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保护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压力开关检修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热工信号、保护以及联锁用压力开关的检修与校验工艺与质量要求。
1.1概述
1.1.1压力控制开关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控制压力的专用仪表,其作用原理是当输入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感压元件产生的机械位移带动压片使微动开关动作发出开关量信号,进行报警或控制。
1.1.2我厂使用的压力开关的种类按照感压元件分为膜盒式、弹簧管式。按照切换差可分为可调和不可调两种。
1.1.3压力开关组成主要由设定值调节端钮、锁紧器、微动开关、切换差调节端钮、弹簧、动作杆(或弹簧管)组成。
1.2技术规范:
1.2.1技术规范:
项目
类别
规格要求
控压范围
压力开关
15%-95%(量程)
真空开关
95%-15%(量程)
设定点标称值误差
0.5级
±0.5%(量程)
1级
±1%(量程)
1.5级
±1.5%(量程)
2.5级
±2.5%(量程)
4级
±4%(量程)
重复性误差
0.5级
±0.5%(量程)
1级
±1%(量程)
1.5级
±1.5%(量程)
2.5级
±2.5%(量程)
4级
±4%(量程)
切换差
可调
≤10%(量程)
不可调
MAX≥30%(量程)
MIN≤10%(量程)
绝缘电阻
端子与外壳
≥20MΩ
端子之间
1.2.2压力开关的主要特性
特性
指标要求
使用介质
蒸汽、水、油、风烟、空气
工作粘度
<1000平方毫米/每秒
环境温度
-5℃- +40℃
介质温度
0- +90℃
开关元件温度
max+80℃
抗震性能
max×4g
1.3.压力开关的检定:
1.3.1压力开关检修必须停电后方可进行拆线,拆下接线必须作好保护措施。
1.3.2压力开关的拆卸必须先关闭压力开关一次阀门和二次阀门,确认压力开关处已经消压,方可进行拆卸。
1.3.3压力开关拆卸后必须采取措施,将导管接头保护封闭好,严禁检修期间导管接头进入杂物。
1.3.4压力开关拆卸后必须作好标记防止同其他开关混淆。运送期间严禁碰撞。压力开关检查校验前必须清理干净,校验前必须放置于标准室4小时。
1.3.5压力开关的外观检查,铭牌应完整清晰,产品名称、型号、级别、规格、控压范围、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应齐全。
1.3.6压力开关应完整无缺,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
1.3.7压力开关检修必须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检定方法步骤见5.4压力开关的检定。
1.3.8压力开关检定合格后必须予以标识。
1.3.9压力开关复装前应清理导管接头,有条件时进行管路冲洗、排污。
1.3.10压力开关复装时应根据测量介质的不同更换使用不同的仪表垫片,防止渗漏。
1.3.11复装以后将依次、二次阀门开启压力开关投入使用。
1.4压力开关的检定
1.4.1检定设备:
1.4.1.1标准器选择:标准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压力开关重复性误差用绝对误差表示时的1/3。
1.4.1.2辅助设备有压力校验台(或真空泵)、或U形管、绝缘电阻表、耐压试验仪、万用表(或测量信号装置)。
1.4.1.3检定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为(20±5℃)
相对湿度 45%-75%
在检定环境内避免影响检定的机械振动
控压范围上限不大于0.25MPa的传压介质为洁净气体
控压范围上限大于0.25MPa的传压介质液体
1.4.2检定项目
1.4.2.1控压范围检查:
连接好检定系统,对切换差可调型压力开关先将切换差调至最小,设定点调至最大,缓慢升压,直到微动开关动作输出信号。此时标准器上读数为最大值的上切换值。再将设定点调至最小,缓慢减压直至微动开关动作。此时标准器读数为最小值的下切换值。设定点的最大上切换值和最小下切换值之差为压力开关的控压范围,控压范围应符合5.2.1技术规范之规定。
1.4.2.2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设定点可调而切换差不可调的压力开关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先将设定点调至量程的10%刻度处,从零点开始缓慢升压,直到微动开关动作输出信号。此时标准器上读数为上切换值。然后再从此处缓慢减压直至微动开关动作。此时标准器读数为下切换值,按次方法连续测定三次,三次的上切换差平均值和三次下切换差平均值的中值作为该设定点的切换中值,用同样方法依次将1设定点调至50%、90%的刻度处,进行该点的设定点误差检定设。
