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坤宁宫是紫禁城两所重要的古建筑。养心殿位于西路南端,平面呈工字形,是清中期以后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其中保存有“三希堂”和“垂帘听政”等原状。坤宁宫位于中轴心北端,是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据历史记载,曾有康、同、光、宣四位皇帝在此举办过大婚礼仪。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这两处宫廷原状成为参观故宫必看的景点之一。
长期以来,为了保护文物和古建,一般参观者不能进入室内参观,只能隔墙而望。遇有阴天或时近傍晚,室内光线昏暗,参观效果极差,观众根本看不清室内瑰丽的装修和陈列的书画、珍宝。这无疑成为故宫原状陈列中一大缺憾。
故宫院领导和有关部处对此十分重视,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探讨加强和改善原状陈列照明的可行性。经反复论证,对养心殿、坤宁宫进行了照明设计。自投入使用以来,效果良好,受到了观众普遍的欢迎。
光纤照明在古建筑中的原状陈列应用,在故宫是第一次,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总结,现于博物馆界同仁做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光纤照明是廿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展示照明,如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北欧等。我国1976年在毛主席纪念堂首次使用了光纤照明系统后,直到最近几年又开始引进这一系统,并应用于博物馆陈列照明,如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
目前,博物馆使用光纤照明,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中原因,除了相当一批博物馆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外,最主要的是对文物藏品的保护意识大大提高,看重光纤照明的安全性和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
故宫养心殿、坤宁宫原状陈列照明的启动实施,也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将这一高科技的光纤照明技术设备,应用于这一古老的建筑之中,应用于原状陈列之中。
光纤照明系统分为三部分组成,即光源发生器,光导纤维和光纤终端。其特点在于:
以上不难看出,光纤照明应用于博物馆的陈列具有明显优势。
故宫养心殿、坤宁宫原状陈列照明,设计24处市内景观照亮。主要侧重于室内装修、家具、匾额、挂屏、以及各类陈设工艺品。这其中既有木制品、铜器、金银器、宝玉石器,也有丝织品和纸制品,现然后者对防紫外线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选定光纤照明是目前最为妥善的方案。
鉴于养心殿、坤宁宫史情不同,我们分别用两种照明方式解决。
养心店据历史记载,最早于1907年就引入交流电源,而近几十年,通过换线改造仍在使用之中。因此,养心殿设计为光纤、射灯、环境灯也做到了无紫外线和低紫外线的要求,这一方案的实施,经实际验证,是正确的。既充分发挥了强电的优势,同时,又做到了安全、经济、实用。
而坤宁宫由于由于历史上从未引入电源,此次则采用了环保型、干凝胶式的AGM蓄电池供电。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又保证了光纤照明的实现。
2) 为了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养心殿、坤宁宫原状照明实施中,我们设计开发了带24个终端照明设备——光纤柱。在养心殿前殿明间,利用7根光纤柱的联结,防仿照隔离带的形势,既解决了照明设备的安装问题,又尽可能的兼顾了与室内环境相互协调问题。
为了减轻眩光,同时也为了避免自然光中的紫外线透过窗玻璃,损伤丝织品。此次,我们一并进口了带防紫外线膜的方反射玻璃,从而,在室外自然光与相对较暗的室内形成的极端对比中,降低了反射率,减轻了眩光,改善了欣赏效果。
原状陈列照明主要着眼点是为了普通观众从室外参观,因此,要根据环境特点、文物种类、参观视角距离等因素,以局部照明为主。特别强调要科学测试和反复调试,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方面还要靠今后不断实践,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展示水平。
2)安装红外探测器自动控制照明开关,是简便、有效的手段。这次故宫养心殿、坤宁宫原状陈列照明安装的探测器,启动时间为30秒,在观众走进感应区时,原状陈列的照明分区启动,2分钟后如无人参观,即行关闭。由于故宫在旺季参观人数众多,人流过密,因此,自动控制发挥的作用尚不明显,但到冬季淡季,则能起到减少展品累计照明数和节约用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