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等其他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防雷等其他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施工主要参考标准为200km/h的客货共线施工作业指南为标准。
施工时以施工放样点为标准进行大面积展开,严格执行首件定标制度,没到流程必须在结合建指和接管单位到场共同确认过后,方可进行下个地点的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
防雷、接地、涂漆、硬面化
5.1 设备防雷、接地
电源引入设备,轨道设备及设计文件上指定的均采用防雷措施。
5.1.1 防雷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使用前经过严格测试,使用合格产品。
5.1.2 无贯通地线信号楼的防雷地线和安全接地不能合用,室内所有设备外壳环接后,可共用一安全接地地线,防雷柜、移频箱、两路电源引入地线分别设置,室内计4根地线(移频、防雷、保护、电源防雷)。设备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微电子地线接地电阻小于2Ω。有贯通地线的车站所有地线一律在室内汇接接地牌。设备地线接地电阻、微电子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5.1.3 不同种类用途,地线之间埋设间距不得少于20m,当小于20m时要加绝缘给予隔离。
5.1.4 新建信号楼的网络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1Ω,防雷地线、微电子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2Ω。
5.1.5 地线埋入地下部分,除接地体外,要涂机械油,地上部分暴露室外的要涂以调和漆。
5.1.6 地下埋设处标志,注明日期、深度、用途。
5.1.7 采用高纯石墨地线,降阻剂,并用不少于20mm2护套线或电缆引入室内。
5.1.8 地线引入室内时应在分线盘加装端子过渡,并写明用途。
5.1.9 干线电缆敷设时将贯通地线(252铜缆)放在电缆槽外电缆沟底。贯通地线在信号楼外与网格地线的环形地线焊接。
5.1.10 所有电缆两端护套及网皮(终端除外可单端接地),高于1.1M的信号设备防雷元件地线应与贯通地线焊接。
5.1.11 干线电缆引入分线盘时,做好电缆成端,采用始端集中楼至汇集接地端子排,室内汇集接地端子采用长1500mm×厚5mm×50mm铜板。
5.2 信号机设备油漆
室外信号设备油漆时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方能使漆膜充分发挥防护作用。
(1)轨道箱、电缆盒内部刷(按接管单位要求颜色)。
(2)金属表面首次油漆时,必须除锈,并用砂纸打磨,使其露出光亮。
(3)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不可沾上油污,尤其不可在旧膜上不将油垢除净便刷新漆。
(4)处理后的金属最好即时涂刷底漆,如隔夜刷须先用砂纸打磨一遍。
(5)须保存金属件表面的干燥,不可带水涂刷底漆。
(6)金属件表面淤泥时,须清扫干净后可涂底漆。
5.3 设备硬面化
凡室外设备,机柱基础等埋设深度不够时,均应通过培土达到增强保持其机械强度目的,以利维修和故障处理,使站场整洁统一。
对于设在坡边、路基面较窄时,要采用砌片石和水泥围桩来加固。
5.3.1 硬面化用混凝土的强度及硬面化的上部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高柱信号机:高度与所属箱盒相同,顶面距基础边缘500mm。
变压器箱:高度在基础面以下150mm,前面距边缘100mm。
方向盒:高度在基础面以下150mm,距盒中心500mm。
终端盒:高度在基础面以下150mm,距盒中心400mm。
5.3.2 相邻设备宜采用同一个围桩及硬面化处理,硬面化边缘距机柱边缘应不小于500mm,距基础边缘不小于200mm,当有障碍物影响达不到最小距离时,可适当缩小距离或按设计要求处理,但必须确保基础安装稳固。
5.3.3 表面硬化前应先将培土夯实后再进行硬化处理。
5.3.4 硬面化应无裂纹,表面平整光洁并无明显丢边掉角现象。
5.3.5 区间信号机加按规定制作的反光名称牌。对进站信号机外方的第一架区间信号机,安装涂黑斜线的反光标志牌标识。
5.4 信号设备名称书写
5.4.1 信号设备的名称、符号应与竣工图相符。
5.4.2 相符设备名称、符号、编号应书写直体字,设备为白色者写黑色,设备黑色或灰色者写白字。
5.4.3 电缆盒、变压器箱等,应书写小号字(30×20mm)。
5.5 设备名称符号,书写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柱信号机在机柱的正面。
(2)变压器箱、电缆盒写在盖子上。
6.劳动组织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技术主管1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作业人员5人,普工30人。
7.材料要求
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仪表配备按照要求进行配置。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