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梯的操作法
点击数:735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5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登船梯的操作法
10. 1 操作登船梯前应详细检查设备状态是否良好。
10. 2接通主电源,选择操作控制方式,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至“报警等待”位置。如选择“按钮控制”方式,可在主控制柜上进行升降机构的操作,在升降平台上可进行铝弦梯的六个方向的动作;如选择“遥控控制”方式,可用手持遥控器控制升降机构的操作和铝弦梯的六个方向的动作;
10. 3 升降梯升降前一定要将锁紧销拉出,登上升降平台之前一定要将锁紧销锁紧,以确保安全。
操作要领:
⑴ 上升:根据现场的船型及潮位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楼层,按住相应的楼层按钮可自动定位在相应的楼层;
⑵ 下降:按楼层一按钮,升降机构作点动式下降,直至楼层一。
⑶ 注意事项:
a)在进行上升、下降操作之前,要注意观察周边有无妨碍。下降如速度过快可通过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弹簧力或间断式按“楼层一”按钮进行适当控制。
b)进行升降机构上升、下降前将主梯仰到10度左右,前梯收缩到20度左右,水平右转到极限位置,再进行操作。
10. 4 铝弦梯操作之前,要将舷梯锁紧销取出,舷梯旋转之前,要先将主梯上仰一定角度,确保三角梯与码头设施不干涉,才可进行左右旋转操作。
10. 5 搭船时操作要领:舷梯搭到油船上时,要在油轮上找到合适位置位置,保证三角梯有足够的回转及伸展空间,然后操作主梯、前梯,使三角梯万向轮与油轮甲板保持最近距离,最后将液压系统设置到浮动状态,从而确保设备安全。
10. 6 作业完成后,将液压系统设施到驱动状态,同时按前面提到的注意事项,将舷梯收回,并插上锁紧销;
10. 7 液压推动器应注入纯净的20#机械油,并保证至少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油液,当油变质或稠度变大时应换油。
10. 8 每周要检查制动器的工作状况,销轴及心轴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5%或椭圆度超过0.5mm,应联系更换。当制动衬垫的厚度达到4mm时,应联系更换新的制动衬垫。
10. 9 减速箱润滑油应采用中级齿轮油N320(或VG320M,bi1632)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温升不得超过4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第一次7~14天后更换新油,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铀质,发现氧化变质、粘度不够的油应及时更换。
10. 10 液压站油箱应根据污染程度定期更换,更换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液压站用油为46#液压油,换油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内部;滤油器必须经常检察、清洗或更换。
11 事故处理
11.1 一般事故的处理
11.1.1 凝线:凝线是由于管线内油温降低,使油品中结晶析出而致。油品刚刚凝固时可用蒸汽顶线或 开泵循环,对凝固已久的管线应开启拌热熔化管内凝油,同时给汽吹扫。
11.1.2 加热器盘管破裂:加热器盘管破裂能导致罐内漏气、漏水。对油品的计算和油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串油,发现加热器泄漏应立即关闭出入口阀门,并上报主管领导,清罐后对加热器进行补焊。
11.1.3 阀门不严:阀门不严是造成串油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尽量更换不严的阀门。一次阀门和脱水阀应在生产允许的条件下倒空罐更换,其它阀门可随时更换。
11.1.4 闸板脱落:阀门的闸板脱落不但影响油品的输转而且能造成憋压,引起装置生产波动。因此,脱落闸板的阀门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维修一次阀门和脱水阀门要先将罐内油品倒出,关闭有关阀门,拆开阀门大盖,严禁带压维修。其它阀门可随时更换。
11.1.5 憋压:造成装置憋压的原因主要是流程不对或阀门闸板突然脱落。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开工时或更换罐时憋压可能是流程不符,应立即巡线检查,核对流程,并将检查结果报告上级,正常生产时憋压则可能是阀门闸板脱落或管线冻凝,应立即换罐或转线,并查出故障阀门处理。
11.1.6 管线泄漏:如发现管线焊接砂眼,可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打卡、铆补等,等有条件时再补焊。如果出现裂缝或漏油严重的管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管线扫净以备维修。
11.1.7 抽空:机泵在正常运行中突然抽空,除泵本身的原因外,还可能是因为输出罐的抽空和闸板突然脱落所致。发现泵抽空后,应迅速停泵及时核对输出罐的液位,检查沿线阀门。
