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保、停电路只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任何一种PLC的指令系统都有这一类指令,因此这是一种通用的编程方法,可以用于任意型号的PLC。
1.控制电路的编程方法
图5-21给出了图5-12中的液压动力滑台的进给运动示意图、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在初始状态时动力滑台停在左边,限位开关I0.3为1状态。按下启动按钮I0.0,动力滑台在各步中分别实现快进、工进、暂停和快退,最后返回初始位置和初始步后停止运动。
如果使用的M区被设置为没有断电保持功能,在开机时CPU调用SM0.1将初始步对应的M0.0置为1状态,开机时其余各步对应的存储器位被CPU自动复位为0状态。
设计启、保、停电路的关键是确定它的启动条件和停止条件。根据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转换实现的条件是它的前级步为活动步,并且相应的转换条件满足。以控制M0.2的启、保、停电路为例,步M0.2的前级步为活动步时,M0.1的动合触点闭合,它前面的转换条件满足时,I0.1的动合触点闭合。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M0.1和I0.1的动合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通。因此在启、保、停电路中,应将代表前级步的M0.1的动合触点和代表条件的I0.1的动合触点串联,作为控制M0.2的启动电路。
在快进步,M0.1 -直为1状态,其动合触点闭合。滑台碰到中限位开关时,10.1的动合触点闭合,由M0.1和I0.1的动合触点串联而成的M0.2的启动电路接通,使M0.2的线圈通电。在下一个扫描周期,M0.2的动断触点断开,使M0.1的线圈断电,其动合触点断开,使M0.2的启动电路断开。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启、保、停电路的启动电路只能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因此必须用有记忆功能的电路来控制代表步的存储器位。
图5-21 液压动力滑台的进给运动示意图、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
当M0.2和I0.2的动合触点均闭合时,步M0.3变为活动步,这时步M0.2应变为不活动步,因此可以将M0.3=1作为使存储器位M0.2变为0状态的条件,即将M0.3的动断触点与M0.2的线圈串联。上述的逻辑关系可以用逻辑代数式表示为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用I0.2的动断触点代替M0.3的动断触点。但是当转换条件由多个信号“与、或、非”逻辑运算组合而成时,需要将它的逻辑表达式求反,经过逻辑代数运算后再将对应的触点串并联电路作为启、保、停电路的停止电路,不如使用后续步对应的动断触点这样简单方便。
根据上述的编程方法和顺序功能图,很容易画出梯形图。以步M0.1为例,由顺序功能图可知,M0.0是它的前级步,两者之间的转换条件为I0.0*I0.3,所以应将M0.0、I0.0和I0.3的动合触点串联,作为0.1的启动电路。启动电路并联了M0.0的自保持触点。后续步M0.2的动断触点与M0.1的线圈串联,M0.2为1时M0.1的线圈“断电”,步M0.1变为不活动步。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
上一篇:PLC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