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正文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点击数:722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3:3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3.0.4.3  灭弧室内绝缘衬件应完好,电弧通道应畅通。
  3.0.4.4  触头的压力、开距、分断时间及主触头调整后灭弧室支持螺杆与触头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3.0.4.5  直流快速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母线连接时,出线端子不应承受附加应力;母线支点与断路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2)当触头及线圈标有正、负极性时,其接线应与主回路极性一致。
    (3)配线时应使控制线与主回路分开。
  3.0.4.6  直流快速断路器调整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转动应灵活,并应涂以润滑剂。
    (2)衔铁的吸、合动作应均匀。
    (3)灭弧触头与主触头的动作顺序应正确。
    (4)安装后应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交流工频耐压试验,不得有击穿、闪络现象。
(5)脱扣装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值校验,在短路或模拟短路情况下合闸时,脱扣装置应能立即脱扣。
 
4  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转换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4.0.1  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1  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固定可靠。
  4.0.1.2  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接触应良好;大电流的触头或刀片宜涂电力复合脂。
  4.0.1.3  双投刀闸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
  4.0.1.4  安装杠杆操作机构时,应调节杠杆长度,使操作到位且灵活;开关辅助接点指示应正确。
  4.0.1.5  开关的动触头与两侧压板距离应调整均匀,合闸后接触面应压紧,刀片与静触头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且刀片不应摆动。
4.0.2  直流母线隔离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0.2.1  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母线隔离开关,其刀片均应位于垂直面上;在建筑构件上安装时,刀片底部与基础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当无明确要求时,不宜小于50mm。
  4.0.2.2  刀体与母线直接连接时,母线固定端应牢固。
4.0.3  转换开关和倒顺开关安装后,其手柄位置指示应与相应的接触片位置相对应;定位机构应可靠;所有的触头在任何接通位置上应接触良好。
4.0.4  带熔断器或灭弧装置的负荷开关接线完毕后,检查熔断器应无损伤,灭弧栅应完好,且固定可靠;电弧通道应畅通,灭弧触头各相分闸应一致。
 
