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核电大国中,都有核电 设备的研发机构。如美国的西屋公司,俄罗斯的OKB “Gidropress”,以及后来的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也都有这样的机构,惟独中国没有。从即将成为核电大国的观点出发 ,中国理应组建一所,就像俄罗斯的OKB “Gidropress”(见附录)那样的,权威性的核电技术研发机构。组建这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研发建设核电站所需的设备, 以及为下一代核电站技术的发展提供硬件技术的支持,成为国家核电技术研发总负责和总归口单位。
该机构应拥有装备完善的试验研究和强有力的试验设备加工基地;应设有主管研发各种设备,如压力容器、主循环泵、蒸汽发生器、稳压 器,以及堆内结构和控制系统等的部门和相关的实验室。
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与有潜力参加核电设备研究和试制的厂家和研究所,共同承担核电设备的研究发展工作,特别是组织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 关;
•本机构的各部门也应具有相当的研究实力,在联合攻关中,承担其它厂、所没有条件承担的,具有核电特色的任务;
•协调本机构的部门、研究所和制造厂的分工合作,组织编制研发大纲,掌控研发计划和主导研发工作的进行;
•编制和修订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文件;监督这些文件的执行;
•组织对研发成果的鉴定和验收,并将这成果应用于实际设备制造中去;收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反馈问题,改进设备制造 技术;
•作为引进国外技术主体,与有关的公司和厂家合作,引进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
•开展与国际组织和外国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等。
我们在这里列举的项目,并不表明它们是足够的和适当 的,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重大方针的改变,应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单靠市场运作是达不到结果的。我国政府应拨以专用款项,用于核电技术的开发,改变过去核 电站建设费用全部归核电公司(业主)支配的模式,将研发费用从核电站建设费用中分离出来,核电公司也有责任为核电技术的研发提供 资金的支持。
整合核电技术研发的技术队伍。选派有高度自信力、有 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人来领导这个机构;拒绝那些从旧体制脱胎出来的没有自信力、没有责任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花钱、传统习气 浓重的人参与领导工作,因为他们只会阻滞工作的进展,甚至滋生腐败;聘请高级的核电专家和高级专业人员来主持各种设备制造技术的 研发工作;努力吸收海归人员参加创业;选拔优秀的年轻的科技人员,建设强大的研发的技术队伍。
我们所研发的关键设备,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我们要采用国产的设备,必须满足国家关于核电设备的质量标准,在质量问题上,不 能有任何迁就。我们应采取这样的方针:国产设备必须是成熟一个,才能采用一个,不能有半点马虎。采用国产化设备的核电站必须是安 全的、经济的和可靠的。
根据国家的规划,中国要成为核电大国。要建设那么多 的核电站,核电设备制造这个坎总是要跨过的。我们必须要有重新开启核电建设新局面的勇气。根据法、日、德、韩的经验,只要我们坚 信我们自己力量,他们能完成自主化的核电站的开发,我们也一定能做的到。如果说,在我们执行“适度发展”方针的时候,组建这样的 研究机构也许显得太过奢侈;那么当想到,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拥有超过40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的核电大国时, 组建这样的研究机构是绝对必要的。不如此,我们就会又一次失去改变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的机会,犯历史性的错误。要执行这样的方针 ,是会有不少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有了想法,迈出了第一步,并坚决的走下去,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我们在两弹一艇的建造中,有 过这样的经验。
7.增强自信力,自主创新一定会成功
要开创中国核电事业大发展的新局面,正如上文所说: 自主制造关键设备这个坎是必须跨越的。我们现在要买设备,到2010年要买,到2015年要买,总不能到2020年以后还要买吧 !在我国半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在核领域曾经有过被逼到死角后,而绝处逢生的经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前苏联背信 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带走和销毁了资料。在这发展核武器的关键时刻,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技术,造出了原子弹和 氢弹;也是在同样的条件下,研发成功核潜艇。核界前辈在极其困难条件下,有勇气自主研制造两弹一艇并取得成功,我们总不能没有勇 气自主研制压力容器、主循环泵等这样的设备制造技术吧。中星微电子在创业之初,是在一个大仓库里起家,冬天没有暖气,冻肿了双手 ,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中国航天人,在完全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了中国人的航天飞行。与航天技术和芯片技术相比,我们总不该认 为,核电设备制造技术更复杂,而失去自主研发、创新的勇气。我曾经说过:“外国人涉足的一切领域都不是我们的禁区,在有些领域我 们将比他们走的更远。”“我们要彻底抛弃自卑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全面重塑我们民族群体的自信力,树立自主创新(包括在引进、消化 基础上的再创新)意识。”我认为,只要我们消除自卑,提高自信力,采取得当的措施,大力协作,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精神,我们就会有 自主制造的关键的核电设备,装备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核电站上。历史证明,中国人有能力,在看似没路可走的时候,开 辟出自己的路来。此时,我想起毛泽东的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用在这里最合适。
8. 结论
中国面临着核电大发展的大好形势。在我们依靠自己的 力量,还无法提供核电站建设所需要的设备情况下,仍可采用建设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以及关键设备由国内设备制 造商联手国外供货商提供,或者直接从国外购买,以满足近期对核电的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核电设备制造技术自主的研发,为此组建中 国核电技术研发机构,政府拨以专款,整合国内技术力量,开展核电技术的研发工作。每一项技术研发成功,就立即投产;并将制造成功 的设备用到即将建设的核电站上,直到核电站建设的国产化取得完全的成功。同时,此研究机构还将以硬件技术的研发,支持国家先进的 核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上一篇:电力工程安全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