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缝应进行渗油试验,24小时后检查,不渗透为合格。
焦油盒及放散管水锭阀,应单体检查合格后再安装,“门”型管与吸气管及焦油盒与吸气管需要升温到750℃后连接。
上升管保持垂直,砌体留孔与上升管根部周围的间隙要均匀,全炉上升管在一条直线上,炉温在650℃后,以石棉绳塞严抹好灰浆,桥管与水封阀承插口处,应保证四周间隙均匀,无偏斜后塞紧石棉绳,接口处涂精矿粉或粘土火泥,然后灌沥青,保证严密。
试车与验收
验收要求
验收前由施工单位提供各项工程记录和技术资料。
大修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要求。
炉体及护炉铁件等设备,经过隐避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全部竣工达到烘炉条件。
施工单位均达到了上迏要求,由施工单位向生产单位正式办理验收手续。
焦炉开工
详见有关焦炉的烘炉与开工等有关资料。
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维护
焦炉砌体是焦炉的主体部分。为了实现焦炉稳产、高产、完整、长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经常的热修维护。
焦炉护炉设备主要有炉柱、纵拉条、横拉条、弹簧、保护板、炉门、炉门框及机焦侧操作台。护炉设备的作用是对焦炉不间断的施加保护性压力,保持砌体的完整和严密,对保护焦炉稳高产和延长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持焦炉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需不断维护煤气加热系统和荒煤气导出系统设备。
荒煤气导出系统
煤气进入集气管需有适量氨水进行冷却除尘,冷却氨水应喷洒成雾状。集气管温度应低于100℃。氨水管路保持畅通无泄漏。
上升管、桥管应经常进行清扫,保持畅通无阻。对上升管根部、桥管承插口、翻板轴、操纵杆、蒸汽开闭器和喷嘴、压力表、温度计、调节机等就经常进行维护,保持严密、转动灵活,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集气管内焦油要经常清扫,焦油积存厚度不大于50mm。集气管与水封阀联结法兰要保持严密。
“门“型管处煤气调节翻板应经常保持灵活,调节准确,焦油盒经常保持畅通。
炉门、炉门框
炉门、炉门框应经常清扫,确保炉门严密。
炉门刀边与炉门框应靠严,其间隙大小以不冒烟为原则。炉门修理应有专人负责,炉门应进行循环验修,每季验修一次。
发现炉门刀边损坏和炉门框变形严重,应及时更换,炉门框内口宽如果小于图纸要求(30mm)需更换。炉门框挠变,不能保持严密需更换。
炉门框磨板应低于炉底7-10mm。炉门框侧面不应超过炉砖边缘,发现不合规定时,必须调整或更换。
护炉铁件
钢柱的上、下部大弹簧负荷应保持:上部10-11吨下部8-9吨。每两个月测调一次。
钢柱的小弹簧负荷,视钢柱弯曲度适当增减,燃烧室部位保持1.5-2.5吨,蓄热室部位保持1-1.5吨。每季测调一次。
钢柱不直度每季测调一次,发现不直度变化大的钢柱应检查环力情况是否合理,拉条和弹簧是否完好并及时处理。不直度超过60mm应进行更换。
炉顶横拉条每年应全面检查一次,小于标准直径四分之一进行更换。
纵拉条每半年测调一次,弹簧负荷保持25吨左右。
钢柱与保护板间隙每半年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焦炉砌体
焦炉的热修维护,应有专业的热修班负责。
为了保证焦炉砌体完整,除经常检查外,对炭化室、立火道、砖煤气道及蓄热室等部位砌体状态,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有缺陷的炭化室和粘土砖蓄热室,应增加检查次数。每2-3年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焦炉进行一次鉴定。
检查焦炉砌体时,应记录下列项目:
炭化室墙的变形、蜂窝、裂缝、熔洞、渣蚀剥落、穿洞、局部倒塌、漏气及其它缺陷。
炭化室顶及底的状态。
保护板及炉头砖之间的状态。
炉门框与炉头肩部之间的状态。
立火道内烧嘴、调节砖和斜道的状态。
蓄热室串漏情况及格子砖状态。
砖煤气道是否有堵塞和漏气现象。
