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路堤填料,填筑及压实质量分别符合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的规定标准。
5 过渡段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中把路基工程作为主体结构工程来对待,保证路基工程质量零缺陷,满足客运专线铺设无碴轨道基础高平顺性要求。
(2)施工前组织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程内容、特点、施工方案及各项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编制路基重点(控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路基各类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施工。
(3)在进行地基处理前,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地质勘探,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确定地基处理措施。
(4)路基填筑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及利用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在施工中对进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保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填料拌和、加工实行工厂化生产。
(5)填筑施工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经检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动态变形模量Evd(级配碎石)、孔隙率n均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
(6)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构筑纵横立体监测网络,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并通过沉降预测、评估技术,达到优化设计、控制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
(7)过渡段严格采用设计的填料类型与路基同步施工,保证刚度均匀过渡,使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8)接触网支柱基础及声屏障基础在路基填筑至相应标高且沉降稳定后,采用螺旋钻机干式成孔,出碴直接装入自卸车远弃,旋挖钻机选用轮胎式或橡胶履带式,以此减少钻机对基床表面的磨损破坏。综合接地线、观测元器件、各类预埋管道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一次预埋合格,避免返工开挖,破坏路基稳定。运架梁车需通过的路基地段提前安排施工,保证在运架梁作业前1个月完成该段路基施工(包括堆载预压、卸载),并完成箱梁运架前“路基评估”规定程序。
(9)基床表面沥青砼采用小型摊铺机摊铺,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保证沥青混凝土均匀密实,提高路基防水能力,满足客运专线耐久性要求。
6 主要机具设备
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压路机。
7 劳动力组织
现场负责1人、技术(兼安全及质量)3人、机械操作人员5~15人、辅助人员5~10人。
8 安全、环保措施
(1)从事爆破、电力、高处起重等特种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准独立操作。
(2)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3)路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前、收工前将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裂缝和坍方的迹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暂时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处理。开挖作业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4)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拒架空线要符合安全规定;
(5)保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到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6)土石方运输时防止遗撒、飞扬,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
(7)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特别应避免浆液对地下水源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