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
6导管间距:环向40cm,纵向2.4m;
7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6.2施工中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⑴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⑵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⑶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7.0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7.1超前小导管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布点钻→孔安装小导→管注浆→封闭管尾
7.2 工艺流程图,如图7-2。
8.0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8.1隧道超前小导管实测项目
8.1.1超前小导管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18.2。
10.18.2 超前钢管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长度(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检查10%
2
孔位(mm)
±50
尺量:检查10%
3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检查10%
4
孔径(mm)
大于杆体直径+20
尺量:检查10%
8.1.2外观鉴定
钢管沿开挖轮廓线周边均匀布置,尾端与钢架焊接牢固,入孔长度符合要求
图7-2 隧道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
9.0质量控制
9.1 质量控制
1钢管的型号、质量和规格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超前管棚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时,应与钢架焊接牢固。
3钢管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4钢管内注浆强度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管内灌浆密实饱满。
5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注浆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7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
9.2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措施。
2注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
3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米。
4钢管要与拱架焊接牢固,注浆后注浆孔要堵塞密实。
9.3 质量控制措施
⑴开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熟悉审核图纸,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交底。交底中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⑵把好原材料和施工配比关,加强检测频率,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⑶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指导控制施工,及时对工程进行检测。
⑷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⑸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对现场工程质量进行巡查。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10.0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
2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要求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3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4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5坚持安全教育,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
6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认真执行相关的施工安全规程
7加强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
8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
9氧气瓶与乙炔瓶隔离存放,严格保证氧气瓶不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10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
11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2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13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提前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14注浆施工时由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各就其位,并严格执行注浆管理程序。注浆结束后需对注浆设备进行认真清洗,设备退出现场后及时保养。全面保证注浆作业安全、工程环境安全和设备人员安全。
11.0环境保护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导管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