切换中值与设定点之差相对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检定结果应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b. 设定点可调而切换差可调的压力开关设定点误差的检定:
在检定前将切换差调整至有效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检定。
压力开关设定值控制的是上切换差 时,实测的上切换值之差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压力开关设定值控制的是下切换差 时,实测的下切换值之差相对于量程的百分比为设定点误差,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c.设定点固定的压力开关设定点误差检定
设定点不做调整,其他项目同a、b条款。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1.4.2.3重复性误差的检定
在检定设定点误差时,同一个检定点的三次上切换差之间最大差值和三次下切换差之间最大差值中,两者去最大值与量程的百分比为重复性误差。检定结果符合2.2.2技术规范规定。
1.4.2.4重切换差的检定
切换差不可调开关的切换差检定
在检定设定点误差时,同一个检定点的上切换差平均值和三次下切换差平均值的差值切换差。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切换差可调开关的切换差检定
当设定点为上切换值时,切换差检定应检定50%和90%两点,当设定点为下切换值时,切换差检定应检定10%和50%两点。
(a). 先将切换差调至最小,从零点开始缓慢升压,直到微动开关动作输出信号。此时标准器上读数为上切换值。然后再从此处缓慢减压直至微动开关动作。此时标准器读数为下切换值,按次方法连续测定三次,三次的上切换差平均值和三次下切换差平均值的差值作为最小切换差。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b). 先将切换差调至最大,从零点开始缓慢升压,直到微动开关动作输出信号。此时标准器上读数为上切换值。然后再从此处缓慢减压直至微动开关动作。此时标准器读数为下切换值,按次方法连续测定三次,三次的上切换差平均值和三次下切换差平均值的差值作为最大切换差。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1.4.2.5绝缘电阻的检定:使用500V绝缘电阻表分别对端子和外壳、端子与端子、接点(断开时)的绝缘测试,稳定10秒后读数。检定结果符合5.2.2技术规范规定。
1.4.3检定结果处理:经过检定合格的压力开关 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单,并表明不合格项目。
1.4.4检定周期:用于保护的开关每半年检定一次,联锁和报警的压力开关每一年检定一次。
第二章 ETS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2.1 系统概述
2.1.1 汽轮机ETS主要由两套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所有跳闸逻辑均由PLC完成。为提高ETS的可靠性,采用两套PLC并列运行方式。 ETS试验及监视功能通过DEH的人机接口及DI/DO卡件来完成的。ETS监视各种跳闸信号,当有跳闸信号输入时,即输出跳机信号使汽轮机停机,保护机组安全。
2.1.2 ETS有些跳闸回路是双通道的,这些跳闸回路有通道1和通道2两个监视回路,只有当通道1和通道2均发生跳闸时,汽机才停机。因此ETS系统允许对这些回路进行在线试验。还有一些跳闸信号采用三个输入信号,经三选二处理后作为跳机条件。
2.1.3 ETS系统输出分别控制EH系统中4个AST电磁阀、高压主汽门及中压主汽门处的危急遮断阀。当电磁阀 AST1、AST3和AST2、AST4中各有一个失电时,汽轮机组跳闸。4个AST电磁阀均可进行在线试验,以检验AST电磁阀及其动作回路的正确性。
2.1.4 除手动停机、超速、DEH失电几个特别重要的保护信号外,其他跳闸信号设置了切除开关,可将对应的保护项目切除。
2.2 ETS系统功能
ETS系统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它监视汽轮机的重要参数,当这些参数超过运行极限时,ETS系统就关闭汽轮机的所有进汽阀门,紧急停机,避免事故的发生。
2.2.1 ETS系统保护功能主要有: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