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铁塔倾斜监测运行分析 正文
铁塔倾斜监测运行分析

铁塔倾斜监测运行分析

点击数:7973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5:0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500kV**线1#-36#新建段于2006年10月20日投运,输电工区在10月28日复验时发现19#铁塔(铁塔型号为ZIIG-36)严重倾斜,倾斜值远远超过运行规定,立即向上级进行了汇报,随后上级要求一面对该塔进行每周两次的测量,一面于10月31日安装了铁塔倾斜监测仪,同时安排施工单位根据测量结果分别于11月7日、12月4日两次对该塔进行了调整。现就我班掌握情况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一、杆塔周围地质情况
500kV**线19#塔基础位于耕作区,周围是采空区,右后方200米是冯村煤矿,右前方500米是东峰煤矿,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杆塔倾斜主要是冯村煤矿回采导致铁塔下方地层变化产生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
二、19#塔倾斜偏移测量情况及分析
    1、倾斜偏移情况:倾斜情况测量主要是测量塔头偏移塔中心的数据,起初10月29日测量数据为:横线路方向塔头向左倾斜390mm,顺线路方向AB面向小号侧倾斜1615mm,CD面向小号侧倾斜1690mm。11月7日调整前数据为:横线路向左倾斜470 mm,顺线路向小号侧倾斜1830mm,铁塔中心横线路向左位移140mm;调整后于12月2日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调整前数据为:横线路向左倾斜740 mm,顺线路向小号侧倾斜368mm,铁塔中心横线路向左位移321mm;目前最新数据是12月29日测得:横线路向左倾斜411 mm,铁塔中心横线路向左位移470mm;顺线路左测塔头像大号侧倾斜46mm,右测塔头向小号侧倾斜87.5mm,
2、基础平面下沉情况:500kV**线19#基面测量起始值因C腿相对较高,故以C腿为基准面,A腿基础下沉408mm,B退基础下沉88mm,D腿基础下沉327mm;后经两次调整目前已连续15天基本稳定在如下数据上:以C腿基面为基准,A腿基础下沉717mm,塔腿相对高差-73mm;B腿基础下沉-230mm,塔腿相对高差--83mm ;D腿基础下沉419mm,塔腿相对高差12mm。
    3、基础根开情况
AD、BC面根开初始为7640mm,现AD为7705mm,BC为7680mm;AB、CD 面根开初始为7720mm,现AB为7716mm,CD为7705mm;由于19#为大板基础,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该塔基础整体向左后方倾斜。
4、从连续2个月的观测数据来看,该塔倾斜被发现时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从11月7日到12月2日调整时仍处于频繁活动期,其整体态势是以C腿为参考,A腿下降最多,D腿次之,B腿最轻,说明右后即小号侧横线路向左、斜方向上某个点为塌陷的中心区。12月11日开始到12月16日趋于稳定,目前D腿相对高差高于C腿,说明此处采空区的活动是四塔腿在一个斜平面上是来回反复波状进行调整的,不像原来我们想象的是一直向左后方倾斜的。它又是还会回去一些。
5、现在从线路左侧测左塔头向大号侧倾斜46mm, 从线路右侧测右塔头向小号侧倾斜87.5mm,说明该塔以塔中心为中心顺时针扭了一个角度,如何造成这个现象我们应予以重视,应进一步进行分析。
6、目前塔中心可以确认已横线路向左位移411mm,较刚开始发现时已进一步位移了271mm,这一结果不具有恢复性。应该说这是塔基础变化的必然结果,我们希望其不要再进一步向左位移,如果附近没有新塔位,如何阻止该塔向左位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塔本体变化情况分析
起初第一次调整时观察塔本体,铁塔在当时那么严重的倾斜情况下,变形却很不明显。但在第二次调整后发现A腿的AD面与塔脚板连接的主斜材第二个螺栓不能紧固到位,留有约4mm的缝隙,主斜材螺孔处向里受压有变形现象,说明调整后铁塔的有些地方应力变化有超标现象。如何观测塔本体的变形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难题。
四、18#、20#两基塔基础变化不大,新发现20#小号侧不远处有细状裂纹。今后对此将加强巡视和观测。
目前问题:
有关情况的反馈:1如地质情况设计院在12月4日到12月中旬对19#及大号侧约100米处的地质情况进行了钻探,具体情况建议能否反馈到工区、到班。
2 11月7日、12月4日省公司安排施工单位对19#塔进行了调整,但调整后的具体情况应通告到班,否则因掌握的情况不全面,分析的结果必将是片面的,进行的这次分析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
WINOOW.google_render_ad();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铁塔倾斜监测运行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