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从节能 、环保角度谈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意 正文
从节能 、环保角度谈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意

从节能 、环保角度谈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意

点击数:774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二)我国环境污染防治
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直言不讳的坦称: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今后5-10年是中 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控制环境污染和扭转生态破坏发展 趋势的关键时期。

我国除制订规划取一系列措施外,还正在制定“清洁生产法”今年可望通过。“十五”期间 我国环保投资总需求约为7000多亿元,占同期GDP的1.3%左右。国家将下决心治理环境。正 因为环保的重要性,“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中特提出:奥申委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20个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制订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包括1998-2002年投资56亿美元,20 03-2007年投资66亿元美元的环境保护计划。到2008年北京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 垃 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将达50%。2007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将增加5倍,市区生活 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在奥运村和比赛场地最大限度使用风力,利用地热、太阳能提供热水。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


由于我国电力发展主要依赖煤炭,因此对环保工程必须重视,以满足国家与地方的环保要求 。 为此应该考虑在两控区内做到达标排放,两控区内含硫大于1%的电厂要按排减排,2010年 前都要安装脱硫装置。两控区新建电厂的煤炭含硫大于1%的电厂基本上要配备脱硫装置。大 中城市及近郊区不准再建新的燃煤电厂,所有发电企业都必须达标排放,而且各地区还将对 二氧化硫的排放进行总量控制。


面对环境压力,电力工业今后发展必需考虑优先发展水电,调整和优化火电结构(如适当发 展燃气电站和扩大洁净煤燃烧技术的应用、关停小火电)适当发展核电和新能源发电,(如风 力发电、地热与潮汐电站),鼓励热电联产。


(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国3000家重点污染大户中,电力系统占45%,热电厂则是改善环境 质量的重要措施。
分散供热的小锅炉单台容量小(据1995年统计,全国工业锅炉平均容量仅2.4吨/时)、烟囱低 (一般在40米以下),热效率低(一般为50-70%,采暖小锅炉则在30%以下),除尘效果差(有 的小锅炉尚无正式的除尘设备)而热电厂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烟囱高、除尘效率高, 如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可炉内脱硫,由于集中实现热电联产还更有利于灰渣综合利用和节 省宝贵的城市建设占地。由于环保部门认识到了热电联产中供热的优越性,所以有的城市是 由市环保局来筹建热电厂。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污染管理司大气处为提高治理污染的效益,支 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总结我国“六五”、“七五”时期中,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曾组织 一 批环保专家进行《城市集中供热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该科研课题的结论之一是:“热电 联产是一种供热量大、供热参数高、供热范围广、节能量多,既能满足工业用汽,又能满足 民 用采暖、热水供应,供热价格便宜的供热方式。该课题的建议之一是;“认真执行环境管理 三同时制度,制定排烟收费办法,征收城市内分散、低效、浪费燃料、污染严重的小锅炉、 小火炉排烟费,收取的排烟费集中起来作为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专项建设基金,专户存储,专 款专用。”这些专家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与环保的关系分析的多么清楚,建议如何具体。
正是由于热电联产集中供能够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所以原电力部规划计划司1994年编制的 《2000年电力工业环境保护规划》火电部分曾提出:“中期规范(2000)在城市规划区大力发 展热电厂。长期规范(2010)在城镇规划区大力发展热电厂。首先发展200MW、300MW抽凝供热 机组, 并研制高性能的25MW、50MW、100MW的多功能供热机组,以满足不同工业热负荷和民用热负 荷的要求。”所以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完全符合国家 的产业政策。


据统计我国到2000年底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2986万千瓦。由于供热 机组能有 效节约能源,每年将为国家节约标准煤8295万吨,因而可减少燃煤而排放的二氧化碳5466万 吨,二氧化硫166万吨,烟尘191万吨。


