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头针机和尾针机的落料都采用了限位开关、电磁阀、气动控制,但其机构有很大的不同。从头针机输出的毛条胚料螺旋形地落在落料器的料桶中。落料器是一个直径为3米的旋转平台,内置4个大料桶。平台由电动机驱动有进出滑道和定位机构。
尾针机的落料过程比较复杂。机器启动后,毛条自动搭接卷缠在绕纱针棒上,当毛条的长度达到设定值(例如420米),计数器P1到达(如图2所示),快车停止,交换过程开始。机器转到低速,到接近开关BQ10,延时。再到接近开关BQ20,机器停止,驱动压臂(arm)压下,触动行程开关SQ45,钳板(silver locker)动作。到触动行程开关SQ46,驱动推出器(ejector)向前,将毛条球推出落下。之后触动行程开关SQ47,驱动推出器向后。碰行程开关SQ48,压臂复位合上,到触及行程开关SQ49,计数器复位预置为0,延时后搭接器(silver overlapper)向上,将毛条纱搭接在绕纱针棒上,延时后触动行程开关SQ55、SQ56,机器低速运行,延时后搭接器复位,交换过程结束。机器快速,开始另一循环。
以上的交换过程,以及机器运动中的循环控制,都可通过PLC编程实现。
2 对毛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的一些原则
用PLC和变频器技术来改造旧的生产线,与新建一个PLC变频器控制的生产线不同,做起来并不大容易。因为操作工人都已熟悉原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已熟悉各种操作按钮、开关及各监视的视听设备。因此改造过程必须满足:
(1)保证维持原生产线的电路控制逻辑,且要便于操作;
(2)尽量使用原电动机、电磁阀、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和电源变压器等,做到控制线路的接线编号与原编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