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图只能作为系统的说明工具,一般不能被PLC软件直接接受二只有将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后才能被PLC软件所识别。
一般情况下,使用功能图设计PLC程序时,首先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功能图,然后利用PLC的顺序控制指令将其转换为梯形图程序。在功能图向梯形图转换时应采用以下方法。
1.进入有效工作状态
如果需要启动功能图中的某个工作状态,在梯形图中,就在该工作状态执行条件上连接或并联一个得电条件。
PLC上电后,有的程序需要PLC马上进入有效工作状态。如果要利用按钮使程序进入 有效工作状态,应注意启动条件是否允许。
2.停止有效工作状态
如果需要停止正在运行的工作状态,在梯形图中,就需要在工作状态的执行条件上串联停止条件。一般需要在每一个工作状态的执行条件上都串联一个失电条件。
若是需要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重新启动程序,也需要先停止执行所有的工作状态,再启动程序。
3.最后一个工作状态
最后一个工作状态执行完后,一般需要转移到初始工作状态循环执行程序。在梯形图中,应将最后一个工作状态在满足转移条件时转移到初始工作状态。
4.工作状态的转移条件
转移条件可以是来自PLC外部的按钮、行程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等,也可以是来自PLC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和功能块的输出等。
5.工作状态的得电和失电
工作状态的得电条件是该状态的上一工作状态是有效工作状态,而该状态的下一状态没有被激活。这时若转移条件为真,则该工作状态就会得电被激活。
工作状态的失电条件是该状态的下一工作状态得电条件。
一般情况下,工作状态都需要自锁。工作状态的梯形图如图4-8所示。
图4-8 工作状态的梯形图
6.选择性分支
选择性分支就是在工作状态得电的条件中增加一个选择条件。选择条件如果得到满足,则工作状态得电。
如果在启动程亭时出现选择性分支,则工作状态的得电条件应该为启动条件与选择条件同时满足。如果在工作状态转移时出现选择性分支,则工作状态的得电条件应该为转移条件与选择条件同时满足。
7.并发性分支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
上一篇:PLC功能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