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编制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引用了现行直流标准有关直流电源系统及设备运行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近年来直流电源系统及设备技术发展和运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运行维护、设备评估、事故和故障处理、更新改造和报废、技术管理等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一章 总则
本章主要说明制订本标准的目的、依据以及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 引用标准
本章列出本标准所引用的部分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管理标准,但并不仅限于此,由于直流专业涉及的标准较多,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引用标准有关部分的原文,以减少使用中查阅其它相关标准,但对具体规定来自多个标准或篇幅较大的条文,并未引入原文,在执行中还应查阅相关标准。
第三章 设备验收
第七条 交接验收
当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应进行投运前的交接验收试验。所有试项目应达到技术要求后才能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正常后,运行单位方可签字接收。交接验收试验及要求如下:
(一) 绝缘监测及信号报警试验
1. 直流电源装置在空载运行时,其额定电压为220V的系统,用25kΩ电阻;额定电压为110V的系统,用7kΩ电阻;额定电压为48V的系统,用1.7kΩ电阻。分别使直流母线正极或负极接地,应正确发出声光报警。
2. 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或高于整定值时,应发出低压或过压信号及声光报警。
3. 充电装置的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110%时,应具有限流保护功能。
4. 装有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的直流电源系统,应能监测和显示其支路的绝缘状态,各支路发生接地时,应能正确显示和报警。
(二) 耐压及绝缘试验
1. 在作耐压试验之前,应将电子仪表、自动装置从直流母线上脱离开,用工频2kV,对直流母线及各支路进行耐压1min试验,应不闪络、不击穿。
2. 直流电源装置的直流母线及各支路,用10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三) 蓄电池组容量试验
不同种类的蓄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率和放电率。
1. 防酸蓄电池组容量试验
防酸蓄电池组的恒流充电电流及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10,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1.8V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
2. 阀控蓄电池组容量试验
阀控蓄电池组的恒流限压充电电流和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10,额定电压为2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V;额定电压为6V的组合式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5.25V;额定电压为12V的组合式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0.5V。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了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
3. 镉镍蓄电池组容量试验
镉镍蓄电池组的恒流充电电流和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5,只要其中任一个蓄电池达到1V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在三次充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
本条引用DL/T 724中5.3.3 规定。
本规范中的阀控蓄电池是指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应用简称是为了与现行有关直流技术标准所涉及的蓄电池名称相对应。
I10-10h率放电电流,其数值为C10/10 A。
其中:
C10-10h率额定容量,Ah.
h-小时;A-安培。
(四) 充电装置稳流精度范围
1. 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5%。
2. 相控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1%(精度Ⅰ类装置)或不大于±2%(精度Ⅱ类装置)。
3. 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稳流精度应不大于±1%。
(五) 充电装置稳压精度范围
1. 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2%。
2. 相控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精度Ⅰ类装置)或不大于±1%(精度Ⅱ类装置)。
3. 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
(六) 直流母线纹波系数范围
1. 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2%。
2. 相控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1%。
3. 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纹波系数应不大于0.5%。
虽然磁放大型充电装置的使用正在逐步减少,但考虑到电力系统中仍有该类设备在运行,因此,此处,仍然引入了对磁放大型充电装置有关稳流精度、稳压精度、纹波系数的要求。
3. “三遥”功能:
控制中心通过遥信、遥测、遥控通讯接口,监测和控制远方变电站中正在运行的直流电源装置。
(1) 遥信内容: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或过低、直流母线接地、充电装置故障、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故障,蓄电池熔断器熔断、断路器脱扣、交流电源电压异常等。
(2) 遥测内容:直流母线电压及电流值、蓄电池组端电压值、蓄电池分组或单体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值等参数。
(3) 遥控内容:直流电源充电装置的开机、停机、运行方式切换等。
在此未强调“遥调”功能是因为从实际运行情况反映,其可靠性比较差,难以保证安全可靠运行。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制造厂应根据需方的需求,具备提供技术性能可靠的、包括“遥调” 功能在内的“四遥”直流电源系统设备能力。
第八条 高频开关电源及相控整流装置外观工艺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一)设备屏、柜的固定及接地应可靠,门与柜体之间经截面不小于6 mm2的裸体软导线可靠连接。外表防腐涂层应完好、设备清洁整齐。
(二)设备屏、柜内所装电器元件应齐全完好,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固。空气断路器或熔断器选用符合规定,动作选择性配合满足要求。
(三)二次接线应正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绝缘符合要求。
(四) 用于湿热带地区的屏、柜应具有防潮、抗霉和耐热性能,按《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进行验收。
(五)设备屏、柜及电缆安装后,应作好孔洞封堵和防止电缆穿管积水结冰的措施。
(六) 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交流电源切换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关于直流电源系统屏、柜门与柜体之间应经截面不小于6 mm2的裸体软导线可靠连接的要求,是新增加内容。提出本条规定的原因;一是二次电器的金属壳体自身要求接地,必须为其提供可靠的接地通路。二是若装有电器的可开启屏、柜门不接地,当装在门上的电器对壳体绝缘损坏时,将使屏、柜门上带有危险的电位,会危及人身安全。三是从微机装置等电子设备防干扰的角度,应将屏、柜门接地。
关于屏、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截面不小于6 mm2的裸体软导线的要求,主要考虑该连接线既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还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便于连接。强调使用裸体导线以避免断线时不易被发现。
第九条 蓄电池外观验收,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 蓄电池室及其通风、调温、照明等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关键字:直流电源 电工操作规程,电工技术 - 电工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