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手机对音响设备构成电磁干扰机理
点击数:7425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3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无线电-电子技术知识
(3)更改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图(1)的放大电路是采用信号单端对地的传输方式,这是个不平衡电路,若在实际应用中将放大器电路设计成平衡信号接入方式,音频信号也改成双线平衡传输方式进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则外部骚扰源对每根信号线对地环路产生的共模干扰电平几乎相等,在放大器输入端由信号线两端产生的共模电压转换成的差模电压相互抵消,形成不了干扰电压。采用平衡信号传输方式一方面增加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要确保这两根连线的布线方式及在印制板上的走线要合理,不然的话,当这两根线对地构成的各自环路面积相差很大时,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容易产生较高的差模电压。设计中还要考虑干扰电压已在平衡信号接入的前级串进去的可能性。这种设计方式在某些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意义。GSM手机就是采用平衡信号线连接听筒。
五、小结
至此,形成整个电磁干扰的物理过程可概括地叙述为:在某一特定时段,由手机发出的900MHz/1800MHz较强的电磁能量作用在音频放大器的输入环路上或外接音箱(喇叭)的无屏蔽连线环路上,从而产生了间歇的或周期的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中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其中的一部分谐波分量落在300Hz~3400Hz范围内,人们便听到从喇叭中传出的“嘟……嘟……”的噪声。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敏感的音频放大电路或外接音箱(喇叭)的无屏蔽连线环路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场或磁场干扰,CDMA手机和其它的高频无线电发射设备发出的电磁能量以及从某些设备辐射出较强的杂散高频电磁能量都将对其形成干扰,产生的干扰信号波形可根据实际的辐射作用机理(或参照放大器的内在特性)分析得出,这里不在赘述。
客观世界上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现象,本文只是根据人们能够感觉到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比较深入地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过程,以供人们在分析具体电磁干扰现象时参考。
图(2)
图(3)
图(4)
图(5)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手机 电磁干扰 音响设备 无线电-电子技术知识,电子学习 - 基础知识 - 无线电-电子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