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使用I/Q区会造成输入输出的滞后,为什么还 正文
使用I/Q区会造成输入输出的滞后,为什么还

使用I/Q区会造成输入输出的滞后,为什么还

点击数:739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7:2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使用I/Q区会造成输入输出的滞后,为什么还要使用过程映像I/Q区,为什么不直接全部使用PI/PQ区呢/既然使用过程映像区(I/Q区)会造成输入输出的滞后,那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外设地址呢,可以实现用户程序与I/O模块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立即读”和“立即写”)?
答:PLC的每一个循环周期是极短的,最长也只是毫秒级,这种过程映像对普通工控是不会影响设备的动作的,而对于要高精确的输出动作,就必须采用硬件中断模块直接输出。至于你问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外设地址,如果都采用硬件中断模块一来成本高,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所有的输出都去占用直接输出,那么就要占据大量的CPU资源,导致PLC的第一个程序循环周期变得很长,大家都想快就变成了大家都很慢,有了红绿灯,大家都能有序快速通行,而对于紧急情况又能特殊处理而不担误!就如没有了红绿灯控制的交通,你的车性能再好,大家挤到了一起,你想快也只能干着急!红绿灯就是过程映像区最通俗的比喻。
为什么不直接全部使用PI/PQ区呢?
最关键的是PI/PQ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字节,PI/PQ不能以位(bit)传送,即不能进行位逻辑操作。如果将PI/PQ存入M标志区或数据块DB中后,M标志区或数据块DB就可以进行位逻辑操作了,但是M标志区或数据块DB的刷新又与周期程映像区刷新相关了、
总之,为什么不直接全部使用PI/PQ区呢?答案是:PI/PQ不能以位(bit)传送,即不能进行位逻辑操作。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