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部件的拆卸检修
点击数:712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工艺要求
1、机组中心调整,以水轮机上止漏环为基准,参照安装记录,参考实际决定调整量。
(1)调整前应具备的条件及相关准备工作见有关《检修规程》。
(2)具体调整工艺:
A.在上导轴颈和水导轴颈处同一方位各装互为90°方向的两块百分表,用以监视主轴移动值,百分表留足压缩量后对零。
B.在百分表保持零位的情况下,在上导对称把紧4块瓦,在水导同一方位下对称支千斤顶。
C.根据测量后计算的调整值在上导(用顶丝)、水导(用千斤顶)同时向间隙大的一侧顶(对边松瓦和千斤顶),同时监视百分表读数。
D.顶起转子8—10mm,然后落下,松开上导瓦和水导千斤顶,推轴检查大轴灵活性,复测止漏环间隙和空气间隙,不合适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乎要求。
2、盘车处理轴线
(1)做好盘车前的准备工作
(2)具体盘车工艺:
A.装好盘车工具,挂好钢丝绳,导向滑轮(定向滑轮可固定在上机架支腿上,另外在吊钩与钢丝绳之间加一个导向滑轮),检查无问题后即可操作。
B.先试盘一圈,检查各部分有无异常,通过仔细听、看、查有无磨损、碰撞现象,检查上、下各测点的一致性,摸索转动规律。
C.正式盘车时,每盘至一点,力求停靠准确(即尽量保证每次旋转的角度尽可能相等),不可反转,然后松开钢丝绳,在水导处晃动大轴,应灵活,分别记录各表读数。
D.按上述方法,逐点进行盘车,盘至一周后回到起始点,百分表应回零,每盘完一点后,做好记录,将百分表调零,这样,根据需要盘车一圈或数圈,将各表读数记入“盘车记录中”。
E.根据盘车记录,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若超标,则根据情况处理,直到合格(摆度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进行综合分析,影响因素除轴线不好外,各部位的椭圆度,局部缺陷均会产生)。
附:各部摆度值的规范要求参考《检修规程》。
(3)盘车后,根据结果,有时需要处理,一般地采用刮垫法,步骤如下。
A.计算出最大刮削厚度进行垫的刮削。
B.若大轴存在折线,则应处理连接法兰,通过对法兰接头处加金属垫给以处理。
C.垫的刮削工艺参考《检修规程》。
D.调整处理结束后还要重新盘车,直至满意为止。
E.推力轴承调整。
(六)推力轴承调整
1、调整推力轴承的前提条件:机组轴线处理合格,镜板水平转动部分位于中心位置。
2、具体调整方法采用“人工锤击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水导处互成90°方向处各放一块百分表监视受力调整中轴线的倾斜度。
(2)做好人员分工,安装通讯设备,应由有经验的人员负责监测指挥和进行锤击工作。
(3)选择合适大锤和扳手,以打一锤主轴能在水导处偏移 0.01mm—0.02mm为宜,一般用8—12磅锤。
(4)用适当的扳手和大锤均匀用力地依次把支柱螺栓打紧,边打边做记录,每打一圈后,应对受力小的和镜板相对低的方位的支柱螺栓进行酌量补打,使瓦面受力趋于均匀,并使镜板保持水平,调整需要多次反复若干遍,直到全部支柱螺栓以同一力量锤击三遍后各抗重螺丝锁定板移动距离不小于1mm,而相差值在1mm内,且百分表偏离原位不大于0.02mm,即认为推力调整合格,然后锁好支柱螺栓,做好标记,并保证推力瓦档钉与瓦的轴间间隙(1-2mm),间隙块与瓦的切向间隙符合设计要求。
(5)注油前,顶起转子,用1000V兆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 1MΩ,恢复测温装置并试验合格。
(6)推力瓦调受力注意事项及附件安装工艺参考《检修规程》。
(七)上导轴承、下导轴承的回装。
1、回装条件参考《检修规程》。
2、上导瓦间隙分配,在满足机组轴线合格,推力轴承调整合格,主轴调中定位工作完成的条件下,按设计间隙平均分配,即单边间隙为0.10-0.15mm,若大轴处于自由状态,则应按特殊情况计算后分配。
3、上导轴承间隙调整方法参考《检修规程》。
4、将瓦轴出,用油、酒精清洗瓦面和轴颈,清扫油槽,然后在瓦面和轴颈处涂透平油,重新将瓦装入。
5、恢复测温装置。
6、恢复机架、刷架、永磁机等,加油。
7、下导轴承回装参考《检修规程》。
(八)导水机构压紧行程,导叶立面间隙,端面间隙的测定和调整。
1、导水机构压紧行程的测定和调整。
(1)测定方法参考《检修规程》。
(2)调整方法:
A.导叶在全关位置并捆紧,两接力器活塞和控制环在全关位置。
B.在推拉杆旋套前后两段推拉杆上,各打一标记,测出两标记之间的距离A。
C.松开推拉杆旋套两端背帽。
注:靠近接力器缸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螺母。
D.调整旋套,如需把压紧行程调小,则要把带锁锭接力器推拉杆A值减小,不带锁锭接力器推拉杆A值增大,反之,则将带锁锭接力器推拉杆A值增大,不带锁锭接力器推拉杆减小。
E.增大或减小之值应为压紧行程改变之值,调整时,可根据螺距3mm计算出。
F.压紧行程调整后,应重新测定,合格后,打紧旋套两端背帽。
2、导叶立面间隙端面间隙测定和调整参考《检修规程》。
3、导叶开度测量
(1)用内卡钳和钢板尺测量导叶在25%、50%、70%、100%开度时的实际开口,测定应在导叶的中间位置。
(2)导叶最大可能开度为222mm,偏差不超过±4.4mm。
(3)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导叶和导叶接力器的关系曲线,每点应测4—8个导叶开度。取其平均值。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发电机 工艺要求,机械设备 - 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