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维修资料维修技术集成电路应急修理技巧 正文
集成电路应急修理技巧

集成电路应急修理技巧

点击数:753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2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技术

  这里所说的集成电路应急修理,不是指对集成电路内部损坏部分进行修复(除元器件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厚膜电路外,集成电路内部损坏是无法修复的),而是对其外围电路进行修改或修复来代替已损坏的部分,使之恢复整块集成电路的全部功能。采用应急修理的方法,可解决缺少集成电路的困难,对及时修好家用电器或其他电子设备是有实际意义的,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扼要介绍集成电路的八种应急修理技巧,供维修时参考。
  
  1.功能外补法
  
  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的某些功能损坏后,有些可在集成电路外围加接一些分立元件,再用引线通过集成电路的引脚与内部电路连接起来,使损坏的集成电路恢复原来的功能,这就是“功能外补法”。
  
  集成电路是由很多微型元件组合而成。当其内部的某只元件或某部分功能损坏后,如果它们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就可以在损坏的元器件外面加接分立元件,使损坏的集成电路恢复正常工作。应用“功能外补法”,集成电路内部如果是某只元件断路,则可以直接在外部加接分立元器件解决;如果是某只元件击穿短路,则要设法将短路的元件断路或去除,使短路为断路,才能在集成电路外部加接分立元件。为了使集成电路内部短路的元件断路,可用锯片或电击等方法解决。
  
  要掌握这些方法,必须积累经验,摸准损坏元件的位置及引脚,不能盲目动手,否则造成新的故障。
  
  2.组件替代法
  
  内电路简单,结构简易的集成电路损坏后,如果没有修复价值时,可以利用分立元件装成组件,替代损坏的集成电路。
  
  使用“组件替代法”,必须掌握原集成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电源端和接地端,同时必须考虑电路联接时的匹配等问题。这种方法是将整块集成电路用分立元件代换,它比“功能外补法”复杂,同时体积大,不便安放,因此仅适用于集成电路内部构造不繁杂的情况下使用。
  
  3.组合修理法
  
  组合也是将两块或两块以上,但损坏部位不同的集成电路,利用未损坏的部分功能,重新进行组合,使其替代一块完好的集成电路工作。组合利用“应急修理法’可利用相同型号的集成电路组合,也可以用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组合。
  
  采用这种组合利用的应急修理方法,必须熟悉了解集成内部的功能电路,同时各功能电路有一定的独立性,以便互相连接。对于单排引脚的集成电路,可以并列安置,对于双排引脚的集成电路,可以上下叠加安置,也可以在底板两面对向安置,采用什么安置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各集成电路都有供电脚、接地脚,组合安置时,不要将它们剪掉,应将两块集成电路的公共脚焊在一起。
  
  必须指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断路性损坏,如属短路性损坏,则不能利用了。当然,如果人为将短路性损坏变为断路性损坏,还是能利用的。
  
  4.降压修理法
  
  一般的集成电路都在低压下工作。一些质量较差的集成电路,工作电压稍高,即出现问题。如果将电源电压适当降压,集成电路可恢复正常工作。集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源电压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其内部电路趋于临界自激状态。如果将集成电路工作电压降低,自激就可以排除。降低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在电源线上串联降压电阻R,再加接一个滤波电容C,如图l所示。调整降压电阻的阻值,使集成电路从自激状态变为正常工作状态;二是在电源线上串联一只二极管,可以将电压降低0.7V左右,两只整流二极管可以降低1.3V左右,如中图所示:三是改用较低电压的其他电源。因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不能降到过低,所以常常采用第一和第二种方法。降压修理简单易行,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修理工作电压过高且有自激的集成电路。
  
  5.电击修复法
  
  电击修理是利用专门电路产生脉冲电压或电流对集成电路的故障部位进行电击,将短路的元器件击穿,使其由短路状态变为断路状态,以便在集成电路外部加接元件,将集成电路修复。如下图所示。采用“电击修理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电击电压或电击电流。即电压宜低不宜高,电流宜小不宜大。电击前,必须摸清集成电路内部的结构,不能盲目动手,否则会造成新的故障。电击修理快速可行,一次电击不行可多电击几次,直至内部断路为止,然后再用“功能外补法”修理。
  
  6.拆次换主法
  
  修理家用电器时,如果缺少某种集成电路,有时可以采用拆次换主的方法,将处在次要部位的集成电路拆下来,去代换主要部位上损坏的集成电路,使机器恢复工作。拆次换主的应急修理方法,可临时解决缺少元器件之急,虽然影响了局部性能,但可将整机恢复工作。应用拆次补主的应急修理方法,不能影响整机的主要性能,不能缩短整机的使用寿命。因为一台机器,很少有两块相同的集成电路,所以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少数家用电器应急修理时使用。
  
  7.断路再接法
  
  成块内部的某一次要功能损坏后,整机无法工作,但有时可以将这次要功能的有关引脚断开,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路改接,使集成电路主要功能部分继续工作。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可临时解决缺少元件的困难。但因集成电路省去了某个电路,整机的某些指标受到一定的影响。
  
  应用这种方法,不应影响整机的主要性能,不能缩短整机的寿命,一旦有新的元件,应将电路复原。
  
  8.加散热片法
  
  一些集成电路,工作不稳定,开机时正常,工作30min后,就出现故障。应急修理时,可不必更换集成电路,试着在集成电路外面增加一片散热面积较大的散热片即能正常工作。散热片可用铜片或铝片按所需要的形状制成。集成电路体积小,内部元件多,散热条件差。开机时,温度低,机器工作正常,后来温度升高,热量散发不出去,造成热稳定性差。如果加强了散热,机器就能正常工作了。
  
  必须注意:增加的散热片必须安置好,不能与其他元件引脚相碰,同时必须安牢,不能因机器的搬动而发生松动。
  
  此种修理方法简单易行,一般适用于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场输出集成电路、伴音功放集成电路及解码集成电路等。

12589936




本文关键字:技巧  集成电路  维修技术维修资料 - 维修技术