5  住宅电器、漏电保护器及消防电气设备
5.0.1  住宅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5.0.1.1  集中安装的住宅电器,应在其明显部位设警告标志。
  5.0.1.2  住宅电器安装完毕,调整试验合格后,宜对调整机构进行封锁处理。
5.0.2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5.0.2.1  按漏电保护器产品标志进行电源侧和负荷侧接线。
  5.0.2.2  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确保有足够的灭弧距离。
  5.0.2.3  在特殊环境中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采取防腐、防潮或防热等措施。
  5.0.2.4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安装后,除应检查接线无误外,还应通过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性能,并应满足要求。
5.0.3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等的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6  低压接触器及电动机起动器
6.0.1  低压接触器及电动机起动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1  衔铁表面应无锈斑、油垢;接触面应平整、清洁。可动部分应灵活无卡阻;灭弧罩之间应有间隙;灭弧线圈绕向应正确。
  6.0.1.2  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固定主触头的触头杆应固定可靠。
  6.0.1.3  当带有常闭触头的接触器与磁力起动器闭合时,应先断开常闭触头,后接通主触头;当断开时应先断开主触头,后接通常闭触头,且三相主触头的动作应一致,其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6.0.1.4  电磁起动器热元件的规格应与电动机的保护特性相匹配;热继电器的电流调节指示位置应调整在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上,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定值校验。
6.0.2  低压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6.0.2.1  接线应正确。
  6.0.2.2  在主触头不带电的情况下,起动线圈间断通电,主触头动作正常,衔铁吸合后应无异常响声。
6.0.3  真空接触器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6.0.3.1  可动衔铁及拉杆动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
  6.0.3.2  辅助触头应随绝缘摇臂的动作可靠动作,且触头接触应良好。
  6.0.3.3  按产品接线图检查内部接线应正确。
6.0.4  采用工频耐压法检查真空开关管的真空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6.0.5  真空接触器的接线,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接地应可靠。
6.0.6  可逆起动器或接触器,电气联锁装置和机械连锁装置的动作均应正确、可靠。
6.0.7  星、三角起动器的检查、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6.0.7.1  起动器的接线应正确;电动机定子绕组正常工作应为三角形接线。
  6.0.7.2  手动操作的星、三角起动器,应在电动机转速接近运行转速时进行切换;自动转换的起动器应按电动机负荷要求正确调节延时装置。
6.0.8  自耦减压起动器的安装、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6.0.8.1  起动器应垂直安装。
  6.0.8.2  油浸式起动器的油面不得低于标定油面线。
  6.0.8.3  减压抽头在65%~80%额定电压下,应按负荷要求进行调整;起动时间不得超过自耦减压起动器允许的起动时间。
6.0.9  手动操作的起动器,触头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操作应灵活。
6.0.10  接触器或起动器均应进行通断检查;用于重要设备的接触器或起动器尚应检查其起动值,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6.0.11  变阻式起动器的变阻器安装后,应检查其电阻切换程序、触头压力、灭弧装置及起动值,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7  控制器、继电器及行程开关
7.0.1  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0.1.1  控制器的工作电压应与供电电源电压相符。
  7.0.1.2  凸轮控制器及主令控制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上;操作手柄或手轮的安装高度,宜为800~1200mm。
  7.0.1.3  控制器操作应灵活;档位应明显、准确。带有零位自锁装置的操作手柄,应能正常工作。
  7.0.1.4  操作手柄或手轮的动作方向,宜与机械装置的动作方向一致;操作手柄或手轮在各个不同位置时,其触头的分、合顺序均应符合控制器的开、合图表的要求,通电后应按相应的凸轮控制器件的位置检查电动机,并应运行正常。
  7.0.1.5  控制器触头压力应均匀;触头超行程不应小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凸轮控制器主触头的灭弧装置应完好。
  7.0.1.6  控制器的转动部分及齿轮减速机构应润滑良好。
7.0.2  继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7.0.2.1  可动部分动作应灵活、可靠。
  7.0.2.2  表面污垢和铁芯表面防腐剂应清除干净。
7.0.3  按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0.3.1  按钮之间的距离宜为50~80mm,按钮箱之间的距离宜为50~100mm;当倾斜安装时,其与水平的倾角不宜小于30°。
  7.0.3.2  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
  7.0.3.3  集中在一起安装的按钮应有编号或不同的识别标志,“紧急”按钮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保护罩。
7.0.4  行程开关的安装、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7.0.4.1  安装位置应能使开关正确动作,且不妨碍机械部件的运动。
  7.0.4.2  碰块或撞杆应安装在开关滚轮或推杆的动作轴线上。对电子式行程开关应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调整可动设备的间距。
  7.0.4.3  碰块或撞杆对开关的作用力及开关的动作行程,均不应大于允许值。
  7.0.4.4  限位用的行程开关,应与机械装置配合调整;确认动作可靠后,方可接入电路使用。
 
8  电阻器及变阻器
8.0.1  电阻器的电阻元件,应位于垂直面上。电阻器垂直叠装不应超过四箱;当超过四箱时,应采用支架固定,并保持适当距离;当超过六箱时应另列一组。有特殊要求的电阻器,其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电阻器底部与地面间,应留有间隔,并不应小于150mm。
8.0.2  电阻器与其它电器垂直布置时,应安装在其它电器的上方,两者之间应留有间隔。
8.0.3  电阻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8.0.3.1  电阻器与电阻元件的连接应采用铜或钢的裸导体,接触应可靠。
  8.0.3.2  电阻器引出线夹板或螺栓应设置与设备接线图相应的标志;当与绝缘导线连接时,应采取防止接头处的温度升高而降低导线的绝缘强度的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