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储灰系统
储灰系统的功能是把从电极上落下来的粉尘进行集中,并经排灰系统送到其它装置中去。一般集灰斗为四棱台状或棱柱状,四棱台状灰斗多采用星形排灰阀顺序定时排灰,棱柱状灰斗多采用链式输送机连续排灰。电除尘器的储灰系统事故较多,特别是定时排灰的灰斗,往往由于灰斗积灰过满造成电晕极接地;连续排灰的灰斗积灰太少或斗壁密封不严会使空气泄入引起二次飞扬,此外,如果下部排灰装置能力不够也容易引起运行故障。灰斗倾角过小或斗壁加热保温不良,会造成落灰不畅,甚至结块堵塞。所以储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引予以足够重视,为了保证灰斗的安全运行。有的电除尘器还采用了灰斗加热(蒸汽加热、电加热或热风加热)装置和料位显示、高低灰位报警等检测装置。为了防止气流半旁路,在灰斗中要设置若干块阻流板。
6.壳体
壳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受电除尘器全部结构重量及外部附加荷载(北方地区还须考虑冬季雪载)的框架;另一部分是用以将外部空气与电除尘内部隔开,独立形成一个电除尘环境的墙板。现代电除尘器几乎都采用钢质壳体,壳体也有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筑的,当捕集高温及腐蚀性较大的烟气时,则采用瓷砖或铅板作内衬。一般壳体耗钢量占除尘器总钢量的1/5~1/3,所以它是影响电除尘器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壳体不仅要有足够的风度、强度及严密性,而且要考虑工作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因为在运行前后,电除尘器各构件受热要发生变形,所以电除尘器壳体下部的支座不能都与基础固定,而是只有一点固点,其余各点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支座,使其沿指示方向滑动。
7.管路系统
火电厂电除尘器的管路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蒸汽加热管路,由汽轮机抽汽或其它蒸汽源引来蒸汽,通过紧帖在电除尘器外壁上的盘管对除尘器进行局部加热,一般灰斗加热多采用这种形式,本次实习的长乐电厂采用蛇形管蒸汽加热;二是热风保养管路,由空气预热器(用锅炉尾部烟道烟气余热加热空气的部件)引来热风,穿过灰斗壁直接通入除尘器内部,作为停机时保养及水冲洗后烘干的热源,也有在除尘器运行过程中持续地向电瓷轴、绝缘瓷支柱、瓷套管等(电晕极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装置)部位进行热风吹扫,以防表面积灰;三是积灰冲洗管路,用管道与消防水源接通,停机时将水引入电除尘器内部,对电极进行冲洗,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清洗效果明显,工作条件也好,所以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也有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的,但由于操作条件差,吹扫效果不好,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8.保温系统
保温不良不仅会影响电场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或由于绝缘子结露造成沿面爬电而影响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导致电除尘器锈蚀,若保温层敷设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必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壳体保温的设计施工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保温材料要选热阻大、重量轻、易敷设的材料,如岩棉板、矿渣棉板、玻璃棉毡、微孔硅酸钙、蛭石板、珍珠岩板等。保温层的护板材料要选耐腐蚀、抗老化、方便施工的板材,并要求断面呈波形,如薄的刷漆钢板、玻璃钢瓦楞板等,对保温层和护板的敷设,要做到敷设连续,搭缝严密,防止漏雨。
9.梯子平台
梯子平台是通往除尘器各部位的通道,又是进行维护检修和测试采样的工作台,要求平台既宽畅通达、坚固耐用,并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还要结构合理、选材适当、方便施工、节省投资。一般在开设人孔门的部位、排灰器下部、电晕极和收尘极振打传动机构所在处、开设测孔处、高压电缆终端附近及电除尘顶部均应设有平台和扶梯。
以上仅对常规电除尘的主体结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介绍,强调了各个部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我国的电除尘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电除尘器生产的龙头企业为浙江诸暨的菲达与我们福建龙岩市的龙净环保,其设计水平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但由于电除尘器对烟气及粉尘性质的高度敏感,关于电除尘器气流均布、极配型式、振打清灰方式、供电控制方式以及针对高比电阻粉尘的电—袋除尘器、调气调质技术等均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关键字:电除尘器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