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单元电路显示电路-显示屏基于模块式结构的256×32大容量中文矩阵系统的设计方法 正文
基于模块式结构的256×32大容量中文矩阵系统的设计方法

基于模块式结构的256×32大容量中文矩阵系统的设计方法

点击数:713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5:3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显示电路-显示屏

    (3)输出缓冲放大采用MAX470,该芯片内容4个相同的视频放大器。各输入端之间、各输出端之前均采用地线或电源线隔开,每块视频输出插板需要2片MAX470。该芯片的主要特点是:带宽为90MHz,增益为2V/V;微分增益为0。01%,微分相位0。03度;转换速率为300/μs,切换时间为20ns;5pF输入电容,输出可设定为高阻态以减少功率消耗。

    3系统软件设计

    在系统软件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得程序结构清晰,便于今后系统功能的升级。系统软件的主要流程如图5所示。其中初始化模块包括对矩阵切换芯片、8155接口芯片、字符叠加芯片等硬件的初始化;另外将断电前保存好的数据读入CPU的RAM中,以便系统复位后回到断电前的状态。视频切换处理模块是指按照预定的方式(如手动、自动、暂停等)对视频信号进行各种切换处理;资料设置模块由以下几个字设置模块组成:时间日期及密码、切换表、监视器、摄像机、报警器、键盘及音频;报警处理模块包含报警队列、报警记录的存储及报警声音的产生等。除了流程图中的各模块外,还有几个中断服务子程序,分别接收键盘输入、报警输入、串行通信及产生0。25秒时间间隔。

    4硬、软件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使用DS1248应注意的问题

    对DS1248进行时钟操作的方法是:先通过D0脚连续输入8个字节的命令,然后再连续定改或读出8个字节的时钟信息。在写入或读出过程中,不能再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否则会出现时钟存储器内容被非法修改的现象。基于此,时钟的复位脚(RST)不要与VCC相连接,它应与CPU的I/O脚连接,每次上电复位后,由CPU给出一低电平,使DS1248复位。如果复位脚与Vcc相连,当系统热复位(此复位可由手动或看门狗电路产生)时,如果此时CPU对时钟的写入或读出仍未完成,那么复位后,任何对存储器的操作都将变为对时钟的操作(因为此时DS1248并未复位),导致意想不到的错误。

    (2)使用MB90092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选择外同步方式,只有当外同步信号存在时,MB90092才能接受控制命令。为了防止当视频信号由“无”切换到“有”,监视器上产生字符丢失的情况,屏幕上叠加的所有字符每隔0。2秒更新一次。这样就不会发生字符丢失的现象。

    ·上电复位后,为了有效设置屏幕及字体的各种属性、行距、显示位置等,先选择内同步方式,待设置完成后,再设定为外同步方式;否则,设置时如无外同步信号,所有的设置均为无效设置。

    (3)由于视频信号频率较高、频带较宽,因而当两路视频信号相距较近时,容易产生串扰。为了尽量减少串扰,制板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各种视频信号间用较粗的地线隔开,视频走线尽量短而粗;

    ·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只在电源处相连;

    ·设计开关电源时,交流电与直流低压之间相距较远,且用地线隔开;直流低压与开关管的调整电路之间用光耦隔开。

78

    该矩阵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不仅系统本身可以级连,而且可以与电脑进行通信。在电脑上加一块视频卡,将矩阵系统的某一路输出连至视频卡,这样就可以在电脑显示屏上看到256路输入中的任一路图像。此时,可用电脑键盘代替矩阵系统键盘对系统进行各种操作(如控制云台及视频信号切换等),并且可通过Internet实行远程切换。另一方面,编写相应的电脑软件,可在电脑显示屏上画一电子地图,将各监控点及报警点标注在图上。这样一来,监控目标一目了然,可随时点击某监控点,调出该处的画面。如某报警点有报警发生,电子地图上相应的位置会闪烁,且可将报警信息及对应画面存入电脑硬盘(即硬盘录像)。

    本系统采用了电源监控、看门狗芯片MAX813,基本上杜绝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死机现象。另外,由于采用了最新的矩阵切换芯片MAX4358和带“幽灵”时钟的存储器芯片DS1248,节省了线路板的空间。简化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显示电路-显示屏单元电路 - 显示电路-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