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超临界的无烟煤PF点火探讨 正文
超临界的无烟煤PF点火探讨

超临界的无烟煤PF点火探讨

点击数:715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前言

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电力供应产业也相应的进行了快速的扩张。最近,建造新的热电站时主要考虑使用超临界蒸汽条件的发电设备。中国已经定下了大约230×600MWe或者更大的超临界发电设备,预期中国在2010年之前还需要170套发电设备。

虽然中国的发电容量由热电站、水电站和核能发电站混合组成,但燃煤火电站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这种趋势在未来不久不会改变。

 

      

图1 燃煤发电站在中国的经济里扮演重要角色

(Oil:油;Coal:煤碳;Hydro:水力;Nuclear:核能)

中国已经探明的煤储藏量超过了10000亿吨,现在每年大约消耗20亿吨。虽然大部分的煤炭都是优质的烟煤(挥发性物质含量>20%,干燥,无渣),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煤炭是贫煤和低挥发物的无烟煤。虽然从燃烧的角度来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无烟煤也很适合于燃煤发电站进行燃烧发电。


图2 褐煤燃料在中国的煤炭储藏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Lean Coal:贫煤;Anthracite:无烟煤;Coal with Vdaf>20%:Vdaf>20%的煤炭)

1. “W”型下射式燃烧


使用先进的低氮氧化合物火炉,可以成功的燃烧干燥无渣、挥发性物质低至10%左右的煤炭(包括可以燃烧中国贫煤级或更高级的煤炭)。然而,为了更好的燃烧含挥发性低的无烟煤,在设计时必须采用“W”型下射式燃烧锅炉。下图3中所示的典型的炉膛布局和分层的燃烧方式,阐明了“W”型燃烧设计的基础。

图3 炉膛和燃烧布局

(primary combustion zone for early ignition&NOx control:进行早期点火和氮氧化合物生成控制的一级燃烧区  secondarycombustion zone for prolonged burnout:为延长燃烧时间、燃尽燃料的二级燃烧区)

随着可挥发性物质含量的降低,煤炭的点火、火焰的稳定和无油燃烧时最低负荷,都变得更加困难。另外,由于可挥发性物质含量的降低,也使得把未燃碳的水平降到较低点变得更加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必须:

 l         细化pf等级

 l         炉内保留时间延长

 l         仔细导入空气和燃料

 l         炉内进行合理的分级

 l         优化炉内耐高温层

“W”型燃烧火炉特别适合对难以燃烧的煤炭进行稳定高效的燃烧。为了得到满意的燃烧效率,并更加适应这些难燃烧煤炭的燃烧,必须对炉膛和燃器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可以使点火能力变得较强,并延长炉内保留时间。

在Mitsui Babcock设计中,扁焰喷烧器沿着两条燃烧弧线安装在一起。碾磨过的燃料以低速通过扁焰喷烧器,引入炉内。燃烧空气的主体高速通过燃烧弧线,引入炉内,使得火焰方向暂时向下一段时间。为了维持高燃烧温度,必须在炉的下部覆盖耐高温材料。为使燃烧更加完全并辅助控制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剩余的(三级)空气必须从火炉进料水平正上方导入。

正如所想象的那样,含低挥发性物质低的煤炭所含的挥发性含氮物质也较低。煤炭中大部分的氮仍然留在正在燃烧的颗粒中,只有在燃烧的最后阶段才被释放出来。对使用常规的低氮氧化合物燃烧技术来说,氮的释放时间有点太迟了。为了使碳更好的燃烧,必须保持相对的高温。在这种高温情况下,氮氧化合物的生成水平也较高。然而,除了使用三级空气以外,Mitsui Babcock公司特别为“W”型燃烧炉设计了新的外形并申请了专利。这种设计可以降低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一般可以降低15~30%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水平。使用这种设计,燃烧后的灰烬中碳的含量并没有增高。


通过使用这种设计,Mitsui Babcock公司可以达到日渐严格的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燃烧含挥发性物质较低的煤炭,而又要保持低氮氧化合物排放水平,这种难度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也不例外。如今对新电站的排放要求如下面的图4所示。

图4 中国对氮氧化合物排放的限制(中国标准GB13223-2003)

(Increasing NOxlevel restriction:渐增的氮氧化合物水平限制; NOxlevel:氮氧化合物水平;Anthracite:无烟煤;Thin&Lean Coal:贫煤;Bituminous:烟煤)