所以我们可以说热电联产对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巨大。
从已投产运行的热电厂实际情况,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热电厂对环境的改善。
牡丹江热电厂:
2×220t/h高温高压锅炉,装机69MW,供热面积550万m2,供汽能力147t/h。热电厂投产后 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大气悬浮微粒由投产前的800?g/m3降到369?g/m3。目 前热化率已达60%,取得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便生活,造福人民的显著成果。
盐城热电厂:
2×75t/h煤粉炉,装机2×C15-4.9/0.98共30MW,已供热49个单位,替代小锅炉59台 ,共182.5t/h。据97年实测,大气粉尘浓度比热电厂投产前下降50%。99年当地环保部门实 测,SO2排放量仅为120kg/h远低于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72kg/ h的要求。
所以各级领导部门均应积极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三、电力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行集资办电和多家办电的政策后,电力工业发展很快。从1978 年至1999年的22年中每年装机以8.32%速度增涨,发电量每年以8.07%的速度增涨。
1987年全国装机突破1亿千瓦
1995年全国装机突破2亿千瓦
1998年底全国装机突破2.7729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999年底全国装机2.94亿千瓦与1995年相比,装机平均每年递增1919万千瓦,递增率7.86% 。
2000年4月全国装机已突破3亿千瓦,年底装机总容量达31932万千瓦。
2000年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连续13年实现投产机组每年均在1000万千瓦以上。
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用电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工业用电比重下降, 而利用小时较低的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增大。1998年工业用电71.78%、农业居民12 .22、其他10%。
由于用电情况变化,导致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变化:
 
尽管目前我国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二位,但我们是人口大国,人均装机容量和用电 量又非常之小。
1999年全国人均装机0.237千瓦,据有关资料指导;1997年
英国人均装机 1.22千瓦
德国人均装机 1.5千瓦
日本人均装机 1.92千瓦
法国人均装机 2.11千瓦
美国人均装机 3.14千瓦
中国人均装机 0.21千瓦
1999年人均装机0.237千瓦,人均发电量989千瓦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电能在终端 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市场潜力没有完全挖掘和开发,电煤 消费占煤碳总消费的比重仅38.6%,也比发达国家的70%-80%低很多。
目前我国人均装机,人均发电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1.3%和40.3%。
人均装机只相当加拿大的5.8%,美国的7.5%,澳大利亚的9.5%。
人均发电量只相当加拿大的5.1%,美国的7%,澳大利业的10.5%。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目前一些地区提出的“电力过剩”只是暂时的假象。我国目前电力 工业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2000年电力工业情况
 
一、发电装机容量 31932.09万千瓦   增6.8%
其中:水电 7935.22万千瓦 增8.75%
 火电 23754.22万千瓦 增6.31%
  核电 210万千瓦
二、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
5235台 28288.29万千瓦
其中:水电 1062台   5747.13万千瓦
 火电 4170台 22331.15万千瓦
三、发电量 13684.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8%
其中:水电 2431.34亿千瓦   增14.19%
  火电 11079.36亿千瓦   增10.27%
 核电〖〗167.37亿千瓦  增12.84%
四、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煤耗  392克/千瓦时 减7克/千瓦时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标煤耗   363克/千瓦时 减6克/千瓦时
五、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 6.28% 减0.22%
 水电 0.49% 减0.06%
 火电 7.31% 减0.2%
六、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利用小时 4517小时 增124小时
水电 3258小时 增60小时
火电 4848小时 增129小时
七、发电标准煤量39789.37万吨增8.89% 原煤52810.45万吨 增9.6%
燃油1041.56万吨 -10.14%
燃汽1538163万m3  增19.18%
八、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热效率
电厂热效率 33.84%   增0.38
电厂供热效率 85.96%  增3.18
能源转换总数率  39.43% 增0.58
九、电力消费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41.72% 增1.65%
十、基建新增生产能力单机500KW及以上机组 2012.04万千瓦 -1.96% 〖BH〗 水电〖〗452.41万千瓦  -28.14%
火电 1559.63万千瓦  增9.55%
十一、线损 7.7%
十二、全国单机6000千瓦以上供热机级共1493台 2986.41万 千瓦(一年增加170.501万千瓦)
占同容量火电机组的 13.37%
供热量 120434.27万百万千焦,增11527.27万百万千焦,增10.58%
供热标煤耗率 39.7公斤/GJ
供热厂用电率 6.62度/百万千焦
 
摘自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编《2000年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
 
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国民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做为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电 力工业,也向健康方面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 持续平稳增长,全国GDP同比增长8.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7%。最近北京、上海、江苏、 河南、湖北、广东和华中电网日用电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广州、杭州、河北南网和江苏部 分地区又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大发展,电力工业不是“过剩”,在 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用电量方面,我们还相当落后,仍需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在未来电 力工业的大发展中,热电联产的发展应有相应的比重。而所占份额应逐年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从节能 、环保角度谈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