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烧山油田10Kv高压注水电机电源从火烧山110Kv变电所10 Kv配电室引出两条10 Kv出线。将原火烧山电站10 Kv系统的控制、监测、中央信号等,迁移到火烧山110Kv变电所控制室集中操作。
35 Kv水源线从110Kv变电所35Kv配电室联络线H3523间隔引出。同时恢复火烧山110Kv变电所原有的30KvA所用变压器,并在110Kv变电所35 Kv配电室增加一个间隔作为所用变间隔,铺设一条 0.4Kv电缆到变电所主控室所用电屏,供给110Kv变电所的所用电源。这样就具备取消火烧山电站的35Kv系统、 6Kv系统及0.4Kv系统的条件。
2、火烧山110Kv变电所10Kv配电室到原电站10Kv配电室联络线H1011、H1021两条电缆截面YJV—95mm太小,应更换为2*(YJV—185mm),长度约400M。
3、将火烧山110Kv变电所和电站进行微机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实现微机监控、监测和微机保护,这样就可以在110Kv变电所控制室内监视变电所和原电站10Kv系统两部分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提高了变电所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还减少了运行人员,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4、火烧山110Kv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PS6000系列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微机保护,此系统包括变电站的数据采集与监视,微机保护信息采集与监视,变电站开关的就地与远方操作,控制与操作相互闭锁、实现对变电站就地和远方的监视控制。模拟量输入方式:选用交流采样方式。微机监控系统具有多发多收的远动功能。
微机保护装置包括:10kv(35kv)线路、10kv 分段、电容器、所用变等间隔保护、监控设备;110kv线路、110kv 分段、 PT切换及110kv主变保护、监控与自动化装置等设备均布置于保护室。所有控制、保护、测量、告警等信号均在各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经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计算机内,各单元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功能上不依赖于监控系统。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设计满足反措要求。
5、火烧山110kv变电所微机改造包括三圈变压器2台, 110Kv线路4回,110Kv母联1回,110KvⅠ、Ⅱ段母线;35kv出线1回;两段10kv 母线,10kv出线共计25回、10kv 母联2回、10kv补偿电容器2组、10kv、35kv所用变各一台。整个技术改造工程共投资400万元。
六、火烧山变电所微机改造后的效果
火烧山变电所通过微机改造以后可以看到运行人员由原来的19人缩减到目前的12人,运行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更强了,测量误差大大减小电流、电压小于0.2%,有功、无功小于0.5%;事故记录分辨率提高了,事故记录正确率100%;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火烧山110KV变电所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减少了火烧山油田损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从2002年7月11日改造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以来,连续安全运行,至今未发生一起因设备或微机保护装置事故,运行平稳。另外,新系统的灵敏性大大提高,系统稍有风吹草动就可以立即反映出来,给运行人员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窗口,从侧面也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责任心,给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资料,给运行系统分析提供了依据。
火烧山变电所微机改造,锻炼了我们的员工队伍,提高了管理及运行人员的水平。在改造的过程中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高潮,经过这次技术革新,员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今后的安全运行夯实了基础。
七、火烧山变电所微机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1、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就存在着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一些运行人员对其原理不清,功能不清,动作过程不清,也就是说心中充满疑虑,急需进行新技术的培训,以保证新设备、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系统设置还不十分完善,运行以来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如采集数据推迟、显示信息不对应、预告报警信息出错等,还待今后不断完善。
3、个别产品质量不过关,如1#电抗器COM板与通讯模块之间连接出现故障,公用信号屏、110KV线路保护屏分别出现直流量、开关量、控制量采集模件故障,均给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八、参考的设备技术标准
1.火烧山变电所微机改造报告 2.火烧山变电所技术改造协议 3.PS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说明书 国电南京
4.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国家能源部
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国家能源部
6.电力安全生产 中国电力出版社
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中国电力出版社
本文关键字:变电所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中压电力线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