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500 kV岭澳至深圳线路的设计 正文
500 kV岭澳至深圳线路的设计

500 kV岭澳至深圳线路的设计

点击数:713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0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500 kV岭澳至深圳线路的设计

谢荣坤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      摘 要:在500 k V岭澳至深圳的线路设计中,为减少房屋拆迁量,对岭澳线与400 k V核深线交叉的方案及选择导线在铁塔的挂线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较有新意的解决方法。该方案能减少施工停电时间,节约工程投资。
    关键词:500 k V架空线路;交叉;水平距离;设计  
  为保证广东省第2座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的电能送出,需配套建设500 k V岭澳至东莞、岭澳至深圳和岭澳至鹏城的输电线路。其中岭深线、岭鹏线主要处于深圳市龙岗区境内,在岭澳核电站出线段,由于山势较高,线路的路径不存在较大的问题,为减少工程投资,线路按单回线建设。进入葵涌镇境后,由于龙岗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线路沿途建筑物密集,石场众多,高压线路亦较多,特别是深圳变电站,原来人烟稀少,现已被众多的厂房密集包围,可容纳2回500 k V线路并行而走的走廊根本不存在,同时根据系统规划,岭鹏线远期需解口入深圳变电站,因此,岭深线、岭鹏线在此线路段改为按双回线共塔建设,线路工程设计较其他线路复杂。本文主要介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对岭深线线路工程的设计过程。
1 与400 kV核深线的交叉
  岭深线与现有400 k V核深线相比,起始点相似,终止点相同,两线路基本平行而走。因核深线左右两侧地势情况不同,且沿途已有不少石场、厂房,要拆迁这些厂房和停开石场,不仅费用大,牵涉面广,而且不定因素较多,容易影响工程工期,所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岭深线先后与核深线交叉两次,根据不同地段布置于核深线的南、北面。
  根据线路设计规程,“电压较高的线路一般架设在电压较低的线路上方”,理论上,500 kV岭深线需于400 kV核深线上方跨越。但是,由于核深线资产管理方为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所以跨越核深线涉外手续繁琐,不仅停电费用庞大,而且何时停电亦较难确定。经查核,核深线分两段设计:香港中华电力公司负责深圳变电站侧线段的设计、投资、建设;原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则负责大亚湾核电站侧线段的设计、投资、建设。根据系统的规划,该线路以后将升压为500 kV,因此,由原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负责建设的线段按500 kV设计。
  综合上述因素,从电压等级看,400 kV与有可能升压为500 k V线路;线路设计规程要求电压较高的线路架在上方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有一定的弹性处理余地。因此,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认为,500 kV岭深线采用穿越400kV核深线的方案,与规程的规定并没有原则上的冲突。此方案也得到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上各专家的同意。
2 进入深圳变电站的处理
2.1 设想
  由于深圳变电站周围已被众多厂房包围,岭深线按正常的双回路塔进线,即导线挂于铁塔的导线横担上,如图1(a)所示,N96~N97和N97~N98两档的边相导线与A1~A3三幢厂房的水平距离分别为4.5 m,3.6 m和11.0 m(图2中的虚线所示)。按规程规定,在最大风偏下送电线路与城市范围内的建筑物的距离应不小于8.5 m,因此这3幢厂房均须拆迁,拆迁面积约10 000 m2,不考虑厂房搬迁、停产和另行征地的费用,仅拆迁费用已达1 000万元。可否不搬迁这些厂房,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工程投资呢?
  由于岭深线路的左侧(以塔号递增方向为正前方)与400 k V核深线路的水平距离仅为48 m,扣除两线路的导线横担长度后,岭深线左边相与核深线右边相的实际水平距离仅为23 m,此距离为目前广东省架空线路的最小线间距离,岭深线已无法向左偏移。若想不搬迁厂房,只能从缩短岭深线双回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着手,即将原挂于右侧横担上的一个回路的导线改挂于塔身处,如图1(b)所示。

2.2 论证
  以A2厂房为例进行分析。
2.2.1 导线水平距离要求值
    由于导线最大弧垂fm=3.0 m,按线路设计规程,所要求的导线水平间距D为:

其中 c=110 k V/m,d=0.65 m1/2.
式中:LK———悬垂串长度,m;
    U———额定电压,k V。
所以,岭深线、岭鹏线不同回路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要求值D1为:
  D1=D+0.5 m=6.2 m.
2.2.2 导线水平距离实际值
  岭深线N97和N98塔的设计塔型均为SJ3型耐张塔,外角侧上、中、下横担尺寸如表1所示。
N97塔右转63°34′,N98塔左转80°47′。在N97和N98铁塔附近两个回路的上、中、下导线的水平距离Lh为:

式中θ为铁塔转角角度。



  将表1数据代入式(1),可计算出在N97和N98两基塔的塔身附近,岭深线的上、中、下横担的导线水平距离(见表2)。
    表2中各数值均较D1值大,可满足规程要求。由于下横担导线与厂房顶部的距离最近,所以对厂房的距离,用下导线进行验算即可。
    改挂N97~N98档的右侧回路三相导线后,右侧岭鹏线的下导线与A2厂房在静止状态下的水平距离为11.6 m(图1中的实线),按导线在最大风速下的风偏角为50°,导线最大弧垂为3.0 m,可计算得最大风偏后导线与A2厂房的水平距离为9.3 m,此数值较规程要求的8.5 m大。因此本工程通过改挂导线位置,可不拆迁A2厂房。
    同理计算得出,本工程亦可不拆迁A1和A3厂房。
3结束语
    在岭深线路的设计过程,由于采取了多项改进,大大减少了工程的投资,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说明,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规程应透彻理解,既慎重,亦有突破,不应停留在规程表面的条条框框上。 参考文献 [1]DL/T 5092—1999,110~500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

本文关键字:深圳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