枕线路、木枕道岔。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4. 工具材料
锛斧、防腐浆膏、扫帚及簸箕、铁丝钩。
5. 作业程序
5.1 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2 安全预想
5.2.1 在电气化区段或自动闭塞区段作业时,防止铁丝连电,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准开工。
5.2.2 进行绝缘接头处作业时,须电务配合。
5.2.3 作业时注意手脚。
5.3 工(机)具检查
5.3.1 检查工(机)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机)具等带病上道作业。
5.4 设置防护
5.4.1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5.4.2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5 人机转移
5.5.1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5.5.2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5.6 作业准备
5.6.1 清点所用工具材料。
5.6.2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号、施工起讫时间)后,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5.7 上道作业
5.7.1 清扫枕木面,并勾出裂缝内砂土,以免在削平时损伤锛刃或砂粒飞入眼内。
5.7.2 削平
5.7.2.1 锛口:两脚立在钢轨侧面,骑跨在木枕上,两脚成八字形,脚跟相距400-500mm,手持锛柄,两手相距约300mm,锛子与木枕面成45-60度角,上体前弯90度。锛口有铁垫板时距铁垫板边缘80mm,无铁垫板时距轨底100mm;锛口深度应较轨底面深2-3mm。
5.7.2.2 横削:两脚骑跨在钢轨上,离钢轨内外侧的距离左脚为50-100mm,右脚为200-250mm;锛子锛削时与木枕面成30-45度角,上体前弯90度,膝微曲;横削时,不要由一侧一直削到另一侧,应由一侧把木枕顶面削平到一半或超过1/2时,就停下转过身来削另一侧,最后把木枕顶面削平。
5.7.2.3 顺削:如轨底或铁垫板切入枕木深度以达5mm及以上时,可顺着木枕纤维削平;如木枕经多次削平,以成槽形时,不宜顺削,应采取横削。
5.7.2.4 清扫木屑: 削平后木屑必须清扫干净,不得残留在线路上。
5.7.3 在削平面上均匀涂抹防腐油,轨底(铁垫板处)要多涂。
5.7.4 下道避车
5.7.4.1 作业人员禁止在两线间停留、站立(指线间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规定内),如因站场地形复杂,人员必须在两线间避车时,应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并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
5.7.4.2 根据邻线列车速度要求,执行其下道避车制度。
5.7.4.3 下道避车时,面迎来车方向,防止车上绳索等物伤人。
5.7.4.4 施工负责人督促各小组负责人检查两线间及邻线上是否有工(机)具侵入限界。
5.8 验收
5.8.1 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后的线路回检,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后的线路达标。
质量要求:
(1)削平长度(量取下槽口),有铁垫板时距铁垫板边缘80mm,无铁垫板时距轨底100mm,长度允许误差±10mm;
(2)切线整齐,削平面光滑平整,排水良好,雨后无积水现象;切线歪斜不超过10mm。
(3)在曲线及道岔导曲线外轨削平时,削平面应向曲线内侧倾斜;注意削平深度,避免削得过深。
5.8.2 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机(工)具,防止遗漏。
5.8.3 严格执行“工完料清”制度。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5.9 撤除防护
5.9.1 现场防护员根据作业负责人的要求,撤除现场防护。
5.9.2 待人员、机(工)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6. 检查与考核
作业负责人组织进行对标,分析当日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枕木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