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的立场来说,当然可视角度越大越好。但是大家必须了解可视角度的定义。当我们说可视角度是左右80度时,表示站在始于显示器法线(就是显示器正中间的假想线),垂直于法线左方或是右方80度的位置时,仍可清晰看见显示器上的影像。由于每个人的视力不同,因此我们以对比度为准。在最大可视角度时所量到的对比度越大就越好。
(5)响应时间
由于LcD屏幕的成像原理与CRT传统屏幕不同,因此在显示反应速度上仍有其瓶颈限制。所谓“响应时间”,就是LCD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者是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 反应速度仅有30ms,对于观赏DVD,显示效果就会出现恼人的残像。所以“响应时间”指标越小越好。响应时间越小,则用户在看移动的画面时不会出现有类似残影或者是拖曳的感觉。通常,各种LCD显示器会将反应速度分为两个部分即“Rising”和“Falling”,而表示时则以两者之和为准。
(6)亮度不是越大越好
TFT LcD显示器的可接受亮度为200cd/m2以上。目前国内市场中能够见到的TFT液晶显示器亮度都在250cd/m2左右(LCD显示器的亮度测量单位为米平方烛光“cd/m2”,也就是一般所称的NIT)。亮度过低就会感觉荧幕比较暗,当然亮一点会更好。
LCD屏幕亮度会直接影响观看屏幕的舒适度,而产品的亮度数值也并非愈亮愈好,毕竟买屏幕不是在买电灯泡,观看的舒适度才是最大的因素!如果屏幕过亮的话,人的双眼观看屏幕过久同样会有疲倦感产生。因此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亮度过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经常长时间使用的用户来说,还应避免强光影响使用效率。
(7)对比度
一般普通机型屏幕对比度多半有300:l的效果,中等机型有450:1、500:l的水准,若实际比较普通、高档机型的图像显示能力,拥有高对比的屏幕,在色彩的渐层效果会更明显,颜色的表现更活泼、丰富,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就看使用者的需求。
(8)显示色彩
早期的彩色LcD显示器在颜色表现方面,最多只能显示高彩(256K)。因此许多厂商使用所谓的FRC(Frame Rate Contro1)技术,以仿真的方式来表现出全彩的画面。到了近期,由于技术的进步,LcD显示器最起码也能够显示到高彩16位颜色。解析度方面,以15英寸TFT LcD显示器为例,基本都能够支持到1024×768的解析度;17寸以上的LcD显示器可以达到1280×1024的解析度,色彩表现在全彩(32位元)的模式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9)屏幕刷新频率
对于CRT显示器来说,刷新率关系到画面刷新的速度。刷新速度越快,画面越不容易闪烁。而如果刷新率在75Hz以上,用户就不容易感到画面闪烁。对于LCD显示器来说,刷新率高低并不会使画面闪烁。刷新率在60Hz时,LCD就能获得很好的画面。在LCD显示器中,每个像素都持续发光,直到不发光的信号被送到控制器中,所以LcD显示器不会有因不断充放电而引起的闪烁现象。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大多数的LCD显示器在60Hz刷新率下就能达到最佳画质,为何不将刷新率锁定在60Hz,而要有60~75Hz的选择范围?其实这关系到使用弹性和兼容性的问题。由于LCD显示器试图取代CRT显示器的市场地位,而现今大部分显示卡仍以CRT显示器为设计对象,更高的使用弹性和兼容性将有助于LCD显示器切入市场,并取代CRT显示器。
(10)解析度
无论是购买LcD电视或cRT电视,解析度都是显示器的主要衡量标准。因为显示器必须支持软硬件所需要的解析度。
传统CRT显示器支持的解析度比较有弹性。不管是高的解析度或是低的解析度,通通能够显示,并且丝毫不损失显示质量。这是因为cRT显示器的影像主要是由像素(Pixels)所组成的点和线而产生的,因此像素的多寡是影响解析度的重要因素。
但是,LcD液晶显示器却只支持所谓的“真实解析度”,可比喻为一般CRT显示器的最高解析度。其主要差别在于,LcD液晶显示器只有在“真实解析度”下才能表现最佳影像效果。解析度低于真实解析度时,影像还是可以被呈现,只是所显示的影像无法如真实解析度般得到优化。LCD液晶显示器的真实解析度定义为“定点形式”,所以我们在使用LCD显示器时,切记将解析度设定成最高,这样画面所呈现的影像将会越清晰,使用起来感觉也会越好。
(11)使用寿命
长寿命液晶材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极高的纯度,而且其他材料也都是高纯物质,在极净化的条件下制造而成。液晶的驱动电压很低,驱动电流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种器件的劣化几乎没有,寿命很长。
(12)接口
