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Builder组态软件已经成功应用于电力、石油、楼宇、交通和工厂自动化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系统监控。HMIBuilder通用系统是一套工业分布式组态软件平台,可以运行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PC-based平台,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监控系统。HMIBuilder组态软件不仅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而且提供了分布式网络数据管理功能。本文主要是总结HMIBuilder系统的分布式模型、分析软件分布式特点、以及分享基于HMIBuilder的人机界面分布式监控实例。
模式二:
图解:节点1和节点2不做显示,而是通过节点3进行显示
模式一:
图1.2.3 历史数据存储模式一
图解:两个节点可以分别作为存盘服务器对PLC1和PLC2的数据进行存储
模式二:
图1.2.4 历史数据存储模式二
图解:两个节点均不做数据存储,而是将节点3作为存盘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
模式一:
图1.2.5 告警信息模式一
图解:与历史数据存储同理。
模式二:
图1.2.6 告警信息模式二
图解:与历史数据存储同理。
图解:节点1在HMIBuilder中设置为校时服务器,系统当前时间传输给HMIBuilder,HMIBuilder通过工业以太网将信息传输给其他节点,在其他节点上HMIBuilder将信息传输给系统,从而达到与节点1时间同步。
图解:需要在HMIBuilder中设置A网和B网的IP地址和掩码。注意这两个网络应分属不同的网段,比如A网如果是192.168.x.x,则最好设置B网为10.x.x.x。
图解:HMIBuilder本身内嵌Web服务器,将节点3设置为Web服务器,在其他节点上可以通过局域网浏览器比如IE查看节点3的画面,HMIBuilder的Web服务器支持Internet和Intranet,广域网客户端通过IE查看节点3的画面。
如下图所示:
图1.3.1 分布式网络架构图
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过创新的软总线技术,HMIBuilder强大的分布式网络功能表现在:通过方便灵活的、直观的用户交互组态配置,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支持多种类型网络节点,轻松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负荷分担、多种冗余备份等功能,完成分布式组态和监控,实现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控和历史信息网络共享。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现场SCADA系统中,我们可以分为现场采集层、现场控制层、本地操作层、中心管理层,层间都有网络进行连接。人机界面处于现在的管控一体化现场的核心位置,连接现场总线,完成总线逻辑控制系统上层的现场操作和管理,同时,负责将现场数据汇总后,将中心管理层关心的数据上传。同时,随着工业以太网的广泛应用,SCADA系统的网络化成为趋势,为分布式带来应用的环境。
图1.4.1是基于HMIBuilder的人机界面分布式监控系统的架构图。其中,本地管理现场,以HMI系统为核心,得控制和执行部分。然后,通过现场管理层,也就是桔黄色模块部分,依据采用分布式监控软件HMIBuider的软总线技术,配备不同的网络节点,负荷分担,将多个本地现场进行管理。然后,我们在分布式系统中,将某个节点配置为HMIBuilder Web Server,从而实现远程的IE浏览控制。
图1.4.1 HMIBuilder分布式监控系统架构图
HMIBuilder分布式网络架构得到业界专家的广泛认可,其可靠性、稳定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入应用已被明证。
本文关键字:监控系统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