11.1.8 汽车超装或冒顶:
⑴ 若在装车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槽车超装或冒顶,应立即停止该车的作业,将该车的超装物料用胶管引至就近的桶中装桶;
⑵ 对冒顶的物料能回收的尽量回收,对不能回收的残液应妥善处理用水冲洗地面和栈桥,重物料用锯沫打扫至干净;
11.1.9 码头一般异常现象及事故的处理方法:
⑴ 当发生码头输油软管或其它密封点发生泄漏时应马上关闭相应阀门,紧急停泵。收紧围油栏,防止油品流入大海,已流入大海中的油品,应组织打捞清理。处理泄漏点,恢复生产。
⑵ 当发生船方冒舱,立即紧急停泵,关闭相应阀门,停止作业。配合船方换舱及收集外溢残油。
⑶ 当发生船其中一根缆绳断裂时,紧急停泵,关闭阀门,停止收付作业。情况严重的(船有移位)可卸开输油臂。
⑷ 当发生船方无值班人员、及未执行我方安全作业规定时,应停止作业。
12 码头火灾
⑴ 事故原因:由于雷击、静电、明火等原因引起码头、船火灾。
⑵ 补救:
a) 在进行收付油作业的,首先紧急停泵、关阀,停止作业。同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报火(119),启动火灾报警器。
b) 利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合油船船员进行自救。
c) 根据火情,卸下输油臂与油船隔离、脱节。在火势较大的紧急情况下,砍断缆绳,使油船脱离码头。
13 码头溢油
⑴ 事故:输油管破裂、输油臂拉裂、油轮溢舱等原因造成油品大量跑损、溢油到海中。
⑵ 补救:
a) 在进行收付油作业的,首先紧急停泵、关阀,停止作业。同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启动溢油抢险预案,根据程序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处理。
b) 对现场进行警戒和保护,控制明火,采取防火、防爆等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c) 如溢油到海中,根据海面气象、水文、风浪、潮流、油种、溢出量等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海面溢油——围油栏(可采用包围法、闭锁法、诱导法、移动法)——人工回收(撇油器、吸油毡)——机械回收(外援)——喷洒消油剂等。
14 安全、环保、健康技术规定
14.1 安全生产规定
14.1.1 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规定,在厂区认真执行用火、进设备、用电、动土、检修作业及各种作业票制度。
14.1.2 油船靠泊作业时风力必须在工艺指标规定风力(七级)以下进行。
14.1.3 未经公司领导及港监部门批准,油船禁止进行靠泊洗舱作业。
14.1.4 油船在泊装卸油作业时必须确保可靠接地,装卸油作业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14.1.5 油船在装卸油作业前应办好船、岸安全核实单。
14.1.6 油罐防雷电、防静电接地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
14.1.7 当罐区上空有闪电雷击、强风暴雨时禁止上罐作业。
14.1.8 检尺、脱水等操作人必须站在下风口。
14.1.9 严禁用黑色金属工具拆卸和敲击设备。
14.1.10 及时处理管沟内废油,禁止用汽油类擦洗设备、地面。
14.1.11 暴雨季节,要检查和疏通罐区排水沟。
14.1.12 定期检查各接地点,确保完好。
15 油轮靠泊装卸作业安全规定
15.1 油轮应严格按信号靠泊,未发生停靠信号不准靠码头。
15.2 为了安全起见,请油轮使用尼龙缆绳。遇大风时,按码头通知,加、紧缆绳或离泊抛锚。
15.3 为避免船舶发生移动,所有缆绳根据船舶大小(万吨级油轮不少于8根),按规定方法带缆。所有缆绳都应调节好,要求船体紧贴橡胶护舷,如发现船体移动或离开护舷,应及时通知船方,收紧缆绳。必要时停止装卸油作业,要强令执行。
15.4 油轮靠泊期间,不得在甲板和码头禁火区抽烟。
15.5 油轮靠泊时,一律不准用明火,烟囱不许冒黑烟与火星,烟垢不准落上码头。
15.6 船舶检修或使用雷达、发报机和易产生火花的机具物品,要预先获得有关部门同意。
15.7 船上的安全设施必须齐全,静电接地,量具、照明、孔盖一定要符合安全防爆要求。消防系统要切实好用。装卸轻质油时,当气温超过30℃,船上甲板要适当采取降温措施。
15.8 在雷雨闪电时,禁止装卸油品。
15.9 不准用汽油、苯类擦洗甲板、设备、衣服。
15.10 装卸油品时,泊位输油臂压力不得超过0.8MPa ,流速不得大于4.5m/s。开关阀门,开停油泵等操作时,船上与码头值班人员必须加强联系,以防发生意外。换舱、调罐时,应先开空舱、空罐阀门后,后关满罐,满舱阀门。泵未停前,不得关闭系统阀门,以防憋压。
15.11 未经批准,不准在码头架设临时电源和其它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15.12 为防止自燃,严禁乱倒舱内污油和氧化铁,油轮严禁在码头除锈。
15.13 为防止水域污染和保持码头清洁,在码头作业区,禁止排放含油污水和倾倒垃圾。甲板排水孔平时要堵牢。
15.14 有油轮靠泊装卸油品时,机动车辆严禁开入。机动车辆进厂要戴消火器。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