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δ0为故障前最后一次测量本厂的相对起始功角;Δδ为故障时由于输送功率突变引起的功角变化;为故障前后本厂功率的实测值之差。
当δ大于临界值时送出控制量,达到实时自适应,完成控制输出。
2.3 在线计算与策略表配合解决电力系统稳定问题
在故障切除后网络传输能力变小,电网的输送能力小于电源出力时,必须相应减少电源或负荷,才能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1997年美国西部电网发生两次事故大停电,开始为某线路对树放电,保护动作跳闸后,未作功率平衡处理,听任线路负荷转移,产生连锁反应,继而由线路保护切除多条过负荷线路,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正确处理方法应由稳定装置根据网络结构的变化,在联络线事故跳闸后,直接切除多余的电源或负荷,在线路后备保护动作前消除网络过负荷现象,使电网传输能力与发电能力相符,以保持非故障线路的继续运行,使电力系统损失最小。
1999年7月29日发生的台湾大停电,也仅仅是由于一个铁塔倾倒引起负荷转移,造成多条线路过负荷,大量切除输电线路而导致大面积停电。
无论美国西部大停电或台湾大停电,只要及时阻止跳闸线路的功率向其他线路转移形成过负荷,就能阻止事故扩大。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故障切除后按动态稳定性(策略表法)采取切机、切负荷或按线路热稳定允许时间切除相应的负荷[3]。
3 自适应稳定控制装置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效果
3.1 功能和特点
(1)采用实时暂态能量在线计算与策略表相配合的方法,使稳定控制装置动作迅速、可靠、定量准确、有效、选择性强。
(2)利用本厂参数变化的信息保护本厂,能自动适应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故障,送出最佳控制量。采用就地消耗暂态能量的分散协调解耦控制方法,做到按工况、故障元件自动改变定值,按有效扰动量,在它可能破坏系统稳定时才给出控制量。按实际系统模型离线仿真计算功角临界值,使计算精度提高,在不同的故障情况下按不同的功角临界值出口或不出口。
(3)电力系统失稳解列后,由于各小系统中有功、无功分配不均衡,在恢复过程中可能造成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装置实施有效控制,可以杜绝失步解列现象出现,也就根本解决了大面积停电问题。非故障线路过负荷连续跳闸是由于切除故障元件使网络结构变化造成的,可分动稳定性用策略表或热稳定性按允许过负荷时间予以解决。
(4)只要将装置装于每一个需要操作的发电厂(或变电站),对任何网络结构的多机电力系统处于任何运行点和受任何类型的干扰都具有恢复稳定的最佳效果。
(5)处理故障信息时,不需要远距离传输信息和交叉反馈;仅在远距离操作电源或负荷时,需通过通道进行。
(6)各遭受扰动的电厂(变电站)同时并行处理,可取得最大效果,使电网损失最小。
(7)有通道时,调度所可直接改变临界功角的整定值。
(8)可以促进电力系统向市场化运作,装置可保证在系统事故时分散吸收暂态能量,即允许各电厂正常时多送电,事故下稳定送电。
(9)可以进行系统稳定的在线实时评价。
3.2 应用效果
装于江苏500kV任庄变电站的稳定控制装置(任庄变电站是彭城电厂的主要输出通道),自1996年10月投运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1999年6月18日15:00:04时,500kV任江线江都侧高压电抗器积水,保护只跳开线路一侧,高频信号没送到任庄,但任庄的稳定控制装置检测到500kV任江线无故障跳闸,按模式识别的策略表中的规定,15ms后即发出切彭城一台机组的信号,避免了电磁环网中的220kV线路过负荷,从而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大面积停电。
4 结论
电力系统自适应稳定控制装置是现阶段实现在线实时稳定控制的有效工具,适应任何随机故障,具有快速、准确、可靠、选择性强、经济的特点,可在需要紧急控制的电厂或变电所普遍装设,以阻止电力系统出现灾变性事故。
由于装置可确保电力系统不失稳,则可进一步发挥输电系统的潜力,线路的输送功率有望逐渐接近其极限能力。
参考文献:
[1] 万秋兰,单渊达.对应用直接法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再认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9):13-15.
[2] 万秋兰,单渊达.局部能量函数法及其在电力系统暂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1991,10(2):6-12.
[3] 朱琪,汪明,袁彦,等.电力系统自适应稳定控制装置[J].电网技术,1998,22(6):29-33.
本文关键字:在线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关于电力系统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