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构件探讨 正文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构件探讨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构件探讨

点击数:771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图2 嵌入式数控系统构件模型

  在图中,左上方是构件的接口部分,一个构件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接口,这些接口刻画了构件对外提供的服务以及要求的环境服务,体现了该构件同环境的交互。上方中间用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刻画构件的行为,构件接收到外部事件消息后,根据当前所处的具体状态,在构件内部进行状态变迁,实现对数控系统事件的实时响应。右上方是构件的属性部分,包括构件实现的功能属性以及描述属性、约束属性、配置属性和服务质量(QoS)属性等非功能属性。

  此模型不仅可以描述一般的原子构件和复合构件,其还可以描述基于活动对象的构件系统,所谓基于活动对象的构件系统就是具有某种功能和任务关联的构件和子构件系统的集合,从而把密切关联、经常一同复用以实现某个常用数控功能的构件组织成为一个构件系统,它是可以作为构件库存储的又一基本单位。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原子构件和复合构件,基于活动对象的构件系统是一种粗粒度的构件,即每个活动对象构件在物理上不小于数控系统上的调度任务(线程),其将功能相关或者周期相关的构件集成为一个活动对象任务,每个任务完成一定的功能,任务可以嵌套,即可在一个任务中包含一个或几个下级任务,一系列相关的任务对象构件组成某种类型的数控系统。

  基于活动对象构件系统在活动对象构件的构成上可以支持细粒度的构件集成,从而容易实现更高层次的数控开放性和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基于活动对象的构件系统集成数控系统,有利于提高复用的粒度和相关构件的复用,从而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4. 总结

  在嵌入式数控系统软件开发中利用软件复用技术,特别是构件复用,既可以满足嵌入式数控系统模块化、可扩展、可集成等要求,又缩短了数控系统的开发周期,同时也提高了数控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通过研究嵌入式数控系统领域下的构件特征,提出了嵌入式数控系统构件模型,已初步建立起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理论构架。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亮 解旭辉 李圣怡, 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的初步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1,12(11):

  2. Shige Wang, Kang G. Shin, Constructing Reconfigurable Software for Machine Control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18, No. 4, 2002, pp475-486

  3. 李霞 王永章 郑佳昕 梁宏斌, 开放式软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3,10:6-8

  4. 万麟瑞 胡 宏 孙红星. 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学研究[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3, 24(3):365-370

  5. 董爱民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Linux数控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7-2:26-28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嵌入式  数控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