所有检查结果,均应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内,填写检查日期及热修所需工作量。根据检查结果,本着喷抹为主,翻修为辅,热修为主,冷修为辅的原则,拟定消除全部缺陷的计划,限期完成。
蓄热室封墙,小烟道接头处,用肉眼检查砖缝严密,表面应完整,无灰缝脱落、龟裂现象。
炉门框底坎、小炉头及抵抗墙与保护板接头缝,不冒烟火。
炉顶看火孔座砖、装煤口砖、上升管根部应保持严密,不冒烟火。
喷补应是焦炉热修的主要方法。多次喷补时,每层泥料不易过厚,在旧层加热到赤色后再进行喷涂新泥料。
当蜂窝很大时,如炉框与炉头肩部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喷、抹结合的修补方法。
所有热修用耐火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技术标准。热修用泥料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湿度区,规定选用不同配比,严格配制。所用泥料应与修补部位的砖质相适应。泥料应与热砖粘结牢固、密实,不易脱落。
为了考核格子砖的状态,每年应测量一次蓄热室顶部与废气瓣间的压力差。
焦炉加热煤气系统
煤气加热考克与交换考克的刻印,应与旋塞孔中心方向吻合,交换考克1-2个月清洗一次,保证运转灵活。
加热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每月测调一次机焦侧交换链条行程,风门盖和废气盘的提起高度。行程偏差±5mm。
煤气和废气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清扫加油和检查调节,包括煤气翻板、烟道翻板、闸板、废气及煤气绳轮、链轮、水封、预热器、废气盘连杆、翻板等。
日常维修处理
炭化室墙面的喷抹
正确选择喷抹泥料和严格控制料比(见附表),喷浆设备和有关工具要符合使用要求.
周期性维护喷抹,定期在出炉后,按笺号进行。炉墙出现较严重损坏时,可推空后修补。也可在结焦中后期扒出炉头焦,露出损坏面,对墙面进行清扫(铲、吹)。按喷-抹-喷顺序进行操作。操作中注意:头层喷浆要薄,成麻面。抹料要压实、平滑、不得高于原墙面,然后再均匀喷一层泥浆。补洞泥料要调成可塑状。一般喷浆压力2-3kg/cm2。距墙15-250mm,喷嘴与墙面成30°角。
小于10mm的死缠缝,以喷补为主。大于10mm的应以抹补为主,喷抹结合。对推空后喷抹的炉室,应待新泥料温度接近墙面温度,方可装煤。
砖煤气道的喷补
喷补时,压力不大于0.4-0.5kg/cm2并控制喷浆速度,防止喷浆喷入立火道。喷补前均就作好清扫工作。
喷补泥浆的粒度要选择适当,一般采用的粒度为70-80目的细料。调制喷泥料的磷酸比重范围在1.2-1.26。
附表 焦炉各部位热修泥料配比
耐火材料 炉 顶 炉 台 蓄 热 室
砌小炉头 换装煤口及铁圈 换看火眼及铁圈 换表面砖及灌浆 上升管衬砖及底座 修上升管根部 桥管接头 喷炉头墙 抹炉头墙 修补炉底砖 砌底脚砖 砌隔热墙 炉门框灌浆④ 喷补斜道 喷补小烟道 蓄热室封墙 废气盘连接处 喷补立砖煤气道 抹立管根⑤ 废气盘保温
1 50 100 50 40 10 20 40 40
2 100 100 100 100 100 50 70 85 100 100 100 100 90 80 60 40 10
3 30 15 50 60
4 80
5 10
6 50 20
7①② 10 15 5~10 5~15
8①② 40 20~30 30
9 50
注:表中耐火材料1-低温硅火泥,2-粘土火泥,3-粘土粉,4-断热粉,5-水泥,6-精矿粉,7-水玻璃,8-磷酸,9-沥青。
①表中水玻璃、磷酸均为外加工量;
②喷补用磷酸量按浓度40%,比重1.26计;抹补用碗酸量按浓度68%,比重1.5计;
③水玻璃用量按含碱(Na O)14%的计算;
④炉门框灌浆时,硅砖炉头用硅火泥,高铝砖炉头用粘土火泥;
⑤小烟道底清扫孔抹补,堵砖时与抹立管。
焦炉完好标准
焦炉生产能力应达到设计能力的90%以上。
炉体状况符合如下条件:
炉体总伸长量应在400mm以内
炉头倒塌深度不超过一、二个火道,经修补后能保持正常生产。
全炉燃烧室允许有2~3个燃烧室存在不工作火道,但是在一个燃烧室内不工作火道不应超过2~3个。
钢柱平均不直度不大于40mm;横拉条直径不小于标准直径的四分之一;保护板、炉门、炉门框允许有裂纹和变形,但护炉铁件仍要起到对炉体的保护作用。
炉体基本严密,耗热量允许超过设计规定的15%以内。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