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5号机组微机调速器型号为HGS-E222,生产厂家为东方电机控制分公司。
1.2 本标准规定了HGS-E222微机调速器电气部分的检查试验的项目及周期,同时对整个调速系统的动态试验项目、周期和方法作了规定。
1.3 本标准是为了HGS-E222微机调速器的检查试验而制定,适用于HGS-E222微机调速器电气部分的检查试验及调速系统的动态试验。
2.主要参数
2.1 频率给定范围: 45HZ~55Hz
2.2 开度及功率给定范围: 0~100% (120%)
2.3 永态转差系数范围: 0~10%
2.4 人工死失灵区范围: 0~±0.5HZ
2.5 PID参数整定范围:
比例增益 Kp: 0.5~20
积分增益 Ki: 0.05~10 1/s
微分增益 Kd: 0~5 s
2.6 静特性近似直线,转速死区:ix≤0.04%
2.7 轮叶协联装置不准确度ia≤ 1.5%
2.8 接力器不动时间:Tq≤ 0.2 s
2.9 供电电源
交流电源:220VAC±20%、50Hz单相 直流电源:220VDC
3.硬件配置及软件结构
a) 硬件基本配置
机箱 2个
主板(CPU板) 2块
程序存储器 2个
模拟量数据采集板 2块
模拟量输出板 2块
开关量输入输出板 2块
通讯模块 2块
信号调理模块 2块
智能测频模块 2块
接力器位移传感器 2个
比例阀功放板 2块
液晶显示工控机 1台
b)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的开发采用具有良好模块化结构的C及C++程序设计语言,在BorlandC++3.1集成开发平台上编制而成。应用软件按程序任务可分为以下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人机界面及管理软件;
•调节控制及故障处理软件;
•通讯软件;
•调速器性能测试软件;
•性能测试结果打印输出软件。
4.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4.1检验周期
微机调速系统结合大小修进行检验,正常情况下不必另行计划检验,日常维护每周巡视一次。
4.2巡视内容
工控机上画面调用是否正常;系统采集设备参数大小和现场是否一致;报警是否有误;柜体前门上微机A、微机B正常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正常时点亮);测频模块上发光二极管“TXD”是否闪烁(正常时闪烁);平板显示器上微机A、微机B是否有故障指示;端子接线有无松动现象;A、B两套采样是否正常;协联是否正常等。
4.3小修项目
微机调速器小修内容包括:各模块外观检查,各开入开出模拟量测点检查,开机、停机、事故停机试验,装置的卫生清扫及接线端子的检查,位移传感器检查,各调节参数检查。
4.4大修项目
机组监控系统部分大修内容除完成小修项目外,还有导叶行程传感器和轮叶行程传感器的定位,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继电器校验,自动开停机试验,空载扰动试验,负载扰动试验,甩负荷试验等
4.5一般性检查
a)准备工作及安全措施。
1.准备检查所需的仪器、仪表、工具、备品备件。
2.机组进水口的工作门在落下位置,调速系统无操作油压。
b)盘柜一般性检查
1.各插件无损伤,清洁。
2.焊点光亮可靠,无虚焊。
3.柜内走线整齐,无脱落。
4.各接插部位紧凑无松动现象。
5.对回路继电器进行清扫。
6.机械液压柜内电磁阀检查试验。
7.电磁阀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
8.电磁阀动作值、直流电阻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5.试验步骤和试验方法
5.1控制回路检查
合上电气柜上所有电器开关,检查柜内的两台风扇运转是否正常。
5.1.1测频模块最小工作电压检查
测频输入信号为50HZ,降低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降至AC0.3V~0.4V时,测频模块仍能正常工作。
5.1.2外部模块输入信号调整
机械柜主阀位置传感器反馈电压±10V、功率传感器,上、下游水位传感器,导叶传感器输入4~20mA。调整模块模拟量隔离模块增益、零点与满度,使各信号经隔离模拟输出均为±10V。
5.2 导叶位移传感器的定位试验
5.2.1在端子120和121间串接一个电流表。
5.2.2 调整导叶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输出为4mA,画面显示导叶行程为0%时固定。
5.2.3 调整导叶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输出为20mA,画面显示导叶行程为100%时固定。
5.2.4 将导叶全开、全关,画面显示正确后,将传感器完全固定。
5.3 轮叶位移传感器的定位试验。
5.3.1在端子122和123间串接一个电流表。
5.3.2调整轮叶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输出为4mA,画面显示轮叶行程为0%时固定。
5.3.3调整轮叶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输出为20mA,画面显示轮叶行程为100%时固定。
5.3.4将轮叶全开、全关,画面显示正确后,将传感器完全固定。
5.4 PID特性试验及参数校核
5.4.1 PID特性试验
a. 试验条件
首先合上油开关,bp=2%,在开度模式下减小开度给定至最小值。然后切换为转速调节模式:bp=0%, Kp=20, Ki=5(1/s), Kd=2.5s, 频给=50HZ
b. 试验方法
使微机输出保持平衡位置,频率给定阶跃变化△fg=±1HZ,用记录仪记录微机输出的变化波形(PID规律)。实测PID曲线,并按实测曲线,根据Kp、Ki、 Kd定义求实测值。
5.4.2比例增益值校核
a. 试验条件
bp=0%, Kp=Kd=0,频给=50HZ,频率定阶跃变化±1HZ,在不同的Kp值时用记录仪记录微机输出的变化波形,并按下式计算值:Kp=△y / △x=(△ud /△ur) / (△fg /fr )
式中:Kp——实测比例增益
△ud——微机输出阶跃值
ur——微机额定输出
fr——额定频率50HZ
△fg——输出阶跃频差量
5.5调速器静态特性试验
a. 试验条件
调速器处于自动工况,转速调节模式,bp=6%, Kd=0,Ki=10s, Kp=10,电气开限Y1=100%,开度给定Yg=50%,机频fj=50.00HZ,频给fg=50.00HZ。
b. 试验方法
升高或降低机频fj,使接力器接近全开或全关位置,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每隔0.2HZ变化一次),使之按一个方向逐渐升高或降低,接力器走完全行程,记录频率信号值及对应的接力器行程值(在接力器稳定后才记录)。各往返作一次,且测点不少于10点。作频率、接力器行程特性曲线(调速器经静特性曲线),并读出实际的bp值,调速器转速死区值,静特性曲线非线性度值。
C. 质量要求
1. 静特性曲线的最大非线性度不大于5%。
2. 转速死区不大于0.05%。
5.6 随动系统不准确度及协联试验
a. 试验条件
调速器处于自动工况,转速调节模式,bp=6%, Kd=0,Ki=10s, Kp=10,电气开限Y1=100%,开度给定Yg=50%,机频fj=50.00HZ,频给fg=50.00HZ。
b. 试验方法
升高频率0.2HZ,观察轮叶开度在导叶开至某一位置时,是否变化,如果有则记录此时导叶和轮叶开度,继续升高频率领HZ,记录导叶和轮叶位置,按静特性方法记录至少10个点。在坐标纸上画出曲线,并计算出不准确度,与理论协联曲线对比。
本文关键字:调速器 电工操作规程,电工技术 - 电工操作规程
上一篇:计算机监控系统检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