要达到预定的高燃烧温度,则需要大规格的炉膛。这样可以把热流失量和炉壁对热的吸收量限定在合适的水平上。同时也要考虑到炉管的吸热问题。当炉较低时,则把炉膛的设计成八角形。八角形平面和斜角可以确保所有的炉管,在炉膛底部进料处可以得到充足的热量供应。采用下射式大规格的炉膛,意味着这种锅炉比输出等量蒸汽的壁燃式锅炉的尺寸要大一点。到目前为止,规格最大的设备是600MWe类型,并且全部都在中国。值得骄傲的是,Mitsui Babcock公司是这种设备的第一个提供商。目前在中国运作的所有 “W”形下射式燃烧锅炉,都使用亚临界状态的蒸汽。

2. 炉膛设计

对于燃煤热电站来说,来自环境和经济的压力主要是减少排放,并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矿物燃料资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电站开始大力关注使用超临界蒸汽状态的发电机。使用超临界状态的蒸汽可以直接提高循环效率,并减少燃料的使用量和排放量。要在超临界状态的蒸汽下运作,则需要直流型的锅炉。

在新电站对设备的需求中,特别注意变压运行时设备的适应能力,高压部件的负荷效率,快速的启动和关闭能力。这些要求对炉膛的热弹性设计,和炉膛在亚临界和超临界蒸汽条件下的表现要求都很高,也意味着对新电站来说,定压运作的垂直循环炉膛设计已经不再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为了满足变压运作等的要求,新的带有常规的矩形测断面的直流式锅炉通常都采用螺旋炉管布局。最近,采用Benson技术(经西门子许可)设计的螺旋型炉管,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事实上,Mitsui Babcock公司联合哈尔滨锅炉公司,从2002年至今已经在中国供应了(或者接到订单)超过40×600WMe的采用这种设计的锅炉。

直流型炉膛设计和螺旋型炉膛设计继续一起成功的发展。同时,由于西门子对内壁细纹管和使用低水/蒸汽流量(<1200kg/m2s)的优化工作取得进展,垂直管炉膛设计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新型的垂直管低流量炉膛设计,可以满足变压运作的要求,在运作上和螺旋型设计有着同样的好处。

2.1 低质量流量(LMF)垂直管炉膛技术

所有的锅炉炉膛中的压力损失都是由静压损失和动压损失构成的。

实际上,在当今所有的直流型锅炉设计中,锅炉满负荷运作时炉膛管总流量都大于1500kg/m2s(一些设计的参数可能是这个的两倍)。在这些设计中,动态损失(由摩擦和几何布局引起)都比静态损失明显来得大。

如果把总流量水平减少到1200kg/m2s或者更低,动压损失就会最小化,小到比静态损失还要小。在这种情况下,炉膛的水-热行为就和亚临界下“自然循环”的炉膛的表现相类似。下图5中描述了高流量设计(1800kg/m2s)和低流量设计(700kg/m2s)时的情况。

图5中必须提到的是,在高质量流量时,炉管之间总压力损失量相同。这是因为它们都连接到同一个进出口连接器上。同样,低质量流量时,也由于它们都连接到同一个进出口器上,炉管之间的总压力损失量也会相同(虽然损失量比高质量流量时的损失量要低)。

很明显,采用LMF设计时,吸热量多的管流量就大,于是总压力落差就小。这是因为静压损失的减少量比动压损失的增加量来得大。

在低质量流量设计中,确保炉管金属温度不至于过高的原因是采用了特殊优化过的内壁细纹管。它可以提高热传导率。

MitsuiBabcock公司把使用LMF技术设计的锅炉叫做PosiflowTM锅炉。

2.2.使用LMF炉膛技术的成熟的经验

Mitsui Babcock公司在姚孟一号锅炉的更新工程中,成功的展示了垂直管低质量流量技术。姚孟发电站位于中国的河南省。它由4×300MWe锅炉组成,这些锅炉原先是由上海锅炉工厂在20世纪70年代提供的。


图5 强制流动特点和自然循环特点之间的比较

(Current designs-Vertical Tube Furnace:现在的设计-垂直管炉膛,High mass flow:高质量流量;Low mass flow:低质量流量;Total pressure drop:总压力降;Dynamic pressure losses:动压损失;Static pressure losses:静压损失;Heat input to tube:管内热输入量;Water flow:水流量)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无烟煤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超临界的无烟煤PF点火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