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考试2009年配电线路普调考试题多选题 正文
2009年配电线路普调考试题多选题

2009年配电线路普调考试题多选题

点击数:729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6:4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考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  
1.铁磁材料具有:(    )。  

(A)高导磁性;(B)磁滞性;(C)磁饱和性;(D)剩磁性。  

答案:A、B、C、D  

2.换路定律内容为:(    )。  

(A)换路瞬间电容电压不突变;(B)换路瞬间电容电流不突变;(C)换路瞬间电感电压不突变;(D)换路瞬间电感电流不突变。  

答案:A、D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有以下结论(    )。  

(A)总电阻为分电阻的n倍;(B)总电压按n等份分配;(C)各电阻上流过的电流相同;(D)各电阻消耗的功率相同。    

答案:A、B、C、D  

4.对于单相负载电路,功率因数的大小等于(    )。  

(A)P/S;(B)Q/S;(C)R/Z;(D)P/Q。  

答案:A、C  

5.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的形式有(    )。  

(A)瞬时功率;(B)有功功率;(C)无功功率;(D)视在功率  

答案:A、B、C、D  

6.正弦量的三要素:(    )。  

(A)最大值;(B)角频率;(C)初相角;(D)相位差。  

答案:A、B、C  

7.平板电容器电容量的大小(    )。  

(A)与极板上的电量成正比;(B)与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D)与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答案:C、D  

8.对称三相正弦量的特点:(    )。  

(A)有效值之和等于0;(B)瞬时值之和等于0;(C)相量值之和等于0;(D)最大值之和等于0。  

答案:B、C  

9.误差的表示方法:(    )。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基准误差;(D)粗大误差。  

答案:A、B、C  

10.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    )。  

(A)三相线电流对称;(B)三相负载电流对称;(C)三相负载电压对称;(D)三相负载功率相等。  

答案:A、B、C、D  

11.RLC串联电路,从电路发生谐振点开始增加电源频率,则:(    )。  

(A)电路阻抗开始减小;(B)电路阻抗开始增大;(C)电路电流开始减小;(D)电感电压开始大于电容电压。  

答案:B、C、D  

12.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具有以下特征(    )。  

(A)IL=IC;(B)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C)XL=XC;(D)电流达最大值;(E)总阻抗达最大值;(F)I总=IR。  

答案:A、B、C、E、F  

13.在使用兆欧表时,应进行(    )。  

(A)开路检查;(B)短路检查;(C)调零;(D)测量时手柄的摇速为20r/min。  

答案:A、B  

14.对称三相电路作星形连接时:(    )。  

(A)线电压大小是相电压的倍;(B)线电压的相位超前相应的相电压;(C)线电压仍为一组对称三相正弦量;(D)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答案:A、B、C、D  

15.一电感元件的感抗大小:(    )。  

(A)与该元件的电感量成正比;(B)与外加电源的频率成正比;(C)与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成正比;(D)与该电感元件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A、B  

16.在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交流电路中,不消耗电能的元件是:(    )。  

(A)电阻;(B)电感;(C)电容;(D)都不是。  

答案:B、C  

17.在关联参考方向时,电感元件感抗XL的大小等于:(    )。  

(A);(B);(C);(D)。  

答案:B、C  

18.自感系数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  

(A)线圈的长度;(B)线圈的横截面;(C)线圈周围的磁介质;(D)通过线圈电流的大小。  

答案:A、B、C  

19.交流电路的性质一般分为:(    )。  

(A)感性;(B)容性;(C)阻性;(D)谐振。  

答案:A、B、C  

20.在关联参考方向时,电容元件容抗XC的大小等于:(    )。  

(A);(B);(C);(D)。  

答案:B、C  

21.对称三相电路作三角形连接时:(    )。  

(A)线电流大小是相电流的倍;(B)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º;(C)线电流仍为一组对称三相正弦量;(D)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答案:A、B、C、D  

22.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压措施有(    )。  

(A)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B)调整变压器分接头;(C)改变电网中的无功分布;(D)线路串联电容。  

答案:A、B、C、D  

23.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  

(A)线性电路;(B)电流;(C)电压;(D)功率。  

答案:A、B、C  

24.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具有以下特征(    )。  

(A)UL=UC;(B)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C)XL=XC;(D)电流达最小值;(E)总阻抗达最小值;(F)U总=UR。  

答案:A、B、C、E、F  

25.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时:(    )。  

(A)电源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B)端口电流减小;(C)线路的电能损耗增加;(D)线路压降增大。  

答案:A、C、D  

第二章  架空线路  
二、多项选择题  
1.绝缘子必须具有(    )。  

(A)良好的绝缘性能;(B)足够的机械性能;(C)良好的延展性;(D)良好的可塑性。  

答案:A、B  

2.架空配电线路常用的绝缘子有以下几种(    )。  

(A)针式绝缘子;(B)蝶式绝缘子;(C)悬式绝缘子;(D)拉线绝缘子。  

答案:A、B、C、D  

3.针式绝缘子主要用于(    )杆上。  

(A)直线杆;(B)直线转角杆;(C)耐张杆;(D)终端杆。  

答案:A、B  

4.架空线路金具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防护金具。  

(A)耐张线夹;(B)接续金具;(C)连接金具;(D)拉线金具。  

答案:B、C、D  

5.架空配电线路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   

(A)6;(B)7;(C)8;(D)9。  

答案:A、D  

6.低压横担与10kV高压横担的垂直距离,直线杆不应小于(    )m,分支杆或转角杆不应小于(    )m。  

(A)0.8;(B)1.2;(C)0.6;(D)1.0。  

答案:B、D  

7.多回路低压线路同杆架设,直线杆上下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分支和转角杆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  

(A)0.3;(B)0.5;(C)0.6;(D)0.8。  

答案:C、A  

8.配电线路的放线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  

(A)张力放线;(B)直升飞机放线;(C)线引线放线;(D)人力放线。  

答案:C、D  

9.对于从杆上引下的低压接户线,档距在25m及以下时,线间距离不应小于(    )m,档距在25m 以上时,线间距离不应小于(    )m。  

(A)0.3;(B)0.2;(C)0.25;(D)0.15。  

答案:D、B  

10.低压绝缘接户线跨越通车街道,其最大弧垂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跨越不易通车街道和人行道时,其最大弧垂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跨越小巷时,其最大弧垂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  

(A)6.0;(B)3.5;(C)5.0;(D)3.0。  

答案:A 、B 、D  

11.为保证人身安全,低压绝缘接户线与其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与其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0.75;(B)0.8;(C)1.0;(D)0.3。  

答案:D、B、A  

12.一般情况下应装设底盘的杆型有(    )。  

(A)直线杆;(B)转角杆;(C)耐张杆;(D)终端杆。  

答案:B、C、D  

13.绝缘子的外观检查有(    )规定。  

(A)瓷件与铁件的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B)裂纹深度不超过0.5mm;(C)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D)瓷釉光滑。  

答案:A、C、D  

14.电力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  

(A)预防为主;(B)质量第一;(C)综合治理;(D)安全第一。  

答案:A、C 、D  

15.内部过电压可分为(    )。  

(A)操作过电压;(B)谐振过电压;(C)大气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  

答案:A、B  

16.决定跨步电压的主要因素是(    )。  

(A)离接地点的距离;(B)跨步的大小;(C)身体状况;(D)行走速度。  

答案:A、B  

17.下列接地属于保护性接地(    )。  

(A)防雷接地;(B)中性点接地;(C)防静电接地;(D)防电蚀接地。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考试题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