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2015年: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还好吗 正文
2015年: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还好吗

2015年: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还好吗

点击数:727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2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导读: 富士康以“百万机器人计划”为指导,在生产自动化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人机器换人。不断发力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富士康将缔造怎样的生产制造帝国,值得所有业者持续关注。

2016年伊始,一条时政新闻便让富士康成为坊间热点“人物”。新闻说的是2015年12月25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其官网贴出公告,拟向富士康发放人民币8190万元(约合1260万美元)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资金。这条信息让我们回想到2015年伊始,富士康传出的裁员计划,及其“百万机器人”计划。而随着时间推移,2015年已经过去,富士康的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富士康走过的这条与“机器人”同行的发展之路。

2015年伊始,事起裁员流言与百万机器人计划

2015年伊始,和往年一样,有媒体传出“富士康将进行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这似乎已经成为富士康过年的“风俗”。不过,集团随即声明,虽然随着自动化应用规模在集团运营不断扩大,员工招募幅度预计会在未来几年中减少,但富士康科技集团目前并没有计划在现在及未来缩减员工数量。

于是,我们找到了故事的起点,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实际上,这个计划是于2011年8月提出,而在2014年尾则被传出受挫。原因是机器人生产精度不足,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精度要求更高,导致生产不达标。

“裁员”之说虽然得到澄清,但富士康员工招募幅度减少似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在7月份,富士康在一份声明中称将在印度建12座新工厂。可见,富士康掘金大陆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机器换人”快速推进,昆山富士康出现黑灯工厂

3月,富士康再次拟引进数千机器人进行代工生产;4月,富士康透露每年增加机器人的数目超过1万台,每年增加自动化设备约为10万套;5月,富士康昆山厂区的ACE车间向媒体开放,已经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达到“黑灯工厂”;7月,富士康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开发,目标为至2020年,其中国工厂达到30%的自动化。

实现“黑灯工厂”,可见富士康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推进速度之快,而这也代表着富士康将大步迈向工业4.0。而其提出的2020目标,也可见其对中国工厂的重视。

“机器换人”成效显著,裁员一半而产值翻番

4月,据新华社报导,富士康集团昆山吴淞江园区的员工人数曾一度高达8万人,但此时约仅剩下4万人。员工人数已经减半,产值却增加了1倍。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是富士康能以更少人力创造更多产值的关键。

据富士康集团副总经理杨明陆表示,1台机器人的价格约在人民币(下同) 13万元左右,而1名生产线员工的年人力成本约为5万元,只要2名员工的工资,就接近1台机器人的价格,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相当于3个人力,而且有些机器人还可以一口气承担2名人类作业员的工作量。通过机器人来取代人力,富士康车间实现了20倍的产出能力。

减员提效,这就是“机器换人”的目的,这也是制造业转型工业4.0的努力方向。而随着“黑灯工厂”的实现,可见富士康在“机器换人”领域的发展水平,“百万机器人计划”或许遥遥,却也可期。

侧记:“百万机器人计划”还包括研发生产机器人

实际上,富士康集团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除了在自身加快“机器换人”,推行生产自动化之外,还包括研发生产机器人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助力行业提高自动化水平。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机器人  富士康  计划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