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电力系统混沌现象及相关研究 正文
电力系统混沌现象及相关研究

电力系统混沌现象及相关研究

点击数:755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1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电力系统混沌现象及相关研究

  贾宏杰,余贻鑫,王成山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并借助于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给出了电力系统中导致混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途径。运用Piocaré截面和Piocaré映射技术,深入研究这两种途径的表现形式、内在规律、引发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与电力系统扰动间的关系。由于混沌现象存在时,系统运行参数将伴随持续无规则的振荡,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弄清楚混沌的产生机理,将有利于对它的预防。

    关键词:电力系统;混沌;稳定性;扰动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十分复杂的混沌现象[1~5]。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各参数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在电力系统中出现时,将伴随系统运行参数持续无规则的振荡,严重危害系统的运行安全,而要在电力系统中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它,首先应弄清楚其引发机理和产生途径。本文的工作将借助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工具,研究电力系统中诱发混沌现象的两种途径:①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点出发,在未受任何扰动情况下,系统最终收敛到混沌吸引子;②系统经较大的扰动,本身具有很大的动能,其扰动后的终态呈现为混沌。并揭示相应的演变过程和内在规律。

2 电力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产生途径

  混沌现象是“在完全确定性的模型下产生的不确定性现象[6]”。从对混沌现象的定性描述中,不难看出,很难为混沌本身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在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只是感性地认识到混沌系统Ψ所存在的一些典型的性质[6]:Ψ是有界的(因而也称之为奇异吸引子);Ψ的任何轨道都是不稳定的;Ψ含有不可数无穷多个在Ψ中稠密的轨道;Ψ的周期轨道是稠密的;轨道对初值有敏感的依赖性,即任意2个轨道不论其初始点如何靠近都将随t的增加而截然不同,等等。下边笔者将利用如下图1所示的一个简单的3节点系统,研究和讨论电力系统中混沌出现的两种途径。

2.1  系统模型

    图1所示系统中节点1是发电机节点,节点3是无穷大母线,节点2为含有动态负荷特性的负荷节点,系统模型如下:


上述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参见文[2]和文[5]。
    系统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当发电机具有快速励磁时,式(8)的状态变量为;而当发电机为经典模型时,状态变量变为x=[δ,sm,,δL,VL]T,此时若Y3取值为0,则该模型与文[2]中的所用模型相同,但由于文[2]H取值不在实际物理参数范围内,本文对其进行了修正。本文研究中,分岔变量λ仍取为Q1 d。

2.2 连续倍周期分岔导致的混沌

  图1所示系统中,当发电机具有快速励磁装置,初始点取为:x0=[0.761 115 5,0,1.332 678,-0.328 327 0,4.198 358,0.239 607 5,0.779 529 6]T,TA=0.05,KA=140,Q1 d取如下2个初值(其中Case 1条件对应着系统的一个平衡点,而Case 2在数值上仅与Case 1相差10-7):


Case 1 Q1 d=1.203 000 0(图2中用实线表示);

Case 2 Q1 d=1.203 000 1(图2中用虚线表示)。

对系统进行仿真,可得到图2-4所示的结果。其中图2给出了两种情况下发电机角度δ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给出了Case 1的δ-sm图;图4则绘出了Case1在如下Piocaré映射[6]上(在(Eq,VL,Ed)三维空间中)的投影:

 

式中 δc为角度的振荡中心:
    从图2-4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如上所述,混沌系统的轨迹对初始点具有敏感的依赖性,此特征在图2中十分明显,例如当Q1 d取值仅相差10-7,而其相图在经历一段时间演变后,将完全不同; 
    (2)混沌现象是与持续、有界而又不规则的系统振荡相联系的,其振荡过程是相当稳定的(选用不同的积分方法,积分达20 000 s均可得到相同的结果,作为研究,此时间可认为足够长);各种周期轨道,在混沌系统中稠密(图3);同时任何一种周期轨道在混沌区域内都是不稳定的,即在混沌区域内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片段;
  (3)Piocaré映射分布在有限空间范围内(说明该系统是有界的),其形状如一个扭曲带子,且一端有分叉结构(图4)。同时,此带状体的每一个局部空间内点的分布并不均匀,形成斑状结构(见图4中的放大部分),说明系统的Piocaré映射具有精细的结构[6],当仿真的点数增加时,精细结构将更加明显。
    在关于混沌的研究中,一种常见的途径是系统通过连续的倍周期分岔导致混沌出现,即系统由最初的单周期分岔出倍周期、接着出现4倍周期、8倍周期、……,若此过程持续下去,系统最终将出现混沌现象。在图1系统中,我们捕捉到这一种诱发混沌出现的途径:发电机采用双轴模型带快速励磁,参数取值同上,仍采用式(9)的Piocaré截面Θ,并将系统与Θ交点x处的δ坐标定义为  δ,用它做为分岔图的纵坐标,即   

  

相应的系统分岔图示于图5。

  当Q1 d<1.191 5时系统中存在着稳定的周期解,当Q1 d在1.191 5~1.197 0之间时存在着稳定的2周期轨道,接下来系统出现4周期(Q1 d≈1.197 0)和8周期(Q1 d≈1.198 08)……直至系统中出现混沌(Q1 d≈1.198 45),系统中存在有稳定的奇异吸引子。由典型的混沌系统,如Logistic、Loronz和Rossler的分岔图可知,混沌区域内应有稳定周期轨道组成的窗口存在[6],将任一窗口放大后,将得到与原分岔图相似的结构,即混沌系统的分岔图具有分形结构,本系统也不例外。当Q1 d≈1.201 36时,系统出现了稳定的3周期轨道,此后,系统还相继出现了6周期(Q1 d≈1.201 525)和12周期(Q1 d≈1.201 559)……直至系统再次出现稳定的奇异吸引子(Q1 d≈1.201 60),重归于混沌。在此过程中系统振荡的幅度变得越来越大,直至Q1 d≈1.203 5附近时,系统达到奇异吸引子稳定的临界状态,稳定的吸引子随之消失。

2.3 经由初始能量直接激发混沌

    这里采用文[2]的模型,如前所述它对应于图系统的状态变量取为x=[δ,sm,δL,VL]T,且Y3取值为0,并已对发电机的惯性常数做适当修正。将下边各种仿真计算的初始参数取为Q1 d=10.894,δ0=0.3 rad,δL,0=0.2 rad,VL,0=0.97。使发电机的角速度偏差sm,0在0~1.7之间缓慢变动,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所得结果示于表1、图6-9。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