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提高照明能效,认真实施《建筑照明设计标 正文
提高照明能效,认真实施《建筑照明设计标

提高照明能效,认真实施《建筑照明设计标

点击数:782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3:1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图1 照明能量转换示意图

  要提高照明系统能效,除选用高效光源外,灯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从照明能量转换示意图(见图1)看,人工照明从电能转换为作业面接受的有效光,经过光源、灯具两个环节,决定能效转换效率有三个因素:一是光源光效,二是灯具效率,三是从到有效光通量,由与房间室形指数,室内各表面反射比以及灯具配光有关的系数。后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利用系数UF(UF=)。

  要提高利用系数UF,就要选用灯具效率(ηL)高、配光适合房间室形条件的产品。一般说,房间的室形指数(RI)大,即大而低矮的房间,应选用宽配光灯具;而RI小,即小而高的房间,应选用窄配光灯具。

  4.3 镇流器选择

  镇流器是一个耗能器件,同时对照明质量和电能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给予关注。

  (1)选用要求:

  1)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

  2)自身功能低;

  3)频闪小,噪声低;

  4)谐波含量小,电磁兼容性符合要求;

  5)性价比高。

  (2)镇流器的类型:几十年来气体放电灯多配用电感镇流器,性能较好,但功耗大。为了降低功能,近二十多年研制了两种类型的镇流器:一是高效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是对原产品材料、工艺的改进;另一种是用半导体电路制成的电子镇流器。两者都有节能的优点,但仍有很多其他性能的差异。

  (3)直管荧光灯镇流器的选用

  以T8型36W为例,将传统电感型、节能电感型和电子型(又分H级、L级)的主要性能比较列于表2。

  按新国标,不应选用传统电感镇流器,应按不同条件选用电子或节能电感型,两者各有其优点,但从发展看,电子镇流器以更好的能效、无频闪、无噪声、功率因数高等优势而获得更广的应用。选用电子镇流器,宜用谐波含量低的L级产品,并且应对谐波含量,特别是三次谐波含量提出具体限值。

  表2 直管荧光灯(T8、36W为例)几类镇流器性能比较

镇流器

类型

镇流器功耗(W)

灯管光效比(%)

系统能耗比(%)

重量比(%)

谐波含量比(%)

功率

因数

频闪

噪声

调光

使用寿命

(年)

价格

传统电感型

9

100

100

100

<10

0.5

不可

15~20

节能电感型

4.5~5.5

100

92

150

<10

0.5

不可

15~20

电子式(H级)

3.5~4

110

80

30~40

<40

>0.9

4~5

电子式(L级)

3.5~4

110

80

40~50

<30

>0.95

8~10

  (4)自镇流荧光灯(紧凑型)镇流器选用:这种灯系自带镇流器,小功率(<25W)灯居多。目前我国产品绝大多数配套的是电子镇流器,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但应注意,由于GB17625.1-2003标准对25W以下产品的谐波限值很宽(规定3次谐波不超86%),选用时务必注意。果真达到这么大的3次谐波,使用量大时,必将对中性线产生很大危害。

  (5)金卤灯和高压钠灯镇流器选用:这两种灯同样开发了节能电感型和电子镇流器,其性能比较,和前述直管荧光灯镇流器比较差不多,不过有些金卤灯电子镇流器并不是高频电流,有的仅几百赫兹频率,仍存在频闪。

  这两类灯一般功率较大,电子镇流器制造难度大,还要有一个稳定提高过程,需要在试用中总结经验,目前还以应用节能电感镇流器为主。

5 照明配电及控制

  这部分是大家熟知的,仅简述以下三个问题。

  5.1 关于灯具的接地

  关于灯具的接地要求,设计规范缺乏明确规定,有的规范规定灯具离地面高度小于2.4m时应接地。实际上绝大多数灯具都没有接地。

  灯具的接地要求,应按灯具产品防触电分类来确定。本文4.2节引述了国标GB7000.1-2002的分类,和IEC60598-1∶2003最新标准取消O类灯具后,只有Ⅰ、Ⅱ、Ⅲ类灯具的新规定,其接地要求如下:

  (1)Ⅰ类灯具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这是Ⅰ类灯具的附加安全措施要求所决定的;如果不作接地,就等于退回到O类灯具,安全无有效保证。

  (2)Ⅱ类灯具不需要接地:因为他的附加安全措施不是靠接地,而是靠双层绝缘或加强绝缘来保证。

  (3)Ⅲ类灯具不允许接地:因为他是用安全超低电压(SELV),低电压应使用隔离变压器与高电压隔离,并不应接地。

  在新修订的国标GB7000.1-200X实施后,从立法上取消了O类灯具;而实际应用的灯具,大多数是Ⅰ类,所以应作接地。对设计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5.2 关于照明配电线路的中性线

  现在绝大多数使用气体放电灯,存在谐波电流,尤其是配用电子镇流器,谐波含量可能会比较大。特别是3次谐波和3的奇次倍数谐波电流,在中性线上叠加,使其电流增加很多。应按国标GB16895.15-2002的附录规定的方法计算和选择导体截面。

  5.3 关于照明控制

  为了方便使用,为了节能,应重视照明控制设计。不单是注重自动化系统、自动控制一类的大课题,而且要注重那些很小的开关,那些最常见的、几乎应用到每个房间的开关。应该按以下要求设计照明自动控制和手动开关:

  (1)有利于利用天然光:如办公室、教室、生产车间等接近窗和远离窗分组开关;走廊、楼梯间、厕所等按天然光有无或强弱分组就地开关或远控。

  (2)有利于无人时自动关灯:如旅馆客房、住宅楼梯间等,有条件时,延伸到个人办公室。

  (3)便于管理,集中或自动定时开关灯:如侯机、侯车、商场、体育场馆、剧场、展厅等公共建筑,办公楼、旅馆的公用场所。

  (4)大房间应便于部分人或区段工作时能分组开关灯。

  (5)有利于按工作需要合理分组开关灯:如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化教室等应满足靠近讲台暗光或关灯的要求。

  6 严格限制照明功率密度(LPD)值,提高照明能效

  6.1 意义

  新标准规定了七类建筑的最常用、量大面广的房间或场所的LPD最大限值,并作为强制性条文(不包括住宅的LPD值)发布,对建筑照明领域内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有很重大的意义。

  我国能源不足,电力供应紧张,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坚决贯彻。过几年,电力供应也许会宽松一些,乃至富余,那时仍然需要节能,因为这是长远方针,关系到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的大事。

  有人提出规定LPD限值,给设计增加难度,有些场所难以达到。这个规定要求限制能耗,肯定要增加一些困难,但是只要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方案,完全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就是某些场所难以达到,也应从技术上想办法,调整装饰要求,以服从节能的大局。

  6.2 LPD值的计算

  LPD限值是规定一个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最大允许值,设计中实际计算的LPD值不应超过标准规定值。计算式如下:

W/m2(1)

  式中,P —— 单个光源的输入功率(含配套镇流器或变压器功耗),W;

  PL—— 单个光源的额定功率,W;

  PB—— 光源配套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功耗,W;

  S —— 房间或场所的面积,m2。

  6.3 设计程序和应用

  照明设计时,应逐个房间或场所按使用条件确定照度标准,初选光源、灯具、镇流器的类型、规格,计算平均照度,使之符合规定的照度标准值,并使计算照度偏差不超过-10%或+10%;再按式(1)计算LPD值,和规定的LPD值(现行值)对比,不超过规定即符合要求。如果超过规定,应调整方案,至达到规定为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建筑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