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PLC的以太网接人方式与传统总线连接方式的比较
1 传输效率比较。传统的1:N上位机链接连接方式采用的是直接串口通信模式。Rs-232信号采用的是半双工传送方式,所能直接连接的最大物理距离为15m。对较远距离的传输,必须将串口Rs-232信号转变为Rs-422/Rs-485信号。而基于TCP/lP协议的网络控制,作为一种现场信息规范化的通用模块,其传输速率可达10-100Mbps。如果采用传统连接方式,主控计算机向一台PLC发送命令需要时间T,那么向六台PLC发送命令则需要时间6T;而在基于enternet的通信模式下,主控计算机在时间T内就可将命令发送至所有PLC。这样,基于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传统方式的6倍,能更加实时地对现场进行控制。
2.经济成本上的比较。传统的1:N上位机链接连接方式采用串口通信连接模式。为将Rs-232信号转变为Rs-422/Rs-485信号,以实现信号的低衰减低损耗传输,所有PLC必须配各Rs-422/Rs-485适配器,通过其专用电缆连接Rs-232转Rs-422/Rs-485链接适配器,再通过Rs-232专用电缆与上位机串口相连,所需配件多,价格昂贵。该系统采用普通交换机构建基于EtlIemd的本地星型拓扑网络,对于Rs-232转TCP/IP网络信号则是采用价格不高的普通串口服务器,各控制设各之间的电缆连接采用普通的超五类双绞线。因此,该系统的组网方式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3.可扩展性方面的比较。串口服务器连接相应PLc构成以太网络中具有唯一IP地址的网络节点,所有网络节点通过交换机连人工业以太网,组建基于Ethemct的星型拓扑本地网络。本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实时现场数据的密集传输,而且预留了现场视频远程监控、实时生产动画远程显示等相应可扩展功能的应用空间。本系统是车间网络单元,Ethemd强大的信息服务和在线数据处理功能,使之作为工厂网络的一个节点,接人工厂局域网络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
二、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基于以太网的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的组建、C/s模式的成功运用,并着重讨论了基于Ethemet模式的PLC通信控制模式相比传统`总线模式的特点和优点,指出无论从硬件成本、传输效率还是可扩展性方面来讲,基于Etllemd方式的新型上位机链接连接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上一篇:台达PLC指令初试-P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