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烟气脱硝工程标准体系。
(3)NOx 排放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排放标准 的制定应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 水平等,要有针对性,避免一刀切。
(4)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依靠完善 的法制体系,让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选择适合自 己的脱硝技术,而不应采用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企 业的生产,甚至指定某种脱硝技术;目前新建机组实 施烟气脱硝大多是为有利新建项目的批复或者是争 取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改造。
(5)及时出台科学合理的脱硝电价政策。加装烟 气脱硝装置(如SCR 装置),可是投资运行成本昂 贵,国家应及时出台科学合理的脱硝电价政策,针对 不同的烟气脱硝技术,制定合理的脱硝电价,充分调 动电力企业治理NOx 排放的积极性。
4 结语
(1)脱硫产业近年在我国呈现出爆炸式发展,取 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脱硫技 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部分脱硫系统的工程质量及 运行效果不甚理想、GGH 堵塞,对脱硫市场的监管和 脱硫设施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2)我国的NOx 控制应坚持先一次脱硝再烟气 脱硝的原则,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我国的NOx 控制应吸取脱硫产业发展过程 中的经验和教训,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 技术,并制定科学合理的NOx 排放标准和完善的法 律、政策体系,及时出台科学合理的脱硝电价政策, 调动电力企业治理NOx 排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孙克勤,钟秦.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M]. 北京: 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7. SUN Ke-qin, ZHONG Qin. Thermal power plant flue gas De -NOx technology and project examples[M]. 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7.
[2] 曾庭华,杨华, 廖永进,等.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调试、试验及 运行[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ZENG Ting-hua, YANG Hua, LIAO Yong-jin, et al. Debugging, testing and operation of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system[M]. Beij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8.
[3] 曾庭华,杨华,马斌,等.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 [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ZENG Ting-hua, YANG Hua, MA Bin, et al. Security and optimization of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system[M]. Beij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5.
[4] 王志轩. 火电厂烟气脱硫:转折与发展[C]//2007 年全国电力行 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 2007. WANG Zhi-xuan. Thermal power plan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C]//National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2007 FGD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network symposium. Wuhan, 2007.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脱硫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