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充电器采用了lC控制,内置开关电源,具备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充电转换开关。输出约4.5V的直流电压,最大充电电流≤200mA,放电电流约80~230mA。
根据实物绘出的电路图见附图所示(供参考),220V交流市电经VD1半波整流在开关管V1的集电极上形成约250V左右未经稳压的直流电压。
V1和开关变压器等组成常见的间歇振荡电路,R1为启动电阻,C1、R5为正反馈元件。
该开关电源与PWM型开关电源有所不同。其脉冲控制过程并非线性连续变化,而只有两种状态。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低电平,V1截止;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高电平,V1导通。开关变压器次级电压经VD3整流,C3滤波后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压为运算放大器供电。同时该电压还经限流电阻R31,电子开关V4为充电电池提供充电电压。
另外该12V电压再经VD6稳压后提供5V直流电压作为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参考电压。
如果要为镍镉、镍氢电池充电,由于其存在记忆效应,需先进行放电。按一下微动开关S2,使V2基极电平变低而导通,电池上的残余电压通过V2、R21放电,此时黄色指示灯H3点亮以指示处于放电状态。同时,可充电池上的残余电压经R18、R19、R20分压后为V3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V3导通使V2继续导通,直至电池放电结束。在放电期间,因IC1②脚电位高于③脚电位,使①脚输出低电平,V4截止,不向电池充电。当电池上越来越小的残余电压不能维持V3导通时,V3截止,放电结束,H3熄灭。VD4因v3的截止而截止,IC1③脚上的电压高于②脚电压,①脚电平翻转,其高电平使V4导通,12V电压即通过限流电阻R31和V4向可充电池自动充电。
由于V998、L2000不配备镍镉、镍氢电池,所以S2一直置于锂离子电池充电挡。此时,IC1②脚的电位低于③脚,①脚输出高电平,V4导通充电。而且已基本耗尽的锂电池电压很低,已不能使V2导通,因此即使按下S2也无放电过程。充电期间IC1⑥、⑩、(13)脚电平变化由充电电池上的电压所决定。开始时充电电流大,在取样电阻R23上的压降较大(约为0.21V),IC1⑤脚电压小于⑥脚电压,⑦脚为低电平;而IC1⑩脚上的电压大于⑨脚电压,⑧脚为高电平;IC1(12)脚上的电压小于13脚电压,14脚为低电平,最终的结果是双色LED(H2)中的红色指示灯点亮,绿色指示灯熄灭,表示电池正在充电。
随着可充电池上的电压升高,R23上的压降电越来越小,当IC1⑥、⑩、(13)脚上的电压≤0.04V时,IC1①脚为高电平,⑧、(14)脚为低电平,双色LED(H2)中的红色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点亮,表示电池已基本充满,此时充电器便以小电流继续向电池充电。当可充电池上的电压完全充满时,取样电阻R23上的压降为0V,IC1(14)脚输出为高电平,双色LED中的红、绿指示灯均熄灭。与此同时,IC1②脚上的电压超出了③脚电压,①脚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V4截止,12V电压停止向可充电池充电。
上一篇:电阻限流充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