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填筑
硬质岩路堑台阶开挖按设计尺寸要求采用浅孔小药量光面爆破,过渡段级配碎石与路堤同步填筑、碾压施工。
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土质路堑过渡段台阶开挖按设计尺寸采用机械开挖,预留20cm土层进行人工清除,确保台阶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过渡段填筑前,平整台阶地基表面,碾压密实。过渡段的填筑施工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参照路堤施工相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遍数由工艺试验确定。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页)
4 施工检测控制
(1)过渡段基底处理
① 过渡段基底处理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相邻隧道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原地面处理符合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要求,H≥3.0m时,过渡段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
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加固后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2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
②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设计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开挖坡面的纵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0.6m以内。
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基坑回填
① 基坑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
检验方法: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
② 采用碎石回填时,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
检验方法:动力触探试验。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3)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
① 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软质、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碎石的级配范围符合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要求。如下表:
级配
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2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3
100
95-100
50-80
30-65
20-50
10-30
2-10
检验数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粘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次。
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②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品、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
③ 级配碎石填筑的压实标准、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
①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及基床以下填料要求。
② 基床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符合基床以下路堤相关规定。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符合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要求。
③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
(5)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
① 填料填筑过渡段A、B组填料符合基床表层以下填料的规定。
② 填料填筑过渡段A、B组填料压实质量符合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要求。
③ 填料填筑过渡段填层及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基床以下级配碎石的有关规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