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作为我们党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源头防腐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党始终在和腐败作斗争。而腐败文化长期的历史性和根深的社会根源性,使廉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廉洁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
时下,有事“找关系”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打招呼、走后门”屡试不爽,成为一种办事“准则”, “办事找熟人”、“办事必送礼”趋之若骛,成为一种潜规则,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执法不公成为一种常态,腐败之风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升官、就业、竞岗,小到办证、就学、看病,就连圣洁的“教师节”也难逃送礼的怪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其严重违反社会“公平原则”,影响社会风气、党的形象,违反人民利益,危害巨大。
廉洁文化作为我们党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源头防腐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党始终在和腐败作斗争。而腐败文化长期的历史性和根深的社会根源性,使廉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廉洁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戒的威慑力、服务的凝聚力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强宣教”,构建“强体制”,开展“强服务”。
首先,建设廉洁文化,必须加强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实施“强宣教”。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引领,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等重要思想理论学习和创新,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廉洁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使廉洁意识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行动。通过加强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奉公、依法办事、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构筑防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其次,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制、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实现廉洁文化的软文化和廉洁制度的硬规范的有机结合,做到有制可循、违制必纠。构建“强体制”一是建立问责制。以责任制约权力,进一步限制和规范权力行为,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增强责任主体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对那些责任意识薄弱,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等行为实行问责,并将问责制与考核、竞岗、选拔等制度相挂钩。二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加大腐败预防和惩治措施,加大违法犯罪成本,给违法犯罪者以震慑作用,以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严厉整治腐败,惩治于已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防患于未然,治标治本,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腐败。三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实行党内民主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监督合力。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廉政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通报表彰,并选取典型的先进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先进模范和榜样,以先进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
再有,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转作风、开展“强服务”提素质、树形象。要开展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各单位的 “效能革命”,促进各项制度改革,创建“阳光型、服务型”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推进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窗口制”、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透明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要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避免办事拖拉、暗箱操作;推行限时办理制服务,让办事群众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切实转变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格局,树立阳光、服务型机关形象。使廉洁文化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廉洁文化深入到企业活动的各个层面每个方面。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