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学习家电综合知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臭氧的机理 正文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臭氧的机理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臭氧的机理

点击数:724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家电综合知识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是一种电容型臭氧发生器,关键零件为臭氧发生片,其结构是在电子陶瓷片(厚度为0.5到1.5毫米)两面涂以钯银合金涂料、并烧结形成电容,其电容量依工艺方法及图形以及陶瓷介电常数的不同在50-1000PF间,在“电容器”两端加足够高的高频电压(一般在2000至3000V)时,就可使该器件沿介质面产生针状脉冲电晕放电(气体电离),由于此时在电介质表面积蓄大量正或负离子、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电离氧原子),从而产生大量不稳定的臭氧,因其表面温度低,故称之为低温等离子体。
  
  从生产角度而言,由于厂家已开发出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发生片,下一步需解决的是要产生适合其正常工作的高频电压。大约在96、97年间,臭氧发生器的生产一度成为热门,但是许多产品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发生器工作时功率管发热量大,必须加较大的散热片。笔者经多次实验终于找出其关键所在,因该器件工作时属于电容性负载,因此必须对其工作频率加以选择,高频变压器次级电感与器件电容并联形成了自身的谐振频率,只有当外加频率与自身谐振频率一致或接近、也就是整个振荡电路处于阻性负载时损耗最小,而功率管发热也最小。因此不仅需要合适的高频电压、供电频率也要合适,只有这样才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关键字:发生器  等离子体  臭氧  家电综合知识电子学习 - 家电综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