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厂家在生产同一批笔记本电脑电池的时候,会根据电池的放电测试性能进行分类,分为ABCD 4类(三洋品牌的分类方式,因为三洋和松下两大品牌实际上已经成了行业标准),A=2000MAH,B=2200MAH,C=2400MAH,D=2600MAH,在电池上打上ABCD分码,然后同时在电池保护气盖的颜色上进行区分(电池在放电的时候会产气体,电池正极有一个保护盖,当电池放气到一定量的时候,也就是快达到设计寿命的时候,气体就会将盖子顶开,从而使电池开路),这个就是ABCD的来源。由于三洋和松下的实力,它们也就在行业中成了默认的标准。当然,这个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目前三洋就停止了原来2400MAH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的内部材料的组成,改用新的材料配方。所以,目前三洋生产的2000—2600MAH地电芯,实际上是同一生产线的不同质量的产品。
那么,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说自己用了什么,那么采用了超从级别电芯的兼容电池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完全是一种宣传手段,就拿三洋来举个例子,每个容量18650电芯是很容易区分的,看电池保护气盖的颜色就知道其容量的大小。电池组装厂拿到三洋提供的电芯后,进行配对组装,也就先进行配对(主要是内阻的配对),然后再进行组装,在这个环节里面,电池生产厂家和电池组装厂家都没有区分所谓的A++什么。
那么,市面上销售的全新2600MAH电芯的来源是什么呢?-种是真正的电池组装厂家库存,就是某一批电芯的剩余尾料,电池组装厂为了让电池的质量最佳化,一般是拒绝使用这种剩余尾料加到新一批电芯里面进行生产的;第二种,就是在生产前的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各种因素,已经不达标的2600MAH电芯,但是其容量又大大高于2400MAH的电芯。这两种电芯就是外面销售全新2600MAH的主要来源。
所以,这个所谓的A++说法完全是商家自己的标准,没有依据。而且,电池容量和英文字母顺序相反,B级别就是2200MAH的电芯。
从材料的角度上来看,电芯就是稀土+金属+贵金属,几大电池厂家一直从中国进口稀土(稀土主要的产地是中国),由于稀土是共生矿,所以就算有再精密的提纯技术,每次生产的材料都有微弱的成分差异(主要是杂质),同时,关键材料氧化钴也有它的特点,由于氧化钴存在微弱的放射性而且又存在半衰期,同时对杂质特别敏感,那么,每次生产出来的电芯,使用不同产地的稀土制成的材料,质量都有差异,杂质的微小区别足以影响到氧化钻的稳定性,这也就是同一批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生产出来,厂家必须进行性能统一的测试。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更换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