接口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屏幕呈现的效果。模拟接口仍然是目前液晶显示器使用最多的接口类型。由于液晶电视可直接用于电脑显示器,而计算机中运行的都是数字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它们在显示卡上转换成模拟信号,并通过连接线传输到显示器,然后在液晶显示器内部经过模数转换,再在液晶显示器上以数字信号的形式显示。这种方式,一是增加了额外的硬件开销,二是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损耗,对显示图像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模拟信号接口并不是最适合液晶显示器的。采用数字接口可以有效的减少信号的损耗和干扰,是最适合液晶显示器的。不过目前LcD的数字接口标准还不统一,提供数字视频接口的显卡和视频输出设备也很少,所以大多数液晶显示器仍然使用模拟信号接口。但可以预测在数字接口标准统一后,提供数字接口的显卡和视频输出设备会越来越多,液晶显示器采用数字接口也将成为必然。
从技术上讲,液晶电视与传统的CRT电视有很大区别,所以液晶电视使用和保养与传统电视机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和购买液晶电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对器件表面施加压力
液晶显示器件是由两片玻璃制作的扁平盒为主体构成的。盒中间的间隙厚度仅5~7mm,且内表面覆有极精细的、能使液晶分子按一定方向取向的定向层。因此应杜绝用手对屏幕指指点点。而且液晶显示器件表面不能加压过大,以免破坏定向层,万一加压过大,或用手按压了液晶显示器件中部,需起码放置l小时后再通电。
(2)防止划伤、污染
显示器件表面应避免硬物划伤:避免手汗,油污、化装品等的沾污。如已被沾污,应及时用细布、棉球轻拭处理。如沾污过重必须用溶剂清洗时,只能用异丙醇(甘油)、酒精、氟利昂擦拭,并迅速干燥,而绝不能用丙酮、芳香族溶剂(如甲苯等)及水擦洗。
清洁显示屏还要定时定量,频繁擦洗也是不对的,那样同样会对显示屏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3)保持使用环境的干燥、远离一些化学药品
由于液晶显示器件属低压、微功耗的器件,液晶材料电阻率极高(达1010Ω·m以上),故由于潮湿造成的玻璃表面导电就足以影响显示,段之间会产生“串”扰显示。在整机设计过程中虽然已考虑到防潮、机箱密封性等要素,但潮湿的地方或频繁使用发胶、灭蚊剂等化学药品也会对液晶分子乃至整个显示器造成损伤,导致整个显示器寿命的缩短。如果湿气已经进入了液晶显示器,就必须将其放到比较温暖的地方,以便让其中的水分挥发掉。
(4)尽量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张画面
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因此液晶电视如果长时间地连续显示一种固定的内容,就有可能导致某一些像素过热,进而造成内部烧坏,产生坏点。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且不能修复。即使是把显示屏的亮度调低一点,或让屏幕全白也只是保护了液晶,后面的光管还在一直工作,所以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张画面。
(5)平常最好是使用推荐的最佳分辨率
将液晶电视用作电脑显示器时,由于液晶显示器是通过液晶分子一一对应显示像素。在显示小于最佳分辨率的画面时,液晶显示不是令画面变得很小,就是信号与像素并非一一对应,使画面变得比较模糊。
(6)防止施加直流电
驱动电压直流成分越小越好,最好不超过50mV,长时间施加过大的直流成分会使电极产生电化学反应而老化。在段形显示时,常在振荡电路中引入二分频电路,以保证方波的对称。
(7)不要在带电情况下打开显示器的后盖
由于液晶显示器件工作电压极低,内阻大,所以显示器后的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因此不要在带电情况下打开显示器的后盖。即使在断电之后,留存的瞬间电压也挺高,因此防止静电干扰也比较重要。
在液晶显示器中,惟一会逐渐消耗掉的零件就是显示器的背景照明灯。在长期使用后,你可能会发现屏幕不再那么明亮,或者干脆就是一片漆黑,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只要换个新的背景照明灯就可以了。
(8)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和存储
由于超过一定温度范围液晶态会消失,所以必须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使用和存储,温度过高,液晶态消失。变成液态,显示面呈黑色,不能工作。此时千万不要通电,待温度恢复正常,显示面也将恢复正常。如果温度过低,液晶态也会消失,变成晶体,此时有可能会在形成晶体过程中破坏定向层而造成永久性损坏。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商品购买指南,电子学习 - 商品购买指南
上一篇:等离子体彩电的特点与选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