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每个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高处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对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定完好后才能使用。
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例如:架子工、井字架、附着式整体爬架提升工等,必须经市级专门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雨天和雾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高处作业的防护门设施在搭拆过程时应相应设置警戒区,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和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于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工具,都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二)、攀登作业
1、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能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过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2、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
3、钢梁安装登高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梁面上需行走时,其一侧的防护横杆可用钢索。
安装钢屋架在屋架上下登高操作时,对于三角形屋架应在屋脊上,梯形屋架应在两端设置攀登的上下的梯架。
(三)、悬空作业
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大模板和预制构件,严禁站人和行走。
安装管道时必须有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必要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和张挂安全网。
混凝土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浇筑拱型结构时,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浇筑储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搭设脚手架以防人员坠落。
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并系好安全带。
(四)、交叉作业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可采取时间交叉、位置交叉,如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后,方可施工。
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
本文关